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祖到底能教好英语吗
昨天读者群的话题是吴彦祖正在直播,卖他的英语课。
吴彦祖要教英语这件事早就听说了,没想到他卖课也离不开直播。这年头可能不直播就没人买东西了。直播有啥优势呢,那可太大了,尤其是对明星来说,因为吴彦祖就坐在那啊,有多少人就因为看到他的脸,就直接下单了。
直播这东西是很耗元气的,早已lack of use的老吴估计也在硬撑,脸上笑嘻嘻心里MMP:怎么这么长时间还不结束?
但身体必须诚实,团队安排的程序,含着泪也要走完。
我真的有种感觉,虽然课程是吴彦祖的名字,公司实控人也是吴彦祖,但他总有种被迫营业既视感。
他还被一众营销号夸成“年龄只是个数字,永远可以开辟新赛道”......鸡汤你们是专业的,我只知道,明星进任何行业的准入机制极低而且优势极大,这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
买课的人有几个是真指望“零基础90节课成为英语天才”的?小孩子都不敢信的东西,成年人敢信,因为卖课的人是吴彦祖。
有人说:我找个有教师资格证的纯外教学英语比吴彦祖教英语差在哪?
差在没有吴彦祖啊。
粉丝的原话:就是冲着吴彦祖的颜买了课。
广大(女性)用户,上了这个课以后会自己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困惑——讲得不好,没关系,他是吴彦祖啊;课程太短,没关系,他是吴彦祖啊;英语没进步,没关系,他是吴彦祖啊......
所以就能明白了,买课的人群心理路径——买的是颜,不是课;买的是“吴彦祖每天陪我学英语”,不是“我学英语”。
明星下场带货,卖别的商品,都已经司空见惯,但搞教育,跳进培训行业,这是一个新赛道。
真怕以后各大培训机构会不会都纷纷挖掘一些语数外成绩优异的明星啊网红啊啥的来开课了?
吴彦祖到底能教好英语吗。
他是什么英语老师吗?不是。他教过英语吗?没有。他也不是某天晚上突然灵感迸发,顿悟了什么学英语的捷径,决定普惠大众......我盲猜一下,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甚至讲课的时候说什么话,应该都是团队、策划、运营部门协同打造制作,吴彦祖就像拍电影一样,到场,出镜,录课,然后到街头给各种路人拍照刷人气+出来直播一下赚吆喝,流量啥的都有了。
还是他的团队有招啊!
所以不用理解成吴彦祖教英语,直接理解成一个英语机构教英语,让吴彦祖出了镜。就这么简单。
很难把又有气质又接地气的吴彦祖跟这些营销套路绑到一起,但它真实发生了,他的余生怕是一点都不会lack of use,光卖课养活团队就够他use的了。
直播我看了一小部分,看到了那个助播说来说去自家优势就在于有吴彦祖。
用那个“你不买就损失大了”的底层逻辑来理解:能买到吴彦祖和xx老师陪你学英语,你还觉得贵吗?
是,他觉得我花小钱就能买吴彦祖陪我学英语,是我赚翻了。
可我是消费者,赚不赚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啊。他甚至给我某种“卖给我是因为特意为了降低门槛,否则我还不一定配看吴彦祖说英语”的感觉。
其实,都什么时代了,就搞一波流量的事儿而已,这么神乎其神又不真诚的样子,完全没必要啊。
对于这个课究竟怎么样,我没有买没有听,我当然是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买过听过的人已经有人在骂骂咧咧了——每节课只有10分钟,10分钟也就算了,吴彦祖在里面露脸也就4分钟。就算每天10分钟,也敢号称“零基础也能学好英语”,这已经不是什么宣传噱头,这是妥妥忽悠啊。零基础,你跟我说398元学好英语?
不过这不重要。
买的人和没买的人都不会计较,买之前你难道不知道这个“吉祥物”的作用吗,你买的时候难道是真为了“学英语”吗。
还不就是为了看那个颜。
虽然只能看4分钟,但你可以重播啊,每天重播10次,就等于看了40分钟吴彦祖,“你赚翻了”。
我个人呢是喜欢吴彦祖的,他很真实,不装。
但是我要看吴彦祖随便刷刷手机都可以看到,为什么要买课。
所以回归到产品本身,我就挺不喜欢他们觉得“能看吴彦祖就买不到吃亏”的逻辑。不就是英语课吗,应该专注于说自己的英语课有多好就完事了。你这英语课能在哪些方面提高用户的英语水平?怎么个验证法?是托福雅思GRE都提分了?还是日常使用场景变得灵活自如了?或是有什么其他语言层面大跨度进步了?哪些是其他英语课没有的?
说来说去,只有“吴彦祖”是其他课没有的......
还是那句话,我要看吴彦祖不用买课,我买课是为了看吴彦祖能把我英语带飞到啥程度。
有人说人家英语好,口语地道。
你要这么说,那我可不困了,会说英语就能教好英语啊?大家心知肚明,去买吴彦祖的课的人,90%冲着他是吴彦祖去的。
吴彦祖自己英语好毋庸置疑,但英语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课程设置的专业度与市场定位匹配度。我老公还数学好呢,他能教好数学吗。
所以明星效应就是这么回事,你可以直接定义为:壳子套个logo,非理性消费。
这年头,商业游戏就是看谁能把非理性消费玩得6。
商业目的是最终目的,提升不提升的吧,没有检验就没有数据,没有数字化反馈,只有“欢呼雀跃”和“男神带我飞”的捧场吆喝。
这不是商业逻辑的美好秀场,反而有点过家家了。
在英语知识付费这一赛道,吴彦祖出来肯定是碾压的,明星跨界碾压竞争是人家的自由,他们空闲时间捡矿泉水瓶子补贴家用也是自由,捡矿泉水瓶子都能比别人捡的多,但那些原本靠捡矿泉水瓶子为生的普通人,现在还能捡啥啊。
反正我就觉得这件事也充满喜感,他知道买课的人不一定是真想学英语,买课的人也知道他知道买课的人不一定真想学英语,他也知道买课的人知道他知道买课的人不一定真想学英语......成年人之间终于做到了互相陪伴和哄睡的交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