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立6天拍下江西第三大水库经营权,1500万撬动2.6亿

神速!面积5.5万余亩的江西第三大水库南城县洪门水库,发布拍卖公告2天后,刘某立即注册一家公司参与竞拍,6天后,注册资本才1500万的公司就拿下了总值2.6亿的20年承包权,中标价格是1300万/每年,相当于每亩不足250元。网络沸腾了,难道要开始收灌溉费了吗?

500

事件能够引导人瞩目最重要的点在于:水库是老一辈人自带粮食,没有工资工分的情形下用肩挑土手推车绳拉石一点一点堆围起来的,土地国家没有出资征收是集体财产,也不属于农业局水利局,任何人任何单位出卖出让水库,都免不了侵吞集体财产的嫌疑。

水库河流这种属于国家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能承包给私人吗?

除了这个焦点之外,事件透露出来了太多的问题,综合网友的疑问,整理了几个:

第一,公司的仓促成立。

发布拍卖公告2天后,刘某才注册的公司,毫无疑问,就是奔着这次竞拍成立的;仅6天就竞拍成功,谁能不怀疑刘某“纯洁”的动机?竞拍后的承包经营资金能否到位都是一个问题。

500

第二,公司的盈利方式。

注册资本仅1500万的公司就拿下了总值2.6亿的20年承包权,前期的运营都值得怀疑,能保证足够的钱来保证5.5万余亩水库的投入吗?媒体的预测是开发旅游,那么,投入将更加巨大,1500万无异于杯水车薪,除非是征收农用商用灌溉费,那可是无本万利生意。

第三,自然资源为地方创收,创新还是带坏了头?

自然资源成为地方创收的工具,已经不新鲜了,连城市的空域都可以承包了,空气都可以拿来抵押融资,盘活地方经济了,何况是水呢?这种做法,如同当下各地的路内智慧停车,将会迅速遍地开花,在某人看来,如此操作有百利而无一失的,无投入而财源滚滚。

当地农业局回应,偏偏巧妙地避开了汹涌的舆情,只是强调拍租工作依法进行,而且请了第三方拍卖公司组织竞拍。对于水库的短中远期规划,闭口不谈。有论证有公示有烂尾补救措施吗?

500

当然,回应出来后,也有一些人找理由来找补。

其一、拍租工作是依法依规进行的。

其二、可以用价格机制调节资源,让人们养成珍惜资源的习惯。

其三、成立的管理公司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其四、生活必需资源,必定是各种资本追捧的目标,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且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