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
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
7月11日下午,随着放学的铃声在校园回荡,湖北师范大学“青青萌芽”实践队的第五天支教课程在孩子们放学声中画上句号。这支由25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以25天的暑期支教为载体,趣味科普和“萌芽看世界”为核心课程,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初抵明德小学,实践队便与当地教师、村民座谈,了解学生情况——主课基础薄弱、课外知识匮乏,上课缺少互动参与。队员们迅速调整课程设计,通过设计游戏互动,积分量化等策略环节活化主要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求,并采用课前回顾旧知,课上学习新知,课后的模式的复盘机制保证教学动态和学生知识的优化完善,有的实践队员表示在五天内感受到更多孩子基础变得更扎实了。
兴趣、科普课程设计注重“双向互动”。手工课上,学生化身“小演员”,主动展示自己的画作,向队员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新点;科普课上,用视频和生活疑问引入实验,课堂从“单向讲授”和“单纯填鸭”变为“疑问引入”和“共同探索”。学生也从刚开始的害怕腼腆,变为积极主动。
五天的朝夕相处,信任与温情悄然生根。从调研到协作,从教学到陪伴,“青青萌芽”实践队正以青春之力诠释“和美乡村”的内涵。这场25天的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青年与乡土的双向滋养——志愿者们带来视野与创意,乡村则回馈以成长的厚重与纯粹。(通讯员:宋仕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