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遭贸易调查数量翻倍,超一半是新兴国家发起,原因何在?

1. 根据北大路风的研究,2024年中国成为198起倾销与补贴贸易调查的对象,数量翻倍。中国占了全球贸易调查数量的约一半。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1项贸易防御调查,包括钢瓶、胶合板、蜡烛和装饰纸等,前一年是9项。澳大利亚也有一些,不意外的是,美国发起的比欧洲多一些。

2.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针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有一半以上由发展中国家发起。117起由新兴经济体发起的针对中国的案子中,37宗来自印度,全球最多,巴西19土耳其9,都不少。FT文章说,这表明“西方国家对中国生产过剩的反对意见得到了广泛认同”。

3. 这个情况,再加上中国2024年贸易顺差冲击万亿美元,确实是个事。即使排除美国特别针对中国的因素,其它国家的调查也增加了不少。有些国家象巴西,还是较为友好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敌对或者友好,背后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出现了本质变化。

4. 俗话说,挑刺的才是真要买货的。这些国家正是因为买了特别多中国商品,让中国顺差破纪录,才发起了贸易调查。不是美式逼买,而是各国商家自主决定的。至于倾销、补贴,当然都是鬼扯,唯一重要的是中国商品竞争力太强,找借口。

5. 事情本身都不新鲜,总有20多年了,1995年起就不少,理由都一样。但2024年还是出了新情况,数量爆发了,有点量变到质变的意思,2025年中国被调查的更多了。确实有质变,应该是中国制造业“接近闭环”了。

6. 美国对中国大搞制裁6年多了,大力促进自主创新要出成果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出口竞争力,什么都强,产能、技术、创新、自动化、性价比、供应链、物流,甚至还有低估的汇率。这导致中国与外国制造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反向运动,一边是各环节不断优化、机器换人、降低成本,一边是到处出毛病、劳工素质低下、成本大增。这些因素是慢慢起作用的,但表现在数据上,有时就是跳变。调查数量爆增,说明各国对于中国竞争优势终于绝望了。

7. 需要指出,西方文宣指责的“中国生产过剩”有根本错误。过剩是市场经济常态,各出口大国都有过剩的大宗产品。中国现在的产能,在多种产品上已是“一县供全球”的状态,这并不奇怪,全球用的乐器、圣诞树之类的小类产品一个县就能生产出来。这种县,难道还能让中国人去买产品,实现不过剩么?怎么都会在本国过剩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能在全球卖出去。

8. 外国人工便宜、资源便宜,解决办法应该是去大搞生产,和中国竞争,发展中国家本来就有很高关税。如果生产不出来,那除了进口中国商品,还有什么办法?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仅次于中国的能力最强者,态度最坚决,调查案最多。但也没办法了,一边发起调查,一边不得不走向“友好”,刚决定放松中国贸易和投资限制,进口中国商品创新高。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