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的流量赌注:360连亏三年,AI能否撑起未来?

500

曾经在互联网安全领域风光无限的360公司,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财务数据来看,其业绩下滑趋势明显,亏损局面不断加剧。2022 - 2024 年,360营业收入分别为95.21亿元、90.55亿元、79.48亿元,同比下降12.54%、4.89%、12.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2.04亿元、4.92亿元、10.94 亿元 ,三年亏损额合计高达37.9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39%,但净利润亏损2.73亿元,同比增亏149.16%。

500

各核心业务板块同样不容乐观。互联网广告业务作为360重要营收来源,2024年实现收入 41.66亿元,同比下降7.85%,PC端流量在短视频平台的冲击下持续下滑,广告收入占比也降至55.16%.智能硬件业务收入更是大幅下降,2024年为10.14亿元,同比下降35.44%,受业务产品策略性调整影响显著。安全业务商业化进度滞后,2024年收入12.87亿元,同比下27.06%,收入占比不足10%。

尽管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5.51%,但难以掩盖其他业务下滑带来的颓势。

周鸿祎的网红之路

在360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周鸿祎却在网红之路上越走越远。他频繁活跃于直播、短视频等领域,成为了互联网上的话题人物。

从最初宣布卖掉迈巴赫S600,换成国产智联网新能源汽车,周鸿祎就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相关话题反复登上热搜。随后,他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发表观点,与网友积极互动,展现出了与传统企业家截然不同的形象。

春节期间,周鸿祎发起的直播送车活动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吸引了超10万观众在线观看。他承诺赠送100台国产新能源车,其中首批20辆小鹏MONA M03的颁发仪式,将活动热度推向高潮。

不仅如此,周鸿祎还跨界拍短剧,在《重燃人生之隐世黑客惊艳全球》中本色出演,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宣传360的AI产品——纳米搜索。该短剧制作仅花费3天,却在发布后引发了巨大的话题热度,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2000万。在短剧里,周鸿祎扮演网络黑客兼“纳米搜索”投资人,全剧围绕“20岁霸总与50岁保洁共同开发‘纳米搜索’AI产品”展开,巧妙地将产品卖点融入剧情。

500

周鸿祎打造网红人设的目的和策略十分明确。一方面,通过走红网络,他得以塑造并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提升公众认知度,进而为360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和商业机遇。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构建个人品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推广策略,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作为360的创立者,周鸿祎利用自身的网红身份,直接为自家的产品或服务做推广,这种方式比传统广告更为直接且高效 。

他在直播和短视频中,多次提及360的产品和技术,如纳米AI搜索、360安全浏览器和安全卫士推出的一系列AI工具包等。其中,纳米AI搜索定位为多模态创作引擎,周鸿祎给它定下了做世界第一纯AI搜索的目标。他表示做网红就是为360的AI代言,发短剧、发AI产品,实际上都是在推广多模态创作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周鸿祎收获了大量的流量,其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暴涨。但与此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他的行为是不务正业,在360业绩不佳的情况下,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公司业务的扭转上,而是过度追求个人的网红效应。

还有人认为,他的营销策略虽然博人眼球,但缺乏与360核心产品的严密联系,难以将流量有效转化为业绩增长。与雷军等成功将个人魅力与企业核心业务结合的企业家相比,周鸿祎的网红之路似乎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的热度上,而对公司实际业务的推动作用尚不明显。

网红人设与公司困境的冲突

然而,周鸿祎在网红之路上的风生水起,却与360公司的业绩困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也引发了外界对他的诸多质疑。

有人认为,在公司面临如此严峻的业务挑战时,周鸿祎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网红事业中,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这可能会进一步分散他对公司业务的关注度和精力投入。毕竟,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他的首要职责应当是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实现业绩的回升和业务的增长。

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企业领导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周鸿祎频繁地参与直播、拍短剧等活动,必然会占用他原本可以用于思考公司战略、推动业务发展、解决内部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在360公司需要集中精力进行业务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关键时刻,领导者的分心可能会导致公司错失一些重要的发展机遇。

当然,也有人认为周鸿祎的网红行为是一种危机公关策略,试图通过提升个人知名度和影响力,来为公司吸引关注,改善公司形象,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他在直播和短视频中对360产品的宣传,理论上可以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吸引更多潜在用户。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策略的成效似乎并不显著。360的业绩并未因为周鸿祎的网红身份而得到明显改善,公司的业务困境依然存在。这表明,单纯依靠网红效应来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可能并不足以解决360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其他成功的网红企业家相比,周鸿祎的网红策略与公司业务的结合度不够紧密。

例如,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他的网红形象与小米手机、小米生态链产品紧密相连,消费者在关注雷军的同时,也对小米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了从个人流量到产品销量的有效转化。而周鸿祎的网红活动虽然吸引了大量眼球,但与360的核心业务,如互联网安全、智能硬件等,并没有形成深度的融合,难以让消费者将对他的关注与360的产品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面对公司业绩的困境和周鸿祎网红人设引发的争议,360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360必须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

从业务布局来看,360在AI和安全业务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和潜力。在AI领域,360旗下的360AI搜索用户访问量位列国内总榜第二名,跑赢Kimi和文心一言,成为全球AI搜索引擎产品三强,仅次于微软New Bing与Perplexity.ai,持续领跑国内AI搜索引擎市场。全新升级的360AI浏览器颇受用户欢迎,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5个小时,成为360产品新的增长点。这些成绩表明,360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

500

然而,AI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谷歌、微软、百度等巨头早已在该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广泛的用户基础。360要想在AI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安全业务方面,360作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老牌企业,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市场对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4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721亿元。360通过“安全即服务”的理念推出360安全云,打破了传统网络安全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安全领域的市场地位。

但该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奇安信、启明星辰、深信服等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业务,市场份额竞争十分激烈。360需要不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安全解决方案,以增强客户粘性和市场竞争力。

结语:是自救还是迷局?

360公司当前的业绩困境和周鸿祎的网红人设,无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周鸿祎的网红策略究竟是带领360走出困境的有效自救手段,还是让公司陷入更深迷局的错误选择,目前尚无定论。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周鸿祎的网红行为确实为360带来了大量的曝光度,吸引了外界对公司的关注,这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广公司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无疑具有一定的帮助。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他也能够更直接地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和业务调整提供参考。

但不容忽视的是,网红效应所带来的热度往往是短暂的,而360公司面临的是深层次的业务和业绩问题,这些问题绝非仅靠流量就能解决。过度依赖网红人设,可能会让公司忽视技术创新、产品优化和市场拓展等核心工作,导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落后。

如今360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方向,实现业务的突破和业绩的回升,是摆在周鸿祎和360面前的紧迫任务。未来,360需要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的力度,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周鸿祎也需要在个人网红形象塑造和公司业务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将网红效应更好地转化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我们期待360公司能够在困境中找到突围的路径,实现业绩的反转和可持续发展,也期待老周能够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网红之路并非不务正业,而是带领360走向新辉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