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座机被围攻,释放3大信号?
出处 | 策辩
5月26日下午,多家媒体报道一个震惊全球的消息:俄总统普京座机,日前遭遇围攻,普京死里逃生。这一消息显然回答了5月25日俄乌冲突以来,对基辅发动最大规模空袭的原因。
事情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20日。当时普京乘坐直升机视察库尔斯克州,在即将进入库尔斯克空域时,乌使用46架无人机精准的实施“斩首式”袭击。为确保袭击“成功”,46架无人机采用多功能组合模式,配备有爆破、电子干扰、AI协同算法等装置。
显然这是一场准备要普京命的精准刺杀行动。
从政治动机来讲,这没什么问题。美西方对普京的敌意从不掩饰,多次造谣俄总统“得重病”。但动机是动机,世界没有思想犯罪,危险在于这是直白的对普京采取刺杀行动,且差点成功。
那么问题来了:
谁提供的情报?
如此精准且规模庞大的刺杀行动,没有提前获得预先情报进行准备,提前部署战术侦察兵力和设备实时监视,组建专项保障与攻击力量,是不可能实施的。
预先情报;
监视力量;
保障力量;
行动力量。
上述四大要素缺一不可。以乌克兰战时展现的能力和过往工业实力看,保障力量、行动力量乌克兰能够完成;预先情报以过往乌克兰情报机构在莫斯科的行动,以及战前俄军事行动计划泄漏情况看,乌克兰也大概有能力完成。
毕竟近期俄乌正在“和谈”,还在搞千人换俘,或者俄官方放松警惕,公开信息或者低级别的人员,已经掌握了普京要去库尔斯克视察的消息。
但是实时监视、报告、决策、指挥,乌克兰没有这个能力。按照俄军某防空师师长尤里·达什金在俄罗斯媒体25日播出节目中披露的信息:普京乘坐的是俄罗斯最高级别的总统座机,拥有多层电子防御、红外屏蔽与雷达隐身能力。
直升机飞行空间常被称为“第五空间”,飞行高度较低,地面雷达和观瞄设备很难监视跟踪,只有空中预警机才能较好的完成相关任务。因此这次针对普京的刺杀行动,绝不是基辅一家行动。
这就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和谈是假,趁机“斩首”变色,以小博大才是真。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巧合没?
5月20日。
这里当然不是指男女秀恩爱的“520”,而是指去年的这一天:伊朗总统莱西,被确认死亡。2024年5月19日莱西乘坐直升机,诡异“事故”坠机,5月20日被发现离世。
之后伊朗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再之后,哈马斯政治领导人辛瓦尔、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接连遭遇暗杀、刺杀,以色列扭转了极其不利的局面,伊朗大好形势被葬送。
对于这种刺杀活动,我们极其不齿,但你不能否认其有效性。能够想象5月20日如果刺杀俄总统行动成功的后果吗?
这也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美西方势力没底线、没敬畏,只要真正让他们痛彻心扉,他们才会收手、克制,讲道理。
需要警惕的是,美中情局副局长近日再次明确要聚焦中国,聚焦中国科技。以过往伊朗俄罗斯,以及我们大量重要科研人员被暗杀、刺杀、下毒或“不明意外”的情况看,不要对他们的底线抱有任何期待。
严格保密,严格安保的同时,要有展开犀利反击的实力和意志。
俄罗斯对基辅的大规模空袭,则释放了第三个信号:泽连斯基命或不长。
相信任何人处于普京的位置,都难以克制自身的怒火。在俄乌冲突过去的3年多,世界几乎没听到俄罗斯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斩首行动。
这背后到底是俄情报能力的问题,还是俄罗斯与西方存在什么交易,不好讲。但哪怕俄罗斯情报机构能力再差,也是与美西方斗争近百年不落下风的角色,加上完整的航空航天侦察能力,信号电子截听体系,以及声名在外的俄罗斯黑客,不可能组织不起几次对泽连斯基的斩首行动。
因此更倾向于俄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存在某种幕后交易。现在这种交易默契显然打破了,泽连斯基不会再有到处蹦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