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组织实施新兴领域党建攻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组织实施新兴领域党建攻坚,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例如,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我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二、聚焦新兴领域,开展党建攻坚

新兴领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面对新兴领域人员流动快、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等问题,要综合施策提升覆盖质效。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形式,点、块、链立体推进“双覆盖”,夯实筑牢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根基。同时,要大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根据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不同类别,建立“普适性+个性化”标准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向精细化跃迁。

三、强化赋能增效,提升专业化水平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围绕“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通过厘清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承担什么责,实现放权赋能,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同时,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将政治引领嵌入到各类社区利益相关者之中,构建党组织引领,业委会、物业、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复合自治体系。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