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践初心 模范引领显担当——论基层党员的先锋力量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基层党员作为党在基层的“代言人”,其言行举止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与公信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党员唯有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凝聚起推动基层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首先,基层党员要做理想信念的“坚守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基层工作环境复杂,任务繁重,基层党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在利益面前不为所动,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还是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无数基层党员正是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群众谋幸福,为乡村谋发展 。
其次,基层党员要做为民服务的“排头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员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更应将这一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无论是帮助解决群众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还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都要冲在前面,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众多基层党员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坚守在防控卡点,为群众筑起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用担当诠释了对人民的深情大爱。
再次,基层党员要做干事创业的“急先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基层党员要在推动基层发展中勇挑重担,争当干事创业的“领头雁”。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同时,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推诿、不退缩,敢于迎难而上,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最后,基层党员要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基层党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对群众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基层党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和带动身边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基层党员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为民的情怀,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