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股价涨幅偏离值累超30%,资本市场在“陪”一品红进行创新药豪赌?

近段时间,医药牛市表现强劲,频频出现股票异动,但也较为考验投资者对妖股、龙头股的甄别能力。其中,一些上市医药公司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股票上涨明显,但其经营面并不太乐观,业务价值集中体现在尚未商业化的创新产品上。

一品红就有这样的发展特征。据了解,开年时该公司股价不及20元,当前则已经突破40元大关,市值也已经超过200亿元。就近而言,5月19日-5月2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一品红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这也让公司进行了风险提示。

有两项引起注意:一是现阶段公司业绩表现不佳;二是在研创新药AR882(激励股价上涨的一大因素)能否上市销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或许也是基于上述风险的客观存在,一品红的股价又显现出下跌趋势,截至5月26日收盘,报46.04元/股,下滑6.9%。

500

一款抗痛风药拉高了市场期待值

对于投资市场而言,目前一品红最有看点的板块就是创新药,其中AR882这款在研产品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此前,华源证券就发布研报提到,“AR882目前研发进度全球领先,且在临床效果上或有望成为同类最优之一,考虑到痛风市场当前临床治疗存在痛点,且庞大的患者人群基数,我们认为AR882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那么,AR882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具体展现出怎样的潜力?

根据公开信息,AR882是一种高效选择性尿酸转运蛋白(URAT1)抑制剂,为一品红与美国Arthrosi公司合作研发的1类创新药,具备降低血尿酸治疗痛风、溶解痛风石及治疗慢性肾病三大适应症。

如华源证券研报所言,该款产品的应用价值确实不小。

一方面,市场需求广阔。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总数超11亿,其中中国患者人数达1.7亿。预计至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人数将达到14.2亿人,其中中国患者人数将突破2.4亿。

另一方面,产品具有一定领先性。其实,当前市面上的抗痛风药物并不少,按功能主要划分为三类:抑制尿酸生成的,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促尿酸排泄的,如丙磺舒、苯溴马隆、雷西纳德;分解尿酸的。

但对于相关患者而言,现有抗痛风药物缺陷始终明显,仍然存在超敏反应、心血管风险、肝肾毒性等副作用。这也为更加安全高效的新型药物提供了发展空间。

一品红的AR882就是响应需求痛点而生。

一品红在财报中透露,去年10月,AR882国内临床II期试验结果揭晓并达到主要终点;AR882在治疗6周时就体现出了卓越的有效性,75mg AR882相对非布司他已体现出了优效(P〈0.001)。同时AR882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无任何重度不良反应发生,有望成为具有Best in-class优势的产品。

目前AR882已全面进入临床Ⅲ期阶段,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FTD),用于治疗临床痛风患者的可见痛风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研发背景下,一品红或将占据更大主导权。

5月20日,一品红发布公告称,为了提高公司持有创新药AR882的中国区市场权益及推动其高效研发和快速上市,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瑞奥生物与合作方Arthrosi签订《关于广州瑞安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瑞奥生物拟以自有资金68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900.96万元)受让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瑞安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少数股东Arthrosi 15.25%的股权。

上述消息也进一步提升了投资市场对一品红创新药板块的期待值。但回到公司的业绩层面,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一品红转型路上的寒意。

一品红转型路上的“冰火两重天”

最新财报将一品红的发展风险展露无遗。

数据显示,2024年,一品红实现总收入14.50亿元,同比下降42.07%;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2.52%,这也是一品红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25年一季度,公司总收入为3.77亿元,同比下降39.48%;归母净利润为5658.85万元,同比下降43.7%。

500

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局面?或与三大因素相关。

第一,主营业务发展日渐乏力。财报显示,2024年,一品红儿童类药品实现收入9.36亿元,同比下降39.04%,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4.57%;慢性病类药品实现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51.97%,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25.51%。

500

显而易见,两大业务支柱已经难以撑起公司的增长。

如今,虽然儿童药、慢病药覆盖患者规模颇为庞大,但相关市场的“厮杀”也是肉眼可见的激烈。

一品红在财报中就提到,2024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共批准儿童用药106个品种,包含71个上市许可申请,其中20个品种(18.9%)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加快上市;另批准35个品种扩展儿童适应症。与此同时,慢病综合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临床证据充足、指南推荐的慢病药品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一品红产品多样的竞争优势持续被消解(据了解,截至2024年财报披露日,一品红共有26个儿童药注册批件、65个慢病药产品注册批件)。同时,集采落地、医疗控费等政策也在将公司推入一个新周期,阵痛难免。

这也引出我们要谈到的第二点,即一品红的转型压力。

目前一品红积极研发创新药,显然是为了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更大的增长。但众所周知,相较于仿制药,创新药准入门槛更高,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是业内常谈的痛点。现阶段,一品红的资金压力就越来越明显。

根据财报,2018-2023年,一品红的研发费用翻了三倍;2024年,其自主研发投入达到约3.25亿元,同比增长7.77%,占营业收入的22.40%。

另外,目前一品红研发管线共有15个创新药,其中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创新药AR882和用于降糖/减重的创新药APH01727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余产品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预计后续公司的资金焦虑或会进一步加重。而且创新药研发难度较大,难以保证项目不会中途折戟、投入不会“打水漂”。

最后第三点,或许也是对去年一品红业绩影响最大的因素。

在2024年财报中,一品红披露了一起重要事项:2024年8月21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品红制药”)因违反《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有关条款,列入违规名单,经审议决定取消一品红制药原中选八个省(市)盐酸澳已新注射液的集采中选资格。另外,一品红制药退回医保资金损失约2.66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一品红2023年的净利润),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公司也主动下调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价格。

综合来看,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像一品红这类医药公司必将踏上变革求新之路,并面临“冰火两重天”。这种背景下,投资市场的情绪容易被带动,也容易被冷却,关键还是要看相关公司实际的转型成效。

来源:医药研究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