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华人学者王晓峰遭突击搜查已失联,“这一切都不正常”
顶尖华人学者王晓峰的住宅遭到突击搜查,王晓峰夫妇亦双双失联。与此同时,他们所任职的印第安纳大学也急匆匆地从网站上删除有关王晓峰夫妇的所有信息,迅速做出切割。该事件背后,那个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似乎在死灰复燃。
编译 | 木木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3月28日上午8时左右,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UB)终身教授、计算机安全领域顶尖学者王晓峰(Xiaofeng Wang)及其妻子马念莉(Nianli Ma)位于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和卡梅尔的两处住宅展开突击搜查。
根据邻居拍摄的视频显示,FBI特工在搜查过程中审问了一名女性(疑似马念莉),并强行夺走其手机,最后还从王晓峰住宅中带走多箱物品。一位邻居表示,特工们还搜查了住宅外的一个垃圾箱。
图:3月28日,印第安纳州卡梅尔警方和联邦调查局特工搜查一所房屋
图:联邦调查局特工在搜查布卢明顿住所(来源:The Indiana Daily Student)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王晓峰教授自搜查行动后便与外界失联,目前下落不明。FBI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可以确认,我们今天在卡梅尔地址进行了法院授权的活动。目前我们没有进一步的评论。”
遭搜查后失联,校方删除信息
王晓峰是国际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领军人物,研究方向聚焦系统安全、数据隐私、云计算安全及人类基因组数据安全,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四大顶会论文发表量排名全球第一,并身兼IEEE、ACM、AAAS三大国际顶会会士。自2004年加入印第安纳大学后,王晓峰在伯明顿分校卢迪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工作,并主持了总额近2300万美元的美国联邦资助项目。
回顾整个事件,蹊跷的是早在今年3月14日,印第安纳大学就关闭了王晓峰的邮箱,并安排其“行政休假”。之后,印第安纳大学还删除王晓峰夫妇的校方网页信息,包括电子邮箱、个人简历及职务记录(马念莉的职务为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系统分析师),这也引发了外界对校方与FBI配合的猜测。
图:印第安纳大学官网存档页面信息
直到3月28日FBI突击搜查当天,印第安纳大学在一份内部文件中宣布王晓峰被学校解雇。解职邮件由印第安纳大学教务长兼执行副校长Rahul Shrivastav发出,邮件中提到因王晓峰已接受新加坡某大学的教职邀请,决定立即终止印大与他的雇佣关系。
校方此举也引起了外界的质疑,认为印第安纳大学迅速“抹除”王晓峰存在的行为十分异常。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布卢明顿分会周一致信印第安纳大学,对王晓峰教授的解雇表示抗议,强调终身教职的解雇需要更高级别的审核和严格程序,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草率完成,并要求学校撤销对王晓峰的解雇决定。
协会在信中指出:“我们了解到有新闻报道称王晓峰教授正在接受执法部门的调查。虽然这些调查的结果最终可能会影响王晓峰教授是否能继续在印第安纳大学任职,但仅仅因为调查或未判决的指控,并不能成为校方不遵守大学政策的正当理由。在被证明有罪之前,个人应被假定无罪,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图: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致信
印第安纳大学发言人马克·博德(Mark Bode)在给媒体的一封电子邮件回复中表示,“印第安纳大学最近获悉,联邦政府正在对一名印第安纳大学教员进行调查。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指示,印第安纳大学不会就此次调查发表任何公开评论。”
到目前为止,外界试图找到王晓峰夫妇的尝试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士在美国政府的公共法庭电子记录系统中没有搜索到王晓峰夫妇的信息,在联邦监狱囚犯和移民及海关执法局拘留人员数据库中搜索两人也没有结果。
学术界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这一事件的担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码学专业教授Matthew Green表示,“这一切都不正常。我听说他已经失踪两周了,他的学生也联系不上他。为什么两周都没人注意到这件事?”
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法律系教授Matt Blaze质疑校方删除资料的速度异常,“很难想象大学为什么要删除其网页,好像他从未在那里工作过一样。虽然有删除终身教职人员的程序,但这一过程肯定要花不止一个下午的时间。”
印第安纳大学法学教授Alex Tanford在周一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王晓峰在本月初联系了他,并表示当时大学正在对他进行一项看似“例行”的调查,涉及拨款申请等事项。在该调查期间,王晓峰被禁止进入办公室,也无法使用电脑。Tanford教授回忆道,上周五王晓峰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我被解雇了。”
“中国行动计划”阴影重现?
此次FBI突击搜查事件也迅速引发了各界对于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死灰复燃的担忧。
“中国行动计划”是美国司法部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中,于2018年推出的一项举措,主要目标是打击涉嫌与中国政府相关联的经济间谍活动、窃取商业机密以及不当技术转让。官方宣传称,这项计划旨在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防范中方通过研究人员和学者窃取美国先进技术的行为。
“中国行动计划”实施后,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争议和批评。多数以“防止技术窃取”为由针对华裔学者的案件,最后也因证据不足被撤销。据报道,美国司法部曾依据“中国行动计划”调查了数千名涉嫌与中国有关系的科学家,许多在美的华人科学家因担忧被调查和起诉,而选择离开美国并回国任职。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报告曾揭示了美国华裔科学家在日常研究和学术活动中普遍感受到的恐惧之情,并指出自 2018 年启动“中国行动计划”以来,由于感受到可能受到联邦调查的压力,美国华裔科学家面临更大的离开美国的动机。
2021年9月,177名斯坦福大学教员联名向美国司法部发出公开信,要求停止“中国行动计划”,认为该计划已经“明显偏离其声称的使命”、会损害美国的科技竞争力等。
虽然拜登政府于2022年终止该了计划,但其导致的寒蝉效应持续至今。去年9月,美国众议院曾批准一项法案,将推动恢复备受争议的“中国行动计划”。尤其是随着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开启后,不断强化对华强硬政策,也引起了各界对于“中国行动计划”死灰复燃的担忧。
一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任职的华裔生物学家在匿名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指出,王晓峰的遭遇令许多美国华裔科学家感到心惊胆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则告诉《南华早报》,虽然王晓峰的案件只是孤立事件,但这将对华裔科学家,甚至是其他移民到美国的科学家产生重大影响。他预测,未来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半导体等敏感领域,甚至涉足生物和医学领域的人都可能成为调查目标。
当然,如果说6年多前开启的“中国行动计划”被指责含有针对华裔的歧视成分,那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在针对科学界开启的一系列谜之操作,则再次震惊了美国科学界。
自今年1月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在马斯克领导的政府削减成本计划下,特朗普政府开始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并停止了大范围的联邦资助科学研究,数万名联邦雇员包括许多科学家被解雇。
3月27日,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针对1600多名科学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特朗普新政府给美国科研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让许多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超过1200名科学家(占总受访者的四分之三)正在考虑离开美国。
特朗普团队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改革,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科研机构及科学家的影响未来会如何变化,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难以逃避地缘政治的影响。在担忧特朗普“科学新政”带来混乱的同时,我们也更关心王晓峰教授的后续。
参考资料
[1] https://arstechnica.com/security/2025/03/computer-scientist-goes-silent-after-fbi-raid-and-purging-from-university-website/
[2]https://www.cnbc.com/2025/03/31/fbi-searches-xiaofeng-wang-homes-indiana-university-cyrptography-computer.html
[3]https://www.idsnews.com/article/2025/03/wang-xiaofeng-iu-luddy-fbi-search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938-y
[5]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jcjhabjhgi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