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野跑赛事转播成为“刚需” | 户外江湖

500

2025年的前6个月,吕晨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山上度过。

这位ITRA积分一度超过750,笑称自己是“退役选手”的越野跑者,在2024年年初转型成为越野跑赛道跟拍——这项在越野跑赛事转播催生下诞生的新职业,通过近距离跟拍男女精英选手,为赛事转播提供身临其境的现场画面。

而像吕晨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过去这些年,一批赛道跟拍、调度师、赛事解说以及越野跑赛事转播背后的操盘手们开始涌现、进入越野跑生态,并逐渐填充越野跑赛事转播市场的需求空白。

在职业体育视角下观察,进行赛事转播首先意味着越野跑拓展出了一条更有利于走向大众的传播渠道;进一步看,伴随赛事商业程度的逐渐完善,越野跑赛事方也可以推进版权售卖、分发,并将其作为潜在的营收来源。而在这一条完整链条中,品牌、政府、各方参与者同样乐享其成,积极参与。理想情况下,版权作为体育商业的重要组成,将会成为越野跑赛事的各方参与者着力看重的焦点。

也是在这一个近10年的漫长发展与迭代周期中,中国越野跑赛事转播正在成为“刚需”。

01

节目思维

“我和团队最初对越野跑是完全陌生的,我们从传统媒体出身,经历了电视台再到新媒体网络公司。”风雷直播创始人王亚黑向懒熊体育介绍。

作为国内最早入局越野跑赛事的转播团队之一,很难想到的是,风雷直播的早期团队中只有一位越野跑爱好者,他也为团队早期普及越野跑知识提供了重要助力。

2010年前后,他们首次尝试手机直播,后来还参与到演唱会的转播工作中,充足的跨界经验也让风雷直播能够迅速适应新的业务与节奏。“2017年我们转播了第一场越野跑赛事,行知探索的戈壁挑战赛,也算是国内最早实现越野跑赛事转播的赛事之一。”戈壁挑战赛,全称“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是以全球著名商学院为参赛主体的分段多日戈壁耐力赛,2006年首届戈赛于敦煌、瓜州启幕。

但受限于转播技术、网络、赛道信号缺失等各方面原因,这一场赛事采用的仍是传统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思路,并以直播形式呈现。“融合前期采访,选手、团队、当地文化、赛道风光等各类视频,相当于包装成为了一档越野跑赛事节目。”王亚黑表示。

2017年的戈12,懒熊体育也曾作为赛事合作媒体到场报道,我们在当时曾发现,包括非凡新闻台、中天电视、三立电视在内的3家中国台湾媒体来到了这场全国57所商学院参加的比赛中,投入报道力度也超出大陆电视、网络媒体。“台湾媒体对一群有钱人为什么在戈壁上走四天非常感兴趣”,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懒熊体育,这种浓厚的兴趣让比赛在台湾观众看来十分有观赏性,直播也变得关注度更高。

500

一位常年进行户外跟拍的摄影师向懒熊体育介绍了自己所看到的,中国越野跑赛事转播的早期状况。“2016、17年前后,直播基本上都是在站点直播,每一个补给站放一台摄影机在那一直录制。别人过来能看到一个镜头,然后就没了。后来发展到了录播,就是我们能上赛道拍摄,再回传到直播室以视频形式播放。”

在那一阶段,以“越野跑”为元素或主题的赛事及纪录片就已经开始陆续涌现。2016年11月,2016年国际越野跑挑战赛由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中视辉煌(北京)国际体育传媒有限公司主办,CCTV-5以及CCTV-5+也对赛事进行了转播。更早之前,《雅荻跑世界》第一季于2015年10月初在北京纪实频道开播,这部纪录片被定位成“真人跑步环球探索”,成为了越野跑运动的破圈作品。

2017年,懒熊体育通过查阅相关数据了解,当年有记录的各级别越野跑赛事就已经超过400场。此外,据户外运动网站8264的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越野跑赛事超过330场,而2015年是近100场,其中百公里以上级别的赛事有39场,约为2015年的两倍。

在当时,一位业内人士曾向懒熊体育分析,越野跑赛事整体的商业开发能力相比马拉松要弱,原因是越野跑在国内相对小众,参赛人数也有限,赛事的路况又决定了很难获得电视转播,因此品牌曝光度有限,受众少导致商业赞助不多,如果拿不到政府补贴,仅靠报名费很难持续。

02

首批参与者

但仍然有不少行业参与者选择提早布局赛事转播。

在高黎贡超级山径赛赛事总监、云南行知探索体育文旅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麟眼中,把参与型的赛事做得更加具有观赏性,让更多人了解,是行知探索在早期就明确的策略。而实现赛事直播,或者说围绕赛事打造越野跑节目,就成为了有效破圈手段。

2018年的高黎贡超级山径赛By UTMB®,是法国环勃朗峰越野赛的首个全球合作赛事,共吸引了全球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人参与。作为首场合作赛事,行知探索在直播上投入巨大,“2018年我们把直播分成了三个时间段,因为赛道是在自然环境下比赛,信号覆盖并不太好,把比赛现场的直播信号结合回传的赛道素材,以及前期的节目策划和拍摄的素材,分早上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进行直播并插入栏目,每个时间段大概直播2、3个小时左右。”马麟向我们回忆了这场赛事的直播细节。

“那个时候我们奠定了越野跑直播的一个逻辑:赛事节目化。直播、导播、主持人都在现场,所有设备也都搬到现场来。”紧接着他又补充道,“我们实际上是把每一个赛事都当成一个节目来做的。”

500

▲2018年高黎贡超级山径赛By UTMB®。(供图者:马麟)

2018年4月,在高黎贡超级山径赛by UTMB®收官的1个月后,越野跑者“葫芦娃”转型成为赛道跟拍摄影师。

他也成为了国内最早一批转型赛道跟拍的越野跑者。更早之前,葫芦娃就跑遍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各类越野赛事,后来经朋友推荐出现在了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现场作为赛道跟拍,从台前转向幕后。

”2018年的柴古,赛道跟拍摄影师只有2、3人,整个团队大概6、7人左右。“葫芦娃向懒熊体育回忆,当时这一批跟拍摄影以及赛事转播并不成熟。“这些人也是属于帮忙形式的,大家都是第一次尝试这个东西。”

但赛事还是在媒体传播层面取得了不俗成果。根据浙江省体育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与浙江卫视、香港卫视、越野在现场、爱燃烧以及网易直播、一直播、企鹅直播、小米直播等各大直播媒体进行了合作,赛前、赛中、赛后直播点击量达千万次。

500

当然,与戈12、2018年高黎贡的转播形式类似,2018年柴古也并未实现全程转播。“那时候在赛道上、山野里拍回来的视频,需要立马回传到终点的媒体中心。他们会加一段音乐,就成为了所谓的快剪视频,大家只能看到这种快剪视频。”据葫芦娃介绍,当届赛事采用的是播放回传视频与其他各类形式结合的转播模式。"赛道上真正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只有我们这几个在现场的人知道。"

至此,2018年前后的这一批赛事成为了中国最早涉足越野跑赛事转播的参与者,越野跑转播也在这一个阶段中逐步得到试错与调整。

但在葫芦娃的观察中,这几场标志性赛事后,国内越野赛的转播需求实际并未得到显著增长。“2018年之后更多的时间里我都在做赛道跟拍,但直播没那么多,因为没有人在做直播。那时候大部分任务就是负责拍摄赛事纪录片、赛事回顾。赛道还是上的,但不是直播形式。”2018年后,葫芦娃参与到了近乎90%的国内大型越野跑赛事。

03

向传统转播看齐

在不少行业参与者眼中,2020年后,越野跑转播才真正开始向传统体育转播看齐。

“因为你做直播能够传播得更大,影响力更大,所以很多相对小型的赛事也开始直播了。光靠回顾纪录片这种形式已经吸引不到人了。”葫芦娃认为,转播对于宣传赛事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如果和一场稍大型的赛事撞在一起的话,你就会被另外一场赛事的信息给淹没。”

于是从小型赛事开始,越来越多的越野跑赛事开始把转播制作列在预算中,并逐渐成为“标配”。“2023年开始有一些小型的赛事开始试探,想要出来做直播。但一直到2024、2025年开始才真正接触直播,也就是把以前短视频的速播改为直播。”吕晨向懒熊体育介绍。

但摆在越野跑转播面前的一大难题,是行业参与者的稀缺。

“其实现在整个国内的跟拍和直播的人没有那么多,到2025年全国能正经拍好的人,可能也就是不到30人左右。”几位参与户外转播行业的参与者向懒熊体育表示,这几年伴随越野转播需求的增长,跟拍摄像的数量却并没有取得对应增幅。

而在收入方面,越野跟拍也并不足够理想,“以前(收入)会多一些,现在只能说越来越卷了。”几位越野跟拍都介绍说参与跟拍只是自己的副业,而目前所获收入还不能养活自己。根据微信公众号“极度配速”消息,这些摄影师单场收入约1500元,差旅全包。

此外,还包括越野跑赛事解说等细分职业,以及像风雷直播这样能够操盘越野跑赛事转播的团队与企业,也并不足够满足市场需求。

500

而更大的挑战则体现在转播制作方面。

“首先是信号传输的问题,怎么把信号完整的传输回来;其次因为越野跑都是山地,不同于其他户外赛事,就需要解决移动拍摄的问题,”永达天恒体育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称“永达体育”)首席运营官苏羽向懒熊体育介绍,还有包括长距离组别超长时间的转播需求在内的各种困难,都在加剧越野跑赛事的转播制作难度。“所以说项目复杂、拍摄难度大,和场内赛事、以及户外赛事区别还是很大的。”

永达体育作为国内体育赛事制作、信号传输企业,在户外长距离赛事的制作、传输领域经验丰富。尤其在户外赛事方面,永达体育有着转播制作像铁人三项IRONMAN70.3上海站,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顶级赛事的多年经验。

500

而在TVU亚太区市场VP王静的理解中,越野跑转播的在技术方面的一大核心矛盾,就在于“移动化直播”与“复杂地形”的对抗。TVU是全球IP视频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为媒体实现基于IP和云的工作流模式,从多机位视频采集和高品质远距离同步传播,到节目的云端制作、播出、分发和变现,都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并实现媒体直播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下降。

2023年6月,世界山地越野跑锦标赛(2023 WMTRC),TVU成为了赛事转播团队的现场信号回传技术方案的独家提供商,并在比赛期间通过TVU多项技术为赛事实现了34个机位的直播信号传输。而在国内,阳江阳春鸡笼顶越野赛从2023年创办以来,就由广东广播电视台进行转播制作,而他们合作的方案提供商正是TVU,随后2024、2025年两届赛事,双方也再度延续合作。

“我们做传输,体育转播、新闻以及各类节目信号的实时回传、直播已经有20年历史了。”王静向懒熊体育介绍,目前在公司提供的服务中,转播体育赛事的业务大概占据有50%规模。

04

高投入、低回报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在距离震中超过700公里的2025腾冲高黎贡超级山径赛的转播现场,苏羽也感受到了震感。这一年,永达体育成为了2025安踏冠军腾冲高黎贡超级山径赛的转播制作团队,正式向越野跑转播领域跨出第一步。

从3月份开始,苏羽及团队几乎每周都有赛事转播项目,最忙时一周更要兼顾4场之多。“项目多,但很多都是小项目、毛利率低,”在他看来,当下国内的体育赛事转播市场正因为技术进步等因素,进一步压缩转播制作团队的盈利空间,“一些网络直播的价格已经下探到几万元,现在也会有更多的参与者以低价的方式抢占市场。“

随之,对于营收的焦虑体现在了永达体育做出的战略转变上——越野跑等赛事正巧进入视野。与此同时,在几位赛事转播参与者的观察中,新的一批转播团队也在加紧探索越野跑转播领域,“转播传媒的头部公司,地方电视台依靠低价策略,还有风雷这样行业内老牌的团队,都陆续有在行动。”

500

但参与越野跑赛事转播制作的低回报率,还是超出了不少参与者的预期。

据懒熊体育了解,有数家越野跑赛事公司对于旗下赛事的转播预算仅有小几十万元规模。一个例子作为对比,根据采招公开信息显示,今年4月,永达体育刚刚成为了2025年第24届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直播技术服务项目的单一来源供应商,预算金额为1600万元。

“如果按照市场服务报价的方式,像越野跑长距离组别那么长时间的直播,动用的设备资源、各类资源要比我们公路自行车项目还要大得多。”在苏羽看来,现阶段越野跑转播需求与投入成本并不能相提并论。但对于转播制作方来说,先行做出一定投入,仍然具有战略意义。“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新项目、领域,而且在成长期,不能用正常的商业逻辑行为去看待。”

“而像风雷直播、地方电视台这样的参与者来说,他们是能够以相对具有性价比的方式获取一定收益的。”曾深度参与多场越野跑赛事转播的从业者曾顺向懒熊体育介绍,风雷直播如今已经操盘超过30、40场越野跑直播,形成了足够完善的商业闭环。而地方电视台也可以依靠更高毛利、低价抢夺市场。

“预算不足,几乎是所有中国越野跑赛事公司及组委会都会遇到的情况,”几位业内人士分析说,“他们能够从各个品牌方拿到的资金支持其实并不会有那么多,可能大牌赛事才会有上百万级别的赞助支持,像小的赛事方可能顶多能拿到几万块,然后政府再去支持一些,不太有资金去投入到赛事转播上面。”

500

赛事方没有预算拉高转播质量,转播制作方就需要找到更多降本增效的方法。

“5G网络铺开之后,大量的户外体育项目转播都是依靠5G网络进行转播。此外还有云制作、远程制作,这两大变化给传统体育转播制作带来了成本效益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按照王静的粗略估算,使用TVU解决方案的中小型赛事转播成本已经至少能够降低70%-80%。“主要降低了对于大型转播车还有现场团队的依赖,这就让更多中小型赛事转播成为可能。”

乐观的是,各方参与者仍然在积极参与,并逐步找到营收平衡的着力点。“我们的初衷是觉得这个行业既然有那么快的增长,就应该让更多第三方团队和技术力量加入进来。所以今年我们寻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马麟补充道,“实际上单说直播这一块,现在恐怕整体行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无论是节目思维、技术能力、跟拍团队、信号解决、商务合作、品牌授权等等。”

05

为赛事转播买单

如今,品牌、政府、赛事方对于赛事转播需求的日益旺盛,同样也在加速行业下游的深度参与。

2022年8月,挪威斯特兰达峡湾越野赛,这场比赛的短距离组别也是黄金联赛世界系列赛(GTWS),中国两位女子选手谢雯菲和唐景燕分别参加了100公里和48公里组别的比赛,均收获第二位。与此同时,在运动品牌Salomon体育营销部门工作的杨奇,对国内外越野跑情况相当了解,也跟随运动员一同来到挪威,负责相关运动员管理支持工作。

黄金联赛是2018年Salomon发起并赞助的越野跑赛事,以中短距离的比赛为主,着重考虑了比赛的观赏性与传播度。“挪威这场比赛一周之后是另一场黄金联赛—瑞士Sierre-Zinal越野赛,正好国内市场Salomon也想在品牌视频号上尝试做比赛转播,我和谢雯菲就有机会成为了直播的中文解说。”据杨奇回忆,黄金联赛从2021年开始陆续进行转播制作。而这场比赛,工作人员临时还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中文直播间,杨奇也就这样成为了一位越野跑赛事解说。

这之后,他先后担任了黄金联赛、柴古、宁海等赛事的常驻赛事解说。“之前越野跑直播在国内还是不太有人尝试的东西,受限于赛道沿途信号,直播更多呈现的还是城市人文、直播互动比较多,可看性不高。但是近几年,随着各种大赛陆续尝试比赛直播,赛事所在地也为比赛直播提供成熟的信号保障,越野赛事中的精彩画面也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进入2025年,Salomon黄金联赛世界系列赛第二次在国内登陆,金山岭长城越野赛实现了完整转播。与此同时,黄金联赛在今年4月宣布与华纳兄弟探索(欧洲体育)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而在国内市场,爱奇艺、五星体育等平台也成为了重要的转播合作伙伴。

500

▲王亚黑、黄金联赛英文直播主持人Martin Gaffuri以及杨奇在2025金山岭长城越野赛转播现场。(供图者:杨奇)

另一边,爱奇艺体育也在早前就官宣连续3年成为UTMB世界系列赛中国大陆地区的官方在线转播合作伙伴。一位接近国内by UTMB赛事的从业者向懒熊体育介绍,先前UTMB旗下赛事直播只得通过自有团队进行拍摄制作,而费用至少是国内团队的两倍。2024云丘山越野赛by UTMB,赛事组委会引入直播体系,但只在特定组别进行了对内测试。他还表示,“大境门站是2025年新增的,所以隆景投入的资源是比云丘山要高的,一些尝试和改进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先做了。”到了2025年,因UTMB更改规定,解开了部分直播限制,2025大境门古长城越野赛by UTMB才得以进行对外直播。

“其他国内较大型的赛事与运营方,基本没有组建自己的赛事转播体系。但他们会找像风雷这样的团队来做直播,品牌和政府也会对宣传端做一些要求。”据曾顺了解,2023年11月凯乐石参与赞助的莫干山跑山赛,风雷直播第一次与赛事方朗途体育合作并负责赛事转播工作,后来2024年的深圳100、2025熊猫蜀道山也延续了相关合作。而在北方,崇礼168等赛事也陆续在过去几年开始进行赛事转播,合作方并非风雷直播。这其中,2025年赛事冠名赞助商为NIKE ACG,此前三年则是adidas TERREX。

越野赛事把直播当作“刚需”,越野赛事的传播渠道也正在被进一步打通。当然,现阶段媒体传播更多还是以新媒体为主,传统电视台端还很难触达。“转播的商业化路径还不成熟,至少在国内来说还不成熟,”曾顺向懒熊体育表示,“像黄金联赛、灯塔计划甚至是UTMB这些,实际上还是品牌主导的。”

06

成为“刚需”之后

当下,品牌、赛事方以及行业参与者关注的另一个重点课题,是如何增强观赏性与传播度。Salomon黄金联赛的短距离赛事是一种减少转播时长、增强转播观赏的有效办法;而苏羽在高黎贡现场,也找到了一些新的解题思路。

在高黎贡赛事期间,他每晚都会和十几位跟拍摄像开会,讨论如何增强传播质感与内容丰润度。“我说你们不但要拍摄运动员,还要在不影响运动员比赛的前提下适当的时候与运动员一边跑一边交流。这些运动员跑了一晚上后,要忍受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寂寞。没人跟他说话很枯燥,这个时候你来了,他知道你的镜头后面起码有几千人在关注。”就这样,在完善同期声音的技术问题后,越野跟拍与参赛选手的闲聊与吐槽,恰好成为了转播内容的有效填充。

“虽然直播的时间非常长,但是真有人看。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创新的方式。”苏羽说。

500

现在看来,越野跑赛事转播成为“刚需”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行业参与者也正在感受着越野跑转播生态发生的每一次细微变化。

在葫芦娃的观察中,转播设备的更新正逐渐降低赛道跟拍的参与门槛。“设备是一直不断在更新,轻量化,信号都会表现得更好。”杨奇认为,直播市场仍然需要更多参与者的身影,“现在还是缺乏一些竞争者一起把直播市场做大,或者说能够有一些更新的东西出来。”

在王静的观察下,高质价比的转播方案在当下体育行业越来越受到欢迎。“像越野跑、匹克球、飞盘这种相对小众的运动,市场也是有的,对于转播内容的渴望也是越来越多的。”而在马麟的理解中,赛事方对于直播的诉求,可能还会继续迭代如今越野跑赛事直播的运行逻辑。“例如在短视频时代,需要思考的是长距离组别超长直播时长的模式是否还是必需品。”

苏羽向懒熊体育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越野跑赛事转播制作,目前正在与下半年举办的几场知名越野赛事接洽当中。王亚黑则希望看到越野跑转播生态的逐步成熟与完善。“组委会不需要再为直播成本发愁,甚至能够通过转播盈利,吸引品牌的投入,进而加大转播投入,形成正向刺激。”

而吕晨在结束近半年的密集工作后,决定开始休假。他的休假地点,依旧选择在大山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