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体系是什么样的?

500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差距比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加巨大!

富裕的西方国家随意浪费食物和能源,而大量第三世界国家至今连温饱问题都未解决。

国家和国家之间差距的根源在生产力,在工业体系。

 

世界工业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世界各国工业在规模上和技术上的差距有多大?

 

 

一、从规模来看世界工业体系是什么样的?

 

1:工业核心区制造业规模占全世界的份额

 

500

(一)世界工业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少数国家占据了工业体系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世界工业体系的核心地区是北美、西欧和东亚。

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西欧地区主要是以英法德意为核心的西北欧发达国家,而东亚地区则是中日韩三国。

从2000年到2023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从6.2万亿美元增长至16.2万亿美元,这三个地区制造业规模在全世界的份额始终稳定保持在70%以上。

虽然由于非洲和南亚等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北美、西欧和东亚这三个地区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自2000年以来不断下降,但是这并未影响到这些地区在世界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工业核心地区的人口总量只占全球人口的30%左右,但是其工业规模在全世界的份额却稳定在七成以上。

 

2:工业核心区制发电量占全世界的份额

 

500

不仅是直接反映工业规模的制造业增加值指标,工业核心地区的发电量在全世界的占比也基本保持稳定。

从2000年到2023年,全球发电量从15.6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9.9万亿千瓦时,北美、西欧和东亚三个地区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份额一直稳定在60%以上。

 

世界工业核心地区是固化的。

世界工业核心地区的地位在过去几十年都基本保持稳定,从受到其他地区国家的挑战。

 

32000年工业核心地区国家制造业规模对比

 

500

(二)世界工业体系的第二个特点是工业核心地区内部在规模上和发展速度上的差距也十分巨大。

 

在2000年,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是25%,占工业核心地区的份额是33.8%。

欧盟整体的制造业规模不如美国: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是德国的3.9倍,法国的7.8倍,英国的7.0倍。

此时日本制造业增加值仍有1.1万亿美元,制造业的规模尚未大规模衰退。

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只有3712亿美元,在全世界的份额仅有6%,只相当于美国的24.0%。

 

42023年工业核心地区国家制造业规模对比

 

500

到202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美国制造业的规模在发达国家中仍然保持第一。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从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增长至美国的1.7倍,是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欧盟整体的制造业规模仍然不如美国,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是德国的3.3倍,法国的9.5倍,英国的9.9倍。

英法两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不断去工业化,这使得美国制造业规模相对英法两国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

日本制造业增加值在2000~2023年间不增反减,反映了日本制造业在21世纪大规模衰退。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2023年中美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分别是28.8%和17.3%,两国合计占全世界的46.1%。

 

5:中国和发达国家集团制造业份额对比

 

500

500

虽然工业核心地区制造业规模在全世界的份额始终稳定保持在70%以上,但是在地区内部却发生了重大的结构变化。

这个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不断取代了发达国家集团(北美+西欧+日韩)的份额。

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市场份额从最高的25%开始下降,到2020年后稳定在17%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市场份额则从6%增值至30%左右。

 

(三)世界工业体系的第三个特点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规模上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6:发展中大国制造业份额

 

500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和墨西哥是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印尼则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我们选取这四个国家来看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市场份额的变化。

从2000年到2023年,这四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规模的绝对值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在全球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什么增长,至今仍然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

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在规模上并未威胁到工业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工业核心区国家的增长速度并不慢于发展中国家。

 

7:主要国家制造业规模对比

 

500

500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四个发展中大国与制造业最大的国家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2000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个国家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4.8%、5.6%、10.1%和2.4%。

到2023年,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个国家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6.2%、10.4%、12.9%和9.1%,这些国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美国。

 

但此时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四个国家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相当于中国的9.8%、6.2%、7.7%和5.5%。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是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十倍乃至二十倍,这些发展中大国与世界制造业强国仍然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比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分别高42030亿美元、43690亿美元、42981亿美元和44028亿美元。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比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这些国家都高了20000亿美元以上,而印度2023制造业的增加值不过4558亿美元。

在绝对数值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规模与中美两国仍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四)中国工业的发展成就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

 

8: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比

 

500

500

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的发展是独一无二的。

从2000年到2023年,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印尼这四个发展中大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制造业规模在全世界的占比仍然很低:印度2.8%,巴西1.8%,墨西哥2.2%,印尼1.6%。

这些国家制造业的规模在全世界的份额仍然微不足道,根本不具备挑战发达国家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世界的占比从6%增长值28.8%,成为全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不仅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而且接近七国集团制造业的总和。

中国制造业规模不仅超过了任意一个发达国家,而且接近了发达国家集团实力的总和,彻底颠覆了全球工业体系的结构。

这就是中国与任何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

 

 

二、从技术来看世界工业体系是什么样的?

 

世界工业体系在规模上的差距是惊人的:

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在全球制造业规模上的占比超过70%,其中仅中美两国制造业规模的占比就接近50%。

 

那么世界工业体系在技术上的差距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世界工业体系在技术上的差距更加巨大:

极少数国家垄断了工业体系的技术!

 

现代工业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中,我们从军事工业、装备制造业、半导体工业等多个产业来阐明这个问题。

 

9:世界现役轰炸机

 

500

从军事工业来看——

全球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俄,这也是大家熟知的“上三常”,“下两常”英国和法国早已没有轰炸机了。

全世界有能力制造隐身战斗机的国家仍然是中美俄,即使是西欧国家至今也没有能力设计隐身战斗机。

至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他们连第三代战斗机都造不好(印度),甚至根本就不会制造喷气式战斗机(巴西、墨西哥、印尼)。

 

全球有能力设计制造航空母舰的国家包括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甚至还包括印度(如果不考虑美国航空母舰和印度航空母舰的不同的话)。

但是有能力设计制造装备弹射器的航空母舰的国家仅有美国、中国和法国,而有能力制造电磁弹射器的国家仅有美国和中国。

不仅是航空母舰这样的战略武器,能够建造万吨巡洋舰的国家也仅有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能够建造驱逐舰的国家全球也屈指可数。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是0和1的差距,这个差距比规模上的差距更大!

 

10:印度阿琼坦克

 

500

陆军武器的技术难度比海军和空军要低得多,但是像坦克这样的主战装备全世界仍然只有少数国家有能力独立制造。

除了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外,工业发达国家如日韩等国也有能力生产坦克,但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仍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印度至今仍然没有能力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生产坦克,印度阿琼坦克诞生了几十年至今仍未批量服役。

阿琼坦克的发动机、坦克火炮等核心系统都是引进技术,即使如此至今仍未达到成熟。

 

11: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500

从重大技术装备来看——

 

乙烯成套技术全球只有五个国家掌握,芳烃成套技术全球只有三个国家掌握。

幸运的是,这两种关键技术中国都掌握了。

但即使是中国,也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在2010年左右才完成了技术攻关。

 

火力发电成套设备,水力发电成套设备——这些电力工业的重大技术装备也只掌握在美日欧、中国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手中。

印度有能力制造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吗?

不能!印度虽然缺电,但是先进的火力发电设备至今仍然依靠进口。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不像火力发电成套设备那样庞大,但是印度有能力生产吗?

也没有!

中国基本垄断了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风力发电机也只有中美日欧等少数国家具备生产能力。

 

12:半导体工业市场份额

 

500

从信息技术产业上看——

以半导体工业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但半导体市场的份额至今仍完全被美国、西欧和中日韩垄断了。

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接近50%,至今仍然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强大的国家,东亚地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即使是欧洲在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也不到10%。

 

半导体工业中的芯片代工基本被东亚国家垄断,其中仅台积电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超过50%。

光刻机是制造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全世界只有荷兰的阿斯麦和日本的东芝、佳能三家企业生产。

半导体工业技术的垄断程度甚至超过军事工业。

 

13:卫星定位系统

 

500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一共有四套,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实际上可用的只有GPS和北斗。

太空空间站至今只有两个,分别是欧美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的天宫号空间站。

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家电、服装、玩具等产品,技术也是被发达国家垄断的。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天花板。

印度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发电量排名世界第三,超过了欧洲所有发达国家,也超过日本;

虽然技术不成熟,印度有能力制造航空母舰、喷气式战斗机和主战坦克;

印度制造业的规模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发达国家。

我们看看印度的技术能力有多少?

 

印度有能力制造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吗,有能力制造大型变压器吗?

没有,印度至今仍然严重缺电,印度的电力设备严重依赖进口。

印度钢铁产量全球第二,但印度有能力制造大型高炉吗,有能力制造热连轧机吗?

同样没有。

印度有能力制造乙烯成套设备吗,有能力制造芳烃成套设备吗?

没有,印度经济发展需要的这些重大技术装备都依靠进口!

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天花板的印度,也都没有这些技术能力。

 

工业化的门槛极高,某些台阶全世界只有屈指可数的国家能跨过去。

全世界大部分所谓的工业化国家都长期停留在台阶的底部,从技术扩散红利中分享了一点现代工业化的成果。

印度、巴西、土耳其、伊朗、南非等这些所谓的工业化国家是没有多少技术能力的,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而且现在也看不到他们有完成技术突破的可能。

 

 

三、世界工业体系是什么样的?

 

14:中国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斗机

 

500

现代工业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所有工业的技术,而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垄断的国家。

 

技术垄断不仅发生在民用工业领域,在军事工业领域的技术垄断更加严重。

美国是全球唯一成功研制两款隐身战斗机的国家,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以及西欧的英法德意都不得不依靠美国才拥有隐身战斗机。

至于隐身战略轰炸机,至今仍然只有美国装备;航空母舰的蒸汽弹射装置,至今只有美国成功装备。

只有中国有能力打破美国在军事领域的技术垄断:中国成功研制了歼20和歼35,继美国之后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斗机;中国“福建舰”电磁弹射航母成功下水,也是继美国之后成功研制电磁弹射器。

 

15:乙烯成套装备

 

500

发达国家为何能垄断技术?

 

首先因为技术的绝对门槛高。

以芯片制造技术为例:不仅核心设备光刻机就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单晶硅生产、气相沉积设备、蚀刻设备、离子注入设备等芯片制造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高技术的装备。

这一套套高技术装备抬高了半导体行业的门槛,即使是美国也必须联合整个西方国家才能覆盖芯片制造业的所有环节。

 

16:诺基亚手机

 

500

其次是技术竞争的残酷性。

技术不是静态的概念,技术是一直发展的。

因此即使在某个时刻掌握了一项技术也远远不够,必须能够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是功能机时代的王者,占据了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城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都跟不上技术的进步,最终都被市场淘汰了。

技术是在竞争中诞生的,也一直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但是大部分国家都不具备参与技术竞争的实力。

 

17:工业化未来

 

500

工业化的核心是技术。

工业化的过程是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门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掌握一项又一项技术。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有多困难?

不仅是芯片制造、超高压输电、移动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的门槛极高,即使是钢铁冶炼、石油化工、汽车发动机等发展上百年的技术也是绝大多数国家难以逾越的难关。

现代工业技术的绝对门槛太高,基本上把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挡在了工业化的大门之外,中国也是唯一一个真正完成工业化的大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