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古人是谁?是丹尼索瓦人!科学家还凭借一块牙结石还原出他们的长相

500

图源 Chuang Zhao|快来查看本期科学新闻吧~

每周一,【把科学带回家】的编辑们将为你带来一些有趣的本周新闻,帮你轻松地开启这一周!

【科学新闻】

古哈尔滨人就是丹尼索瓦人!

他们的面目首次被揭开:浓眉大嘴,体形宽大

2008年,当科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洞穴发现一块指骨碎片时,大家都以为它来自我们的祖先或尼安德特人。但对其进行基因测序后,事情变得有趣起来:这块指骨中的DNA序列与人类祖先和尼安德特人都不相同。

于是,科学家兴奋地宣布发现了另一种古人类,并将其命名为丹尼索瓦人。

此后,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更多有关丹尼索瓦人的印迹。他们在西伯利亚的洞穴中找到了牙齿碎片,在西藏洞穴的土层中发现了碎骨......只是,由于缺少相对完整的骨架或头骨,科学家一直无法还原出他们的体形和相貌,这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遗憾。

500

第一块发现的丹尼索瓦人指骨(图片来源:Wikipedia by Thilo Parg)

与此同时,这个故事的另一条时间线,早已在将近100多年前的哈尔滨默默展开。

1933年,一名工人在哈尔滨的工地发现了一块头骨,由于怀疑头骨价值连城,所以把它藏在了一口废井里。此后,工人再也没有回到这里,直到临死前才将头骨的事情透露给家人。2018年,工人的家人将头骨挖出,捐赠给了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这块头骨化石,认为它至少可以追溯到14.6万年前,而且其成分像是来自一个全新的人种。研究人员还原出了他的相貌,用它出土的省份(黑龙江)命名为“龙人”。

500

“龙人”的头骨(图片来源:Wikipedia)

“龙人”的消息也传到了研究丹尼索瓦人的科学家耳中。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付巧妹,曾在西伯利亚亲眼见证发现第一块丹尼索瓦人指骨的过程,她好奇“龙人”是否就是她寻找的丹尼索瓦人?于是申请对“龙人”的头骨进行研究。

付巧妹及其团队提取了头骨牙齿和耳后骨头的样本进行测验,坏消息是,没有发现任何DNA;但好消息是,发现了蛋白质。通过研究这些蛋白质,付巧妹发现“龙人”就是科学家在苦苦寻找的丹尼索瓦人!更好的消息是,付巧妹竟然还在“龙人”的牙结石中发现了DNA——牙结石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困”住一些嘴里的细胞。

于是,在2025年,两条看似毫无交集的故事线相交在一起,为我们还原出丹尼索瓦人的模样:

500

(图片来源:Chuang Zhao)

他体形庞大,面部平坦,嘴巴宽阔,没有下巴。深邃的眼睛上面是十分浓密的眉毛,面部中心还有个大蒜头鼻。他的脑也很庞大,比我们的大约7%。

【奇闻电波】

看了400多个沉浸式猫咪睡觉视频后,科学家发现猫咪更爱朝左睡。

网友:真幸福的科研

你有观察过,你家猫更喜欢朝哪个方向睡觉吗?

近期,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YouTube上408个公开可用的猫咪视频,仅包括原始的、未经修改的视频,而排除低分辨率、模糊、重复或修改(例如镜像/自拍)的视频。视频内容均为一只猫在睡觉,睡眠时长至少为10秒,并且研究人员能清楚看到它的全身。

结果发现,大多数猫咪喜欢左侧卧睡——大约65%的猫咪在休息时会将左肩垂下,而只有35%的猫咪会选择右侧卧。

500

猫:无所谓,我还能这么睡~~(图片来源:小编)

研究人员认为,左侧卧睡可能是一种生存策略,不是纯粹的个猫爱好。所有脊椎动物的大脑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有左右不对称性。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分工最为明显,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想象、情感等。就像是,人类大部分是右撇子,鸟类在观察目标时通常会使用一侧的眼睛,小猫小狗一般也会有一个偏好使用的爪子。

而猫的大脑的右半球擅长处理与威胁相关的刺激、负责空间感知和协调快速运动。如果猫朝左侧睡觉,醒来后,会率先用左视野感知周围环境,有关捕食者或猎物的视觉信息将直接由大脑右半球处理,提高猫的反应速度,方便它们在危险情境下快速跑路。

虽然这项实验的样本量太小,且作者没有考虑到其他导致猫猫侧卧睡眠模式的原因,比如怀孕或者性别,使得这一发现仍存在争议,但瑕不掩瑜,许多网友呼吁这项研究应该继续做下去。

ps这些经认证的高清沉浸式猫咪睡觉视频链接也被论文的作者放入了附录。

【大开眼界】

男子被鲨鱼撞到头,鲨鱼:sorry bro,我以为是一颗大皮球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New Smyrna海滩是冲浪爱好者的胜地,不过当地管理部门也会提醒游客小心鲨鱼,因为这里的水域较浅,有丰富的鱼类,吸引着鲨鱼前来。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这片海滩活动。前不久,一名男子在这里冲浪时被鲨鱼撞到了头。

当时他正趴在冲浪板上,一只鲨鱼旋转着从水中跃出,重重和他迎头相撞,把他撞下冲浪板。

这名冲浪者回忆道:“我马上回到冲浪板上,心跳飙升到一分钟195次。然后我尽可能快地离开了这里。”他表示跟鲨鱼撞在一起的感觉很像出车祸。“你懂的,它们浑身都是肌肉。”他说。

这只鲨鱼是一只蔷薇真鲨(学名:),它们通常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根据现有记录,它们曾经对人类发起过16次攻击,均未造成致命后果。它们的牙齿和体形相对较小,更适合捕食鱼类。在过去鲨鱼攻击人类的案例中,通常是因为它们受到人类鱼叉上的鱼等食物的诱惑。

500

蔷薇真鲨的英文名是spinner shark(旋转鲨),它们也的确会旋转着跃出水面。(图片来源:Florida Museum)

地球上有超过500种鲨鱼,其中只有十几种有攻击人类的案例。鲨鱼的出现比人类早了数百万年,对于它们来说,人类并不是首选食物。大多数鲨鱼更喜欢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而体形较大的鲨鱼则会捕食海狮、海豹或其他海洋哺乳动物。

鲨鱼咬人通常是出于困惑或好奇。鲨鱼种类繁多,在鲨鱼内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捕猎方式,有的擅长伏击,有的更喜欢直接出击;有的鲨鱼依赖视觉,有的鲨鱼依赖嗅觉或电感受器,还有的鲨鱼牙齿本身也是一种感受器,它们需要靠啃咬的方式去了解别的东西。

也许与人类害怕鲨鱼相比,它们更害怕我们。在过去,不管是商业捕鲨还是人们出于自我防卫对鲨鱼的猎杀,都给它们带来了很大打击。

撰文 刘六七 阿娴  Ziv

参考资料:

[1]https://www.nytimes.com/2025/06/18/science/ancient-human-denisovan-dna.html

[2]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5)00507-X?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096098222500507X%3Fshowall%3Dtrue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inner_shark

[4]https://www.mirror.co.uk/news/us-news/man-headbutted-airborne-shark-surfing-35479285

[5]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90808-why-do-sharks-attack-humans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