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劳务派遣叠加延迟退休制度,加剧日本青年躺平摆烂不婚不育,加剧少子老龄化

【本文由“星海小卒”推荐,来自《劳务派遣之前就业这的这些费用都没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日本劳务派遣制度给年轻人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

1. 就业结构恶化与收入不稳定

日本非正式雇佣(如派遣工)占比超过40%,这类岗位缺乏长期职业保障和晋升通道,导致年轻人收入不稳定。低薪和非正式身份使其难以承担结婚生育的经济压力,直接抑制生育意愿。

2. 挤压年轻人就业空间

企业倾向于用低成本的非正式员工替代正式岗位,同时延迟退休政策使老年员工占据更多核心职位。例如,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达25.2%,导致年轻人被迫进入派遣或兼职岗位,职业发展受阻。

二、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连锁反应

1. 劳动力市场僵化与创新停滞

老年人长期占据管理岗位,企业晋升通道堵塞。例如,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计划将退休年龄延长至70岁,而日本60-64岁人群劳动参与率高达73%,导致年轻人才难以进入核心决策层,科技创新活力下降。

2. 社会福利负担与代际矛盾

延迟退休虽缓解养老金压力(如日本养老金领取年龄从60岁逐步提高至65岁),但老年人继续工作导致社保缴纳与领取周期失衡。年轻人需承担更高税费,却面临自身养老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对制度的不满。

三、经济与社会的恶性循环

1. 消费市场萎缩与产业结构失衡

年轻人收入低且不稳定,消费能力受限,内需长期疲软。而日本服务业占比70%,依赖低端劳动力,进一步抑制产业升级动力,形成劳动密集型经济锁定效应。

2. 少子化与老龄化相互强化

经济压力导致日本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1.3,而延迟退休政策使家庭育儿与工作难以兼顾(如老年人需继续工作无法帮助子女育儿),形成“不婚不生”的社会惯性。

四、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若效仿日本模式,需警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延迟退休叠加引发的就业挤压。需通过产业升级(如提升科技岗位占比)和弹性退休制度平衡代际资源分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