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返回延期了一天,地面风6-7级,不符合着陆气象条件
载人航天办公室正式公布消息,神舟十九号因为东风着陆场气象条件不满足任务需要,推迟了原定于29日的返回任务,准备择机实施。而根据兰州飞行情报区“给飞行员通知”(NOTAMS),神舟十九号将在4月30日12:49-13:19返回东风着陆场。

实际上,之所以各大媒体之前没有报道任务会延迟,还是在等载人航天部门综合研判之后公布消息。原计划是29日下午2点08分这个时间也是根据地面气象条件允许而预测的。
其实,每一次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都会与内蒙古气象局等单位一同研判,联合会商、连续监测为任务提供精密的气象保障。昨天就有记者报道称,着陆场区有阵风6-7级,任务可能会延期。

4月份本就是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东风着陆场风沙较大的季节,地面风和高空风的监测,以及近30年的气象资料研判最为关键。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就会同内蒙古气象台、中央气象台进行了多次专题天气会商、视频天气会商十余次。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专门定制了定时、定点、定量要素预报及高空风、浅层风预报,预报时效为0-96小时,时间分辨率达1小时,空间分辨率达3公里,为着陆瞄准点研判、飞船搜救回收全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其实每一次发射和返回,载人航天系统中的气象小组都在为此努力,一般来说,地面风里3-4级还能满足气象要求,6-7级时虽然可以着陆,但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在高空中难以完全展开降落伞,在地面容易被降落伞拖拽返回舱。
东风着陆场的风沙起来后,会对地面的光学追踪设备产生影响,因此如果有其他选择的话,也会提前预报。此次返回,在神舟二十号发射时就基本确定了神舟十九号的任务期间,但是几天后才真正能精密预报。

神舟十九号准备与空间站返回之前,需要等待地面的指令,综合研判之后进行了顺延,等待下一个窗口期。一般地面确定满足气象条件的窗口期后,神舟十九号再进行分离作业。
当然,即便飞船与空间站分离之后,地面团队发现气象条件不满足了 ,还有两个措施确保安全:一是,飞船继续绕圈等待窗口期,二是启用备用着陆场。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们保留的安全冗余。
“5圈快速返回模式”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东风着陆场事先开展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推进了着陆场布局优化,在东风着陆场周边勘选了应急备降场,按照飞船连续两圈可返回状态设计了搜救方案。

神舟十五号时,我们首次实施了“后弹道返回”着陆区的技术,这是对东风着陆场应对大范围偏差快速搜救能力的一次提升。航天员们的安全始终是我们载人航天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每一项工作的重点都是在确保航天员安全下进行的。

虽然我们有很多保障措施,但是“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也是原则之一。飞船返回涉及多多部门、多行业,综合研判延期后,才能对外公布消息,所以大家没能在第一时间等到延期的消息,也是情有可原的。
让我们一起欢迎神舟十九号回家,祝愿他们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