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科技领域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向”,美国主导的时代走向终结

今日导读

世界科技领域不再由一个国家主导,而是转向两个或多个科技超级大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可能包括中国、欧洲和美国。

2013年,《纽约时报》将中国描述为“一个生产但很少发明iPhone等产品的国家”。在iPhone面世的早期,没有国际流行的中国应用程序。

2014年《哈佛商业评论》双月刊文章哀叹中国已经从一个发明指南针、火药和纸的国家变成一个重模仿轻创新的国家。报告总结道:“中国能引领世界吗?对此我们表示怀疑。”

但仅仅十多年后,与所有这些预测相反,中国现在可能即将颠覆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从应用程序、人工智能到机器人和火箭,中国正在成为世界领袖。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去年9月的报告指出,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在许多情况下速度极快,而且规模巨大”。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先进产业中成为一位“创新竞争对手”。中国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在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领域,中国甚至通过大量的技术突破和智力投资占据了领先地位。

500▲这是3月28日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内拍摄的一款电极植入机器人(新华社)

在该报告发布的同一个月,TikTok在美国的应用程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击败了美国的照片墙(Instagram)。中国的另一个应用程序Temu(拼多多跨境平台)是下载量最多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比亚迪正在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者。

在ITIF报告发布不久后,深度求索(DeepSeek)的推出在美国科技行业引起进一步恐慌。一家不知名的中国初创公司竟推出如此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导致美国科技股总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因为投资者开始怀疑现状。

全球金融咨询和资产管理公司德韦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杰尔·格林说:“DeepSeek的推出凸显了技术力量平衡的历史性转向。”

格林说:“这一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影响将远远超出科技领域,涉及地缘政治和全球贸易……它凸显‘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步伐在加快,中国现已稳固确立了自身作为重要竞争对手的地位。这不仅仅关乎一家公司,它代表了一种将重新定义全球经济格局的更大趋势。”

本月,另一个名为Manus的人工智能模型为这场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增添了更多“弹药”,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可能即将实现“人类水平”人工智能这一终极目标的猜测。

美国试图压制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力。2018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半导体出口限制,阻碍中国获取人工智能开发所需的先进芯片。

这迫使中国发展自己的技术和变通办法。DeepSeek推出时,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惊觉,它能以极低的成本和计算能力达到与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ChatGPT相似的性能水平。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的邢伟(音)博士说:“如果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确立主导地位,全球技术标准将逐渐反映中国的优先事项和价值观。”

尽管中国已崛起为美国真正的竞争对手,但邢伟指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主导地位的终结。每个国家都可能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继续保持竞争力。这也是科技企业家克莱尔·特拉谢特的观点。她声称,美国科技主导地位的基础仍然完好,这包括筹集资金、吸引全球人才和建立具有国际规模的公司的能力。

这可能意味着,世界科技领域不再由一个国家主导,而是转向两个或多个科技超级大国鼎立的局面,其中可能包括中国、欧洲和美国。

本文由英国《独立报》网站3月30日发表

作者是安东尼·卡思伯森。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