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广告“焊死”驾驶视线,安全底线失守,李彦宏该作何解?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服务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百度地图,这一曾经被广大用户信赖的导航工具,近期却因一起广告投放事件,再次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次,它似乎真的“翻车”了。
想象一下,你正驾驶着车辆,全神贯注于前方的路况,突然,百度地图的屏幕上跳出一个巨大的广告弹窗——“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那鲜艳的橙色包装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你的视线被无情地吸引过去。就在你努力想要将注意力拉回路面时,导航语音却提示你立即右转。那一刻,你是否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愤怒?
这并非虚构的场景,而是众多百度地图用户的真实遭遇。他们反映,在使用百度地图导航时,屏幕上频繁出现无法手动关闭的广告,这些广告不仅严重干扰了驾驶者的视线,更在关键时刻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为行车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面对网友对导航广告影响行车安全的质疑,百度地图官方客服未作正面回应,只表示:“请用户提供相关截图信息,会有专员协助处理。”这种态度无疑让用户感到更加失望和愤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百度地图或许面临着巨大的盈利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其将用户安全置于商业利益之后的理由。
导航软件作为驾驶员获取路况信息的重要工具,其首要任务应该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然而,百度地图却为了追求更高的广告收入,不惜牺牲用户的安全和体验。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对用户生命安全的漠视。
北京也迪律师事务所的吴振华律师指出,百度地图此次的广告投放行为不仅涉嫌违反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更可能对用户权利构成侵权。这种“无孔不入”的广告形式,无疑是对用户自由使用手机互联网功能的侵害。
在法律与伦理的双重拷问下,百度地图该如何自处?是继续坚持这种高风险的广告投放方式,还是选择回归初心,以用户安全为基石,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近年来,百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谓是一落千丈。从“月入22万”副总裁女儿的隐私曝光事件,到公关副总裁的冷漠职场观言论,再到如今百度地图的广告风波,百度的每一次“翻车”都似乎在挑战着用户的底线和耐心。
今年3月,“月入22万”的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因女儿“开盒”孕妇事件致歉,一度登上热搜榜首。其女儿涉嫌曝光他人隐私信息,引发轩然大波。
更早前,2024年5月,时任百度公关副总裁璩静的抖音言论更是掀起惊涛骇浪。“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的言论,瞬间刺痛了无数打工人的心。在她看来,员工离职竟如此轻描淡写、缺乏人情味,令人难以接受。
那句“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的婆婆”,则赤裸裸地展现了其极度功利和冷漠的职场观。而面对下属家属举报时,她“让诽谤者在行业里找不到工作”的霸气宣言,更是将职场权力不对等的残酷现实撕开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这些言论一经曝光,便如野火燎原,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相关话题被网友“骂上热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的信任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然而,百度却似乎并不珍惜这份财富,一次次地将用户的信任踩在脚下。当用户开始用“脚”投票时,百度是否还能找到挽回用户信任的方法?
李彦宏常以“技术驱动”自居,但在百度,技术似乎只为商业服务。百度地图广告风波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企业绝不能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用户的安全。只有真正将用户放在首位,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百度,是否能在这次风波中真正反思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