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以后,还要不要工作?

500

文:蔡垒磊

我知道很多人的终极目标,就是财务自由。我也知道很多人有疑问,说那些早该财务自由的人,为什么还在拼命工作?巴菲特,李嘉诚,都是到了快死的时候才退休;马云这么大年纪,好不容易退下来又要复出;特朗普更是“创业”才刚刚开始。

这里人们是存在很多误区的,我一个一个给你讲明白。

首先什么是财务自由,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都是错的;被动收入覆盖支出?还是不准确。为什么?因为人会变,欲望会变,被动收入会变,支出也可能会变——你今年能收到的房租,可以cover你所有的开支,明年还可以吗?不一定吧;你存款利率能拿4个点的时候,以为存钱在银行吃吃利息总没有风险,可以覆盖支出算财务自由了吧,现在1个点还可以吗?你现在没有小孩,觉得支出是这些,那万一有了呢?你现在是劳动人民底层,你的支出只有这么些,你的资产多了以后,结交了更高层次的朋友,你的支出还是这么些吗?人家在做的事情你通通都不参与?

所以什么是财务自由?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财务自由。现在北上广深有一套1000万市值的房子,如果没有贷款,卖了可以去五线小城享受“相对自由”,为什么不去呢?因为仅仅是“不用干活”了而已,其他各种不便利的生活方式,不是自由,是降低了生活品质。总有一天,“不用干活”带来的舒适感会下降,而其他方面品质下降带来的难受则会被放大,然后就又不自由了。

因此从更精确的定义来讲,这世上并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财务自由”的,就算世界首富马斯克也不是。他要收购twitter,借了一堆钱,求了一堆人;他要做的那些事情,钱永远都不够,所以他自由了吗?没有。你说是他野心太大,你野心小一点就自由了?你能保证永远吗?路边的乞丐只要每天以乞讨为乐,也可以说财务自由了,可那是得不到,没办法,你真的有一个不用乞讨的机会,让他升任CEO,迎娶白富美,再保证他至少10年的锦衣玉食,乞讨还是乐子吗?

所以财务自由你永远达不到,你只能在抓住了某些机会的那一刻,恰好财富增长大幅地跑赢了你当前的欲望,这时候能感受到自由。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你会有其他想做的事,收入会变,支出也会变——你说马云为什么要复出?他刚创业的时候,你给他一笔现在的财富,说一辈子不能创业,同不同意?他肯定麻溜地就同意了。但他的级别在拔高,眼界在打开,追求在提升,最终他的认知,他的理想,不停地追逐着他所拥有的财富等级,螺旋向上,导致他早已不是以前的他,追求也早已不是以前的追求了——这就是人类。

以我为例,你说我写东西是为了“普度众生”吗?我没那么傻逼,有人说自己财务自由了所以写着玩,你也不要信。人必先利己而后利人,这件事一定是我为自己而做的,然后才是惠及他人。

我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投资收入,有时候一天的盈亏变动,比工作一年的收入还要多(大概在9位数上下)。但我为什么还要工作呢?这是有一串链条的。投资收入是不稳定的,它跌起来有的时候一个礼拜能跌掉我好几年的收入,如果我不继续做事,那我就得在低位卖掉投资标的——这就是垃圾做法。

那我能不能留出一部分到稳定生息的地方呢?当然,我现在就有一部分是在各种稳定生息的投资品里,每天都能拿到回报,每个月都至少有一笔大的回款。可是这些我是要拿去在投资品里复投的,怎么可能拿来生活呢?我有手有脚的,干嘛要靠利息生活,而不是让复利继续跑起来,以及在我看好的投资品被低估的时候加仓呢?

我之前说过,4种收入,劳动收入,资产收入,产品收入,还有高风险投资品的长期不确定性收入,缺一不可——前面三个,是可以让后面这件事变得更好的。比如巴菲特的保险公司带来的现金流,和他在生意经营上的成功,都可以让他的投资成绩变得更好。

这时候你去问,说“你的投资成绩这么好,赚得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干其他麻麻烦烦赚钱又没有投资多的事呢”?那就等于是说,你第六个馒头吃得那么撑,为什么还要吃前五个馒头呢?一样的道理,巴菲特如果没有其他东西,你让他拿固定的本金去炒股,什么价值投资,成绩也一定是一塌糊涂——它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为什么财务自由了还要工作?人生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被什么东西触动,有了新的追求和理想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遇到了一些麻烦事。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运气总是不好吗?就总遇到破人破事,总遇到厄运——其实不是只有他在遇到厄运,每个人一辈子的运气都是差不多的,都会遇到好事坏事,好人坏人,问题是,有一些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资源更多,所以容错率更大。什么意思呢?一件事在你身上就是天大的厄运,在有些人身上呢?可能就是一个小插曲,一下子就解决了,根本没放在心上。你说你的运气为什么这么差?其实不是,是人家能轻易解决掉,你不能而已。

所以人生什么时候是“够了”?永远没有“够了”的时候,因为人生是混沌的,能力越强,资源越多,越能按自己的心意做事——我是在做事,但我有的选,我能选我自己舒服的事情做,能摆平很多生活中无端出现的意外。为了能不断验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念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我需要把事情做得越来越好才行,那我就得给自己上一点约束,这一点“约束”,就是“我在用一些不自由,去换另一些更大的自由”。

那些说“够了”的人,本质上都只是“算了”。

这就是关于“财务自由”的所有认知,财务自由当然是值得追求的,但自由是一时的,不自由是永久的——所谓够了,看似自由了,实际上恰恰是触碰到了不自由的边界。

那些在世俗人眼里已经很成功的人,还在努力,也不是在干什么单纯利它的事儿,他们只是在追求另一些东西,所以才会自我捆绑,自我约束,让自己重新回到不自由的状态。一旦他们放弃这些追求,他们就自由了,可为什么不放弃呢?比如你就不会有这些追求,那是不是你比他们的境界更高呢?也不是,是因为他们在奔跑的路上,看到了上帝的背影,尽管永远追不上,但又貌似触手可及,这就是吸引他们去追的动力,而你离得太远,所以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有动力而已。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