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作政策密集落地发酵,交银国际日涨逾五成领跑
7月10日, 在多重政策利好的持续刺激下,香港股市金融板块(涵盖银行、保险、券商)爆发,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交银国际(03329.HK)以56.89%的涨幅领跑港股,报0.8港元,成交量1.3亿股,成交额达8569万港元,振幅达54.9%。多只金融股同步大涨,民银资本(01141.HK)涨48.39%,耀才证券金融(01428.HK)涨25.91%,国开国际投资(01062.HK)涨20.41%,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涨10.24%。
值得注意的是,交银国际近期表现极为强劲。7月份以来,交银国际累计涨幅142.42%,今年来累计涨幅达153.97%。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激活金融板块
投资者刘先生向星岛环球网记者表示,其持有港股金融股的朋友在6月初买入的中国再保险(01508.HK),一个月涨了30%,每天涨一分钱。他认为,近期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的需求回升,使得港股中的优质蓝筹股备受青睐,投资者确实获得了不错的回报。业内人士认为,此番金融股持续走强,主要得益于近期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政策的密集落地。
首先,“南向通”重大扩容。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芳宣布三项优化措施,将南向通参与范围扩至券商、基金等四类非银机构,便利境内投资者出海;优化离岸回购机制,支持多币种交易,取消质押券冻结,后续推出跨境回购;完善互换通,扩大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交易限额。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提速。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今年重点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围绕三大策略推进,一是扩大离岸人民币债券供给,202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37%,并期待财政部增加中长期国债发行; 二是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推动离岸国债商业回购市场建立,加速国债期货准备工作;三是完善离岸人民币产品基础设施,推动交易所与清算机构合作扩大国债抵押应用。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指出,为了方便内地投资者,将会在今年底前把人民币柜台纳入“南向通”投资范围,现正进行系统提升等准备工作。
最后,数字资产新政落地。香港《数字资产政策宣言2.0》明确8月1日开放稳定币牌照申请,重点支持跨境支付、旅游门票等真实资产代币化(RWA)场景。国泰君安国际、耀才证券等已布局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有望通过发行港元稳定币拓展跨境结算业务,形成增量收入。
此外,资金面强力支撑。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南下资金年内已累计净买入近7300亿港元,为历史同期最高。相较2024年全年也仅相差约800亿港元。
交银国际业绩承压
资料显示,交银国际作为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于香港仅有的知名证券及与证券相关的金融服务综合平台,成立于1998年,是香港最早具有中资背景的持牌证券公司之一,经历多次经济及行业周期与监管改革的考验。交银国际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证券及金融服务,扩展全球业务。交银国际于2017年5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公告显示,7月8日,交银国际子公司Preferred Investment以约449万美元(折合3528万港元)收购第二批平安票据。此前5月21日已耗资2070万港元收购首批票据。
据交银国际发布的2024年报告,交银国际实现营业总收入3.88亿港元,同比下降36.8%;归母净利润亏损12.31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14.7亿港元;据报告显示,交银国际基本每股收益为-0.45港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91%。
交银国际的控股股东交通银行持股73.12%,始建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1987年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后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上海。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联交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肖霆任交银国际董事长,王贤家、谭岳衡、谢洁任执行董事,其中谭岳衡持股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