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离世引发的全民缅怀,很可能触发整个文化界重新审视文艺创作的初心

【本文由“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推荐,来自《新潮观鱼:朱媛媛的离世,为何触动了普通人?》评论区,标题为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添加】

  • rover
  • 说点多数人不愿意听的,感觉社会上对此事的反应已经过头了。逝者是一个好演员,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但眼下自媒体的这种跟风热潮实在令人不以为然,何况逝者还远远谈不上是一们杰出的演员。我们社会上近些年去世的人当中,许许多多都对于国家和民族更重要,也没见如此。还是那句老话:过犹不及。逝者安息,众生平静。

你错了,老百姓是因为看到了引起共鸣并深受触动的戏,才对这样的角色塑造者心生喜爱,就随手搜了搜演员更多的戏外生平,没成想大感意外,因为实在当得起这娱乐至死、流量和捞钱至上的娱乐圈逆流,顿时肃然起敬,这是从内心深处升腾出的久违的钦佩和感动。

这是一个精神匮乏的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精神反而成了洼地,快餐式的娱乐太多,但能经得住岁月洗礼、过了二十年还能感动如初的形象太少。

有了这些情感弥漫,才对她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痛心。

没看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不要妄下评论,至少也去搜搜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23年来的新闻,看看它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后续北京记忆系列题材创作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时代变迁还在不断被挖掘。尤其因朱媛媛离世引发的全民缅怀,很可能触发电影电视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重新审视文艺创作的初心,老百姓真正看重的是什么,如何努力才能精准击中最广大、最普通老百姓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

饭圈文化的整治还在路上,一个好演员、一部好作品,是如何做到低调中流量爆棚的,朱媛媛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做了教科书一般的示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