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骤增与京东生态协同发展利好,京东外卖的市场想象空间在哪?
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京东、美团、饿了幺三大外卖平台,要求其“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以及“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
同日,京东发布了新增外卖业务后的首份业绩报告。作为今年2月刚刚上线、且从3月1日起开始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而备受关注的新增业务,京东外卖没有被纳入零售或物流业务线,而是被纳入了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体系。
根据京东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其新业务收入达到57.53亿元,同比增加8.83亿元。然而,亏损局面仍然未能扭转,经营利润率反而从-13.8%进一步扩大至-23.1%,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几乎翻倍。
尽管京东的外卖业务并非独立业务,其与京东生态的深度融合,与京东的电商销售、实时零售(如七鲜超市)以及物流等业务形成的协同发展效应,包括升级京东的末端配送网络,以及促进用户增长和互动,这些都能够给市场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但也不容忽视这种快速扩张带来的成本增幅。
尽管这种增幅带来的成本增加,尚没有明确数据支撑。但京东外卖的快速扩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月上线外卖业务,4月22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了1000万单,随着618的到来,“商家零佣金”“上线外卖百亿补贴”活动的陆续推出,日订单量达到2000万的时间预计会进一步缩短。
外卖业务带来的成本增加,主要分为包含五险一金在内的员工成本、平台优惠和商家补贴。员工成本方面,京东财报中提及,3月1日起,京东开始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同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截止财报发布时,上述支出部分仅刚刚开始缴纳,成本增幅尚不显著,时间扩展到半年一年时,才能看出其对营业成本和现金流的影响有多大。
平台优惠属于长期支出,不过由于京东外卖叠加了新业务推广以及618大促的双重因素,在短期支出上也同样少不了,商家补贴也是同样原因,短期内会增加大量成本支出。
除了业务协同带来的资本市场想象空间外,京东也有属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即打造京东物流的经验和体系。物流体系和外卖业务本身有一定相似性,京东在打造其物流体系中所形成的网络优势、响应机制等基础设施,会对外卖业务形成一定助力。
整体而言,京东外卖带来的想象空间很大,尤其是其与京东生态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但带来的成本增加同样不容忽视,不过这仍需时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