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什么时候才会谈判?

作者 | 天涯补刀

最近有朋友问我:中美之间会有谈判吗?会彼此妥协吗?

我们先说答案:中美贸易战会缓和,彼此之间也一定会有谈判,也会彼此妥协。

现在的美国已经有点坚持不下去了,特朗普已经放话要大幅降低中国关税了——虽然他经常“放空炮”,但是他能说出这句话就证明他已经开始有谈判的心思了。

500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才会和美国谈呢?

关于谈判的条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4月24日的记者会上就说得很清楚了:“……这场关税战是由美方发起的,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立刻就能秒懂。

我和你都是做生意的,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店,假设彼此的利润都是一样的,我每年从你那买20万的商品,你每年从我这买100万的商品,大家说谁占便宜了?

你从我这买100万商品,利润按20%计算,那就等于我从你那赚了20万;我从你那买了20万商品,你的利润也按20%计算,那就等于我亏了4万。合计就是我从你那赚了16万。

中美贸易其实就和这个有点类似。

无论是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还是美国商品出口到中国,就算不考虑企业的利润,也不考虑所创造的就业,政府也能从中获得税收的收入:一件价值100美元的商品,原材料30美元,人工30美元,运输等10美元,给政府纳税30美元。

那么,一件价值100美元的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或同样价值的美国商品出口到中国,中美政府到底从中能拿到多少钱?

这个是很难直接对比的,因为中美双方的税收方式不同,中国主要是向企业征税的(以间接税为主,增值税、消费税等占税收60%以上),美国主要是向个人征税的(以直接税为主,个税和社保税占联邦税收86.2%)。但是,如果你从综合税率来看,中美之间是差不多的,都在25%左右。

500

我知道可能有人对这个税率有怀疑,没有关系,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来验证,那就是看政府的总税收占GDP的比例。

2024年美国GDP为28.81万亿美元,但是政府的税收收入却达到了 9.41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联邦政府4.918万亿美元、州政府2.6万亿美元、地方政府1.9万亿美元(美国的联邦政府就相当于我们的“中央政府”,州政府就相当于我们的“省政府”,地方政府就相当于我们的“市县镇政府”)。

这里我们简单给大家普及下税收是怎么收的?

在中国,有些税是由中央政府征收的,有些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的,还有些是双方共同收的。在中国,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是由中央政府收的,那些钱都进了中央的口袋;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环境保护税等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的,那些钱则进了地方政府的口袋;至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则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

500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地方政府总那么积极招商引资了吧?因为你招到企业投资后,企业是要交税的,而地方能分到不少的钱。

美国呢?

美国和中国的差异是比较大的。

美国联邦政府收的税主要有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关税等;州政府征收的税主要有州个人所得税、州销售税、燃油税和财产税等;地方政府(市、县)征收的税种主要有房产税、地方销售税、公用事业税、酒店与餐饮税等。

由于中美双方的体制不一样、税收模式不一样,所以想要直接对比双方税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参考总税收。

2024年美国GDP为28.81万亿美元,但是政府的税收收入却达到了9.418万亿美元,总税收占比:9.418万亿美元 / 28.81万亿美元 ≈ 32.7%

中国呢?

2024年,中国GDP约为132.36万亿元,税收总额为17.4972万亿元(中央税收约8.03万亿元,地方税收约9.47万亿元),总税收占比:17.4972万亿元 / 132.36万亿元 ≈ 13.2%

正是因为中美双方制度差异非常大,于是我们就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两种非常奇怪的言论:一些企业天天抱怨中国的税比美国高,一些专家则说“发达国家采取的都是高税收”。

500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如果你以“企业税高”来喷政府,那么是不合理的,因为我们的总税率确实要比发达国家低很多——中国的企业税确实高,因为我们主要是向企业征税的;发达国家的综合税率确实远比中国高,它们主要向个人征税的。

好了,我们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中美之间的差异太大了,很多东西没有办法直接比较,还是那句话: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回到上面的话题,我们就当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中国政府赚的税收钱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美国政府赚的钱是一样的,那么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远比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多,所以中国确实在货物贸易上赚了些便宜——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总逼迫其它国家加大购买美国商品的主要原因。

500

我和你都是开店的,你每年从我的店里买100万的商品,我每年从你店里买20万的商品,于是你就不高兴了。

这个时候,你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待我:

第一种,你直接在众人面前威胁我说,你TMD的买我的东西也太少了,赶紧从我这多买点东西,如果你不多从我这边买东西,我就再也不买你的东西了,让你一分钱都赚不到,我让你喝西北风。

第二种,你私下里找到我,用商量的口吻和我说,你看我每年买了你100万的东西,你只买我20万的东西,更何况你要的东西我家也不是没有,而且价格也不比别人家的贵,你不能在别人家少买点,从我家多买点?

你说哪种是“霸道”?哪种是“协商”?

这时就出现一个问题:美国确实有很多东西是我们需要的,价格也不算贵,我们为什么不从美国加大进口?比如,现在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很高,我们为什么不减少从沙特等国进口点,多买点美国的?比如,美国的大豆、玉米、牛肉等产量也不低,我们为什么不都从美国购买,反而还要到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购买?

500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是我们不想从美国那购买,而是因为我看到美国的“人品”不好。你天天在别人面前说我坏话(什么人权、民主、自由之类的),天天挑拨邻居和我的关系(怂恿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和我们对抗),而且还干涉我的家务事(台湾问题、香港问题,还有支持什么疆独、藏独之类的),我不敢都从你家买啊。要是我家的大豆、石油等都从你家买,哪天你不高兴了,以大豆、石油等为武器,突然不卖我了,你让我咋办?我的石油都从你家买,人家沙特就不打那么多油井了,一旦你不卖我石油了,就算我再去找沙特,就算人家想卖我,那钻油井、建设管线、储运等都是需要时间,而且投资非常大、需要的人才也非常多,人家也不敢轻易扩大生产啊。所以,我们得分担风险啊?相反,你看我是怎么做的?你天天骂我,我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回骂了你几句,你天天在别人面前抹黑我、诋毁我的名声,我回骂你几句不是人之常情?再说,我也从来没挑拨你和邻居的关系啊?更没有干涉你的家务事啊?或许你会说,你家东西都从我家买,要是哪天我不卖你怎么办?这个你想多了,这几年,虽然我也赚了些钱,但总体上来说,还不算富裕,我怎么可能不卖你?有钱不赚,我傻了?更何况,就算我不卖你,你也可以让你小弟到我家购买,然后你再从你小弟那购买呗,你那么多小弟。还有,我和你其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就是70多年前打过你一次而已,那都是老黄历了。只要你不天天骂我、不挑拨我和邻居的关系、不干涉我的家务事,我又怎么会不放心你?只要你让我放心了,我需要的东西都从你家买又何妨?我知道你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要你做到那些太难了,我也不为难你,只要你在众人面前认个错,收回那些骂我的话,就说你那天喝多了,我也就原谅你了,然后适当从你家多买点东西。完全从你家买不现实,我也有自己的担心啊。不是我说你啊,我家的东西具有垄断性质的,你家的东西也具有垄断性质,咱们一起去坑那个“人傻钱多”的欧公子不好吗?再说,你还有那么多小弟,他们都富得流油,你也该从他们身上拔点毛了,只要你不和我对着干,我也睁只眼闭只眼了,绝不在别人面前批评你,甚至会在背后协助你下。

现在大家知道中美会在什么时候谈判了吧?

首先,美国得在世界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大幅度降低加征的关税——让美国一下子降到贸易战之前的税率不现实,将145%的关税降到30%左右就行(加码之前的关税是20%),那样美国也不算丢面子,那时我们就会给它一个台阶下,开始和美国谈;

其次,让我们加大从美国购买商品也不是不可以,你得让我们放心才行——完全取消加征的关税,我们就从美国多进口50亿美元的商品;不在世界上整天抹黑我们,我们就再多进口50亿;不挑拨我们和邻居的关系,我们就再多买100亿……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不干涉我们的家务事,尤其是台湾问题,我们就再加200亿。当然了,如果在我们收复台湾的时候不捣乱,那么我们就多买1000亿又何妨?

来源 | 君莫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