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面对“丑书”的糟践,是生存还是毁灭?

书法面对“丑书”的糟践,是生存还是毁灭?

书法,与中国武术,中医,京剧号称四大国粹,然而,行将就木,凉的最早的则可能是书法,何以如此说,因为书法由盛到衰,至今除了被人附庸风雅外,自身已失去了功用,尤其是在书法伪大师的胡乱糟践下,书法已变得面目全非,精魄已散,不是小子危言耸听,书法岌岌可危,快来拯救书法。

书法,在中华文明史上灿烂辉煌,它除了文字美饰外,还具有审美的功能,这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其它民族文字是不可比肩的。书法非常接地气,无论妇孺老幼皆可学,皆可观,说它是阳春白雪,文人雅士兴来泼墨,其意洋洋;说它是下里巴人,村民市夫闲时涂鸦谴兴,也可一装斯文,书法之间,谈笑可以无鸿儒,往来可以有白丁,真的是一言难以道尽书法的妙处,趣处。

500

但是,书法,只能属于过去。古代文人墨客不仅以此为尊,还以此为傲。晋代的“二王”,其书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唐代的草圣张旭怀素,狂走颠笔,颜柳神采艳发,龙蛇生动,虞欧褚薛,一钩一捺有千钧之力。有多少书圣大家怀一书而傲视万物。

书法自秦启蒙,到汉魏普及,再到唐宋蔚然成风,继之明清传承扬弃,书法艺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 ,西安的碑林,龙门石窟,我们徜徉其间,含英咀华,漫赏细品,莫不被鬼斧神工,意态万千的书法景象所感染,然而,书法发展到今天,我们又惶恐不安,忧心忡忡,为书法的命运与前途担忧。

500

可以说,书法已走到了末路的拐点,何以见得?颜小四认为有两点:其一,书法已丧失功用。书法是原始记录的工具形式,在今天高科技时代,各种书写工具,键盘打字、三D激光打印等书写形式已取代了毛笔,刀笔,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几乎不再与毛笔书法亲密接触,书法只能成为闲情逸致的偶兴。其二,书法被伪大师糟践得面目全非,令人望而生畏,避之不及,试想,失去大众市场,书法还能走多远?如今的书法只剩一息游丝。

500

书法的败落,罪魁祸首当属书法界的伪大师。他们打着“创新”的旗号,行沽名钓誉之实,窃名利双收之果。所谓创新的底裤,无非是变态书法,什么“吼书”“丑书”等牛头马面纷纷出笼,糊弄受众,书法在他们笔下已然成为无法。如果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那么,今人尚“丑”。

我们知道,书法之美,一,笔线之美,笔划妙成;二,结体之美,奇正疏密;三,章法之美,虚实纵横。而纵观哪些大师所作违本逆法,反弹琵琶,泼墨之时,涂鸦抹鸡,行为颠狂,笔下生怪,不知所书是何物,假若有人诘难,一句“你不懂”便可拆招。明明是一堆枯枝槁木,焦碳黑土,他偏说是艺术,书法到此,岂能不悲?如果书圣地下有知,当痛号三日。

我们的书法,傲于有草书“颠张醉素”的笔飞墨舞,有行书“二王”的风流婉约,有楷书“颜筋柳骨”的雄强浑厚,还有“苏黄米蔡”四大家的流派纷呈。书法历尽沧桑,流传至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魂,追寻三千年的书法轨迹,都表现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我们看到了高洁旷达的晋代士大夫清简雅逸的身影,看到了气魄宏大的唐代骚人墨客的华章。

500

遗憾的是,书法走到今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与精髓,书与人皆不风流,宛如一个垂垂老者。书法,危难之时,谁能挽狂澜于既倒?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