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女权,男性正确策略是权责对等化,而不是去责任化

女权改变不了社会现实的底层逻辑。

因为社会的权力责任的对等,不仅仅是社会的观念,社会的追求,也是一种客观现实!

 

当然,这种客观现实不是说100%的程度上,权力完全对应责任。而是说,当权责出现明显偏离,不需要刻意而为,社会就会会自动的进行纠偏。

 

女权之所以能兴起的现实背景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女性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经济地位提高本身就自然提高了女性权力。女权基于此现实,提出了女性扩权。在正面意义上,就是让社会突破一些固有的限制,从而让女性的权力能对应匹配女性的新的经济地位。但是缘起于西方的女权主义,基于西方面对博弈的一贯尿性——赢者通吃,自我利益最大化,也产生不少的负面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为了实现女性权力争取的最大化,用各种手段“虚化”“掩饰”了权力获得的最关键现象——权责对等。

权力责任对等,这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

女权挑拨男女对立,群攻男性,本质就是在女性扩权的同时,企图不提高自身承担的责任。

网上一直说资本利用绑架性别议题来给自己谋利。但是女权是资本的工具,资本又何尝不是女权的工具,用资本为名,掩盖了男女对立为典型表象的女权主义,在女性权力扩张的现实条件下,努力维持女性责任的不扩大化。

捞女,彩礼,舔狗,礼物,情绪价值....,不过都是用各种现象来强化男性需要承担的责任程度,意图让男性承担超过现有男性权力的责任,来给女性获得远低于自身新增权力所应对等程度责任的“好处”。

女权的最核心的问题就在这里。女权试图形成女性新的权大于责的社会现状。由于女权运动的口号和策略,是给女性整体争取这种不对等的“好处”。所以在很大层面,是得到绝大部分女性整体正向“默认”的。同时,在女权运动形成明显社会改变之前的一段时间(比如前十几年所谓舔狗经济盛行的阶段),大部分的男性在女权运动和资本“共谋”下,并未看清,或者说群体整体感受到这种状态——女权和资本用某种话术,一度形成了男性责远大与权的状况。

但是我说了,权力责任对等,这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

这个原则不仅仅是主观意愿,也是一种客观现实。因为女权本质就是形成一种“欺骗性”的氛围,来形成一个男性责大于权的结果。但是你得永远保持这种“欺骗”才行。

比如彩礼,当然这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延绵数千年的传统现象。但是它对应的是几千年来高稳定性婚姻。

随着当下女性婚姻、生育自主权的极大提高,婚姻稳定性已经出现历史性的大幅下降。彩礼就越来越失去传统习俗的地位,而越来越向鸡飞蛋打、家破人亡的高风险实践活动演进。这迟早被社会发展抛弃,即便有些人顽固坚持这种传统,它也将会是促成中国结婚率继续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结果不需要我们主动呼吁,社会自行就会进行纠偏。

类似现象已经在先行的西方大规模出现了。

当传统的维护高稳定婚姻条件下,对离婚女性的保护的法律,在西方变成了男性破产的原因之一。随即社会自动就进行了自动平衡。法国白人男性的结婚率达到了3%,以美国为代表整个西方,单亲家庭比例日益增加,典范美国已经有近1/4的未成年人在单亲家庭中,而其中单亲妈妈占比达到近80%。西方女权 企图在权力扩大情况下想维持原有责任,结果是现实还给女性更大的责任。这种演化是自然发生的。

——我上面阐释的目的,就是论证,权力责任对等是一种客观现实。

当权力责任对等是一种现实。那么女权的努力就是昙花一现的。

比如我们说的日服、韩服、西方版本的演化,日服的躺平系,韩服的对战系,西方的提裤子落跑系甚至让LGBT出现力压女权。

这些地方女权运动的现状都揭露了,女权企图不想权责对等的努力,必然被社会的客观自然规律教育做人,最终纠偏。

但纠偏的结果,更多是男性选择策略决定的。比如日服的结果是男性选择躺平,韩服的结果是韩国男性选择对战,西方的结果是西方男性选择提裤子就跑甚至用太监对抗女权。

那么中国男性的选择,将决定中国未来的社会关系形态。

中国男性当下选择的模式,最近出现一种口号叫去责任化,有人以此比喻成类似日服男性的策略选择。

笔者认为,“去责任化”本身就是一种经典意义上的女权口号,男性拿来用,颇有一种与女权同流合污的状态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益超过整个西方,这不仅仅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女权的失败,也是西方男人的失败,还是西方女性的失败。

而中国的胜利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也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胜利,中国男性的胜利,还是中国女性的胜利!

如果我们中国男性,不得不面对西方女权之前肆虐留给中国社会的烂摊子,选择日服的模式,那就是女权抹黑战术的胜利。女权鼓吹女性去责任化,但是这种烂活是上不了台面的,需要靠各种策略掩盖去责任化的不正当性,但是如果女性让男性也接受去责任化是一种正当的策略,那么女权就用把男性选择拉低到女权一样的水平,来给自己不义的女权目的正名。

女权一度要实现权大于责的事实。现在遭到客观规律的反噬。如果男性在这个反噬过程中也跟女性一样用去责任为目的。女权就完成了去罪化!

男性当下的所谓的去责任化,本质是责权对等化 

女性权力的扩大,意味男性权利的缩小。男性拒绝舔狗,拒绝继续承担传统婚姻中的过度的经济 供养者的状态,只是要求承担男性现有权利利益现实下,对应的责任。

日服的躺平,是日本男性跟日本女权的同流合污。中国走这条路,最后下场一定跟今天日本一样。

男性更强调理性,理性就是以尊重现实和客观现实为基础,采取最正确策略,而不是采取更满足情绪价值的策略。

中国历史上,持续领先世界,正是因为中国男性在能力和实践方式选择上持续领先世界导致的。

在面对西方女权主义对世界的共同挑战,中国男性不应该做的跟西方那些国家男性一样无能,要做的比他们好。首要条件就是更加客观理性的看待社会现实。

面对女性解放,权力提高的现实,不是不理性的去逃避摆烂,去对抗阻止,去提裤子跑路,甚至用太监来对抗。

权责对等化是自然规律!

所以正确的策略选择,就是男性要主动顺应这种权力的缩小,这种顺应不是放弃责任,而是主动把责任缩小到自身权力对应的位置。让女性自主的承接她们那部分拿到权力对应的责任。如果中国女性能接住他们权力扩大带来的责任,中国男性就应该庆幸我们社会多了更多对外博弈援军,如果她们承接不住,社会就会在未来再自然的进行一次回摆(类似今天日服的女性),男性会再针对客观现实进行一次以权责对等化为目标的责任调整。

事实上,这种调整未来一定会有一次,因为每一轮运动都是一次矫枉必须过正,所以当完成矫正后,必然会迎来一次回摆。比如新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一度造就了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80%以上的高位,但是随着近四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女性劳动参与率逐渐回摆到60%多。

同样的这四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带给女性权力的再一次大幅扩张,由于这不是新中国初女性解放运动以政治主动引领的形式,而是以经济自发引领的结果(这是西方女权和资本勾连之所以能成的主因)。这个经济引领的女权有相当的时代因素,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近四十年独生子女政策叠加近二十年,以房产价值回归为核心,形成了全国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家庭巨额财富的生成,以及相当比例的女性,成为家庭唯一财富继承人的客观现实。

现在大量剩女出现,更大比例离婚率的出现,这种基于大量女性独生子女拥有的前二十年房地产暴涨带来唯一继承人的经济信心的关键因素和时代红利的结果。

随着当下多胎放开,以及房地产越过峰值,因此当这种红利逐渐消失,女性所谓的独立的经济底气将遭到大幅削弱。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必然有一次女性权力回摆阶段。

因此,男性要在这个历史时期准确明晰自身的权力责任边界。不要过度逾越它。

婚恋中,男性承担主要经济供养者的地位和程度是有限的。

在职场里,女性是跟其他男性一样是我们男性的合作者,竞争者,和敌对者。

在社会中,男性应该有界限的帮助女性,但不应无界限的纵容她们。这都是在实现责权对等化。

在此原则下,为什么害怕恋爱结婚生孩子?

在行动前,你清楚你责任的边界,你就知道你为此能及愿意付出的代价的上限。那你还害怕什么失败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