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事故复现,还是要敬畏驾驶

对于3月29日的小米su7事故我想不用多介绍了,三名花季少女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三个心碎的家庭。

这起引发全国关注的事故的核心原因是在于高速修路维护,将车道通过防撞锥与水马调整到对向车道。而车辆在NOA模式下以11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保持巡航,在车道改变的最后时刻发出接管警告提示接管,随后方向盘左打22度撞击混凝土墩。

如果看事发时现场环境以及事后的实地探访,会发现事发时的路况环境属于比较复杂的,水马以及防撞锥将车道逐渐隔离成了单车道,并且在尽头引导到对向车道。对于这种路况我也不陌生,我经常跑的S38高速常年修路,经常会遇到这么一段引导到对向单车道的路。就我个人过往驾驶体验,这种路况下(天黑,修路隔出单车道)我基本也就维持五六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再快的话自己心中也发毛了。这样的路况下以NOA状态开116公里每小时,是一种让我想都不敢想的念头。

500

小米SU7事故没有行车记录仪视频,也没有事发时的监控视频流出,使得我们只能通过官方通告的数据了解情况。但随后有人发布了2023年9月发生的高度相似的事故,而其中的细节与小米SU7事故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同样都是夜间高速

同样都是高速修路水马围成单车道并改道到对向车道

同样都是维持相近的速度巡航驾驶(小米SU7是116,视频车112)

同样都是到了尽头突然发现要改道了才急打方向

同样都是以97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上隔离栏

500

如此多的相同要素甚至可以视为小米SU7事故的完全复刻,只不过视频车主幸运的活了下来,而小米SU7内的人没那么幸运。而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事故视频来了解下小米SU7事故时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路况,第一人称视角大概什么样。

可以看到车主一直维持112公里每小时的车速,从双车道进入导流路段时,出现有限速60的标志。在两车道正式变成一车道前,防撞锥导流线摆放距离有五百多米(112KM/H、18s)而且一路警示灯,随后是防撞锥+水泥墩构成的单车道,并将路线引导到对向车道,这个距离约有六十米左右,并且有大量警示灯。

随后发生的事就和小米SU7一样了:112KM/H下面对突然改变的车道以及面前出现的警示牌,紧急向左打方向避让并刹车,车辆失控撞到护栏。撞上护栏时的速度也非常巧合的和小米SU7事故一样,97KM/H。幸运的是撞的是钢护栏而不是水泥墩子,不然怕不也是在劫难逃。

如果小米SU7事故时道路上防撞锥与警示灯也和视频中相似,那正常驾驶的驾驶员都该注意到大量的警示,降低车速,接管车辆并提高注意力。而智能驾驶始终不是自动驾驶,依然需要驾驶员保持对道路以及车辆行驶的关注。正如视频车主所说,这种场景下减速是最大的安全。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驾驶还是要充分抱有敬畏之心。敬畏驾驶、敬畏交规、敬畏生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