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战士”又被曝光你怎么看?当然是选择原谅它

一家快餐品牌,既能在食品安全上长期“享有”恶名,却又并不被消费者们穷追猛打,甚至反而得到众多消费者“原谅”一笑而过,这种诡异的情况也能存在?

当然,它就是尊享“喷射战士”之名的华莱士。

别被品牌的名字晃了,滑华莱士是一家国产的稀西式快餐,因为长期以来有大量消费者反映吃完就拉,于是被借用老任射击游戏《喷射战士》之名,把华莱士调侃为“喷射战士”。

500

那么最近这位“喷射战士”,又被媒体实锤了。

就在“3·15”刚结束不久,华莱士就因为食品卫生问题,热热闹闹地“蹭”上了热搜。

当时记者去河南郑州、安徽合肥的华莱士两家门店后厨逛了一圈,好家伙,那后厨的乱象,简直能拍成一部“奇幻大片”。工作人员频繁修改“效期标签”,就像在玩“时间魔法”;过期食材也不放过,直接变成餐食端上桌,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500

被网友调侃调侃也许不是大事,但真被认真点名,华莱士这次是没法低调了之。

@华莱士官方微博 在致歉信中表示,涉事门店永久关停,涉事员工予以开除!全国门店开展30天的卫生自检、抽查。

500

那最近华莱士的新闻还不止这一个。

很早之前就有网友“建议”,华莱士要不干脆把网梗变现:推出‘喷射战士套餐’,买汉堡送厕纸,销量绝对爆!

网友这一嘴可能就是句调侃,但不知道华莱士是不是真听到了,最近主动走上抽象道路。咱就是说,玩抽象贵有自知之明,你得清楚自己的抽象人设,不要在“正”“谐”首鼠两端。华莱士显然是玩明白抽象的,他们前一阵找了丁真珍珠代言,冠以"阳光大使"的封号。

丁真在现实和网络上的“形象”如今可能是不太一样,至少在网络中,他在很多时候被纳入到抽象范畴。而华莱士给出的代言新品,也实属抽象,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这个粉红色汉堡。相信多数人都能品出其中用意,当然是主打一个“纯真”。

500

然而,相比于其他品牌找的文体明星,你说这个代言营销(在线下)真的有多大正面推动力吗?朋友的孩子正好吃过这个粉堡,反馈是除了视觉效果跟普通堡没有任何区别,真有多少人会为“纯真汉堡”买账吗?

可现实就是这次代言的传播度影响力恐怕超过了所有同行,你也许没听说过马龙代言麦当劳,但这次丁真代言华莱士的消息却是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病毒式传播。

华莱士是不知道自己的“恶名”还是不知道丁真的网梗?我看它是门清得很。“喷射战士”和“一眼丁真”只有在网络环境中才相得益彰。

丁真手持荧光粉汉堡,带着“纯真”笑容和八颗洁白大牙,品尝0酒精气泡啤的幽灵,还骑着白马,奇怪的艺术特效将丁真的每个笑容都扭曲成赛博符咒,仿佛在说:"吞下这个汉堡,你就能获得雪域高原的神秘庇佑——以及次日黎明时分与马桶的量子纠缠。”

500

500

这次营销成功的关键,可以说华莱士出的代言视频只是躺赢狗,引发网友的玩梗狂欢才是MVP。

众段子手加入混战,各种搞笑辣评层出不穷,

比如:华莱士与丁真组合=川西套餐。

500

还有人“建议”推出配合丁真另一爆梗“芝士雪豹”的“芝士鳕堡”。

500

更魔幻的是,还有把丁真P成拥有十八国混血的虚拟偶像,左眼闪烁着肯德基山德士上校的狡黠,右眼泛着麦当劳叔叔的诡谲,鼻梁上架着必胜客的披萨形墨镜——这哪里是代言人,分明是快餐界的三位一体邪神。

500

粉红“堡”“啤”是真的绷不住

当然了,还少不了到底“喷射”还是“不喷”的经典辩论,是个人体质还是卫生隐患,到最后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500

而在国内这些新消息之外,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最近也有了华莱士的身影。

当年中国感叹美国华莱士的高水平,如今倒反天罡,轮到美国人感叹“中国华莱士”的“高水平”了。

没错,因为这家“中国快餐”终于开到美国去了。

当然,“中国华莱士”对美国人带来最大的震撼,是它的低价。

是的,你没听错,美帝似乎并没有传说中“一美刀吃到饱的炸鸡”,但华莱士来了青天就有了,这才真的给美国人民带来了“10美刀三个华莱士秘制小汉堡,直接给你吃到扶墙走”。

500

首次登陆美利坚的华莱士,第一处选址当然得谨慎点,尽量要选“群众基础”好的地方作为起点。华莱士在美首店开设于加州洛杉矶县核桃市。这座城市名字颇为奇特,人口仅三万,看似不起眼,却曾入选“美国百大宜居城市”。当地超过50%的人口为亚裔,且在亚裔群体中,华人占据绝对多数。

500

500

刚刚开业那会,主要就是在当地的留子、新移民注意到了这家店,并纷纷在自己的社媒上分享,当时并没咋出圈,就是让亲友们乐一乐。

但咱就是说啊,这 10 美刀能买 3 个“秘制小汉堡”,真的能让海外留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哪怕是“喷射”不停也是值了。

要知道,在美帝那地界儿,这种性价比简直堪称“神级”存在,“一美刀炸鸡”那纯粹是白日做梦,根本不存在。要是没条件自己开火做饭,真难有比这更便宜的存在了。

500

除非,想学讲师“打野”。

500

不过,由于华莱士的店名“很不中国”,当地其他族裔的美国人也多半都以为这是哪个本土新品牌汉堡店呢。

500

500

500

于是,五花八门的当地居民都去品尝这家新店,毕竟,谁能拒绝10美元3个汉堡的诱惑呢。

500

在美国人的食评平台——yelp上,对于华莱士的评分不算低,而且从评分的用户头像和口吻来分析,是有非华裔居民的各种五星好评。

500

这里并没有“点赞收藏加好评,送XXXX”,这些评价的真实性还是有点可信度的。

500

比如这位,新店刚开他就不吝溢美之词:服务超棒,清爽不油腻,适合朋友聚会。

500

额,“清爽不油腻”.......

这有点难评......

500

这位炸鸡发烧友更是专门开了半小时的车来品尝,依旧评价酥脆可口不说,还是夸赞秘制酱料号,服务好。

500

还有附近工作的白领已经把这里视为自己的固定食堂了, 并疯狂安利给同事。

500

总之,对于当地人来说,其他的什么的都一边去,能找到一个花费不过 40 美元就能全家吃饱的地方实属难得。

500

此外,如今华莱士美国餐厅的吉祥物“只因”也成了一些人的打卡网红地。

500

500

当然,跟国内对华莱士体验两极分化同样的是,美国消费者有好评也有差评,而且差评的焦点也是熟悉的“喷射战士”,不如这条2星评价可以看出来这是个铁杆粉丝,去过很多次,终究还是“喷射”了,而且是夫妻(或情侣)两个双双中招。

不过,哪怕多次喷射,从他的态度来看,他还是选择继续支持。

500

不过,评价“喷射战士”的,乌鸦在一大堆差评里找到的就这么一条,其余的多是上错菜,或者是口感不佳,或是服务态度不好、不专业。

500

500

或者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期望过高,结果发现“物美价廉”这一概念并不存在,自己就是不喜欢,但同时对于店面的优点也予以承认。

500

再来看一条超长好评。这位大姐的评价恐怕至少是商家应该给出八折优惠的水平,她强调了28刀就吃完了菜单上所有食物,并逐一做点评,强调这是当地最便宜的,而且她还强调这家店在中国开了两万家,一定很有名(但大姐却对华莱士在中国“喷射战士”威名一无所知?)......

500

这位大姐发出如此感慨也在情理之中。其实美式快餐在当地是差评重灾区,同样在核桃市的麦当劳、肯德基,评分都是垫底水平,基本都是各种吐槽和谩骂,比如这家距离华莱士大约3.5英里的麦当劳就恶评如潮。

500

一分差评多到离谱。

500

500

500

500

买个1 个大双层鳕鱼堡 、一杯中可以及一份麦旋风加上税是12.89刀,这都快能买华莱士近一半的餐品了。

500

这家麦当劳似乎也感受到了来自“外来者”的危机,刚刚推出了只要九块九毛九美刀一份50块麦乐鸡超级套餐。

没想到“喷射战士”在大洋彼岸也能当鲶鱼,让当地躺平已久的快餐行业卷了起来。

500

这家“喷射战士”似乎有某种魔力,好像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对它有更高的宽容度,所谓喷射不过网上的耍笑谈资。

500

这一方面当然跟当代这个搞抽象的时代有关,华莱士早已成为网络抽象文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华莱士这个品牌跟门店的关系其实是比较松散的。

它宛如一个邦联,除了在配货上遵循着统一的调度,由“中央政府”统一配送外,其余事务完全被由各家店长们掌握。

也就是说,品质好不好喷不喷,加盟店店长是否给力是关键因素,假如店长用心经营,那么这家店的食客估计喷不起来;店长经营要是不作为,那自然会让食客达成“喷射成就”。

500

就像美国的这家店有着如此好评就和店长密不可分。

只要是有三星及以下的差评,这家店的店长都会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尝试挽回口碑。

而且,他没有弄评价模板,复制粘贴,的确是针对不同问题认真回复了,虽然他内心咋想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态度上暂时还真看不出啥毛病。

500

500

500

而且,但凡是对华莱士稍有了解的,其实也早给自己打了预防针,就比如在reddit上,“华莱士开到了美国”一贴下,许多对中国了解的老外纷纷将自己所了解的“喷射战士”科普给其他人。

“时好时坏,但一旦成功,那玩意儿就成了全垒打——第二天可能直接被冲进厕所。”

500

“我非常喜欢辣鸡肉汉堡,但当它穿过你的屁眼时,你就得付出代价了。”

500

500

有意思的是,一些中招喷射的老外甚至会在中国社交软件上分享心得,比如这位,是先是肯定是汉堡的价格,再隐隐吐露了自己屁股的状况。

500

而最重要的始终是“性价比”,你怎么吐槽,也无法否定它的便宜,尤其是现在反向输出美国,性价比的优势比在中国还更大了,你让他们不好评也难,今天不珍惜,明天还要回去吃高价低配。

500

回想当年,两块面包,夹着几片生菜,一片肉,淋上酱汁,捧在手里还能感受到些许温热的汉堡在2000年左右对于中国人都算是高端货,彼时的“开封菜KFC”和“金拱门”的汉堡动辄10块钱左右,一杯可乐4-5块,对当时普遍月入不过几百、上千的国人来说,这简直是 “奢侈大餐”。

但具体说,这玩意本来就不应该成为奢侈品。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出现了很多“山寨洋快餐”,它们努力在一切方面都向“开封菜KFC”和“金拱门” “抄作业”,包括名字,乌鸦隐约还记得小时候看到过“肯德利”、“麦当当”这些店铺,当然这其中大多数都销声匿迹,相对“原创”的华莱士是其中笑到最后的幸存者。

至于它们的价格,起码腰斩,鸡腿 2 元、汉堡 3 元,可以说,对于广大四五线城市、乡镇的少年们来说,华莱士承载着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吃洋快餐的回忆。

500

而那一代人对华莱士们的回忆滤镜也是两个极端的,一方面它依旧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另一方面“假洋牌子”也让人感觉比土更土,反而在鄙视链里更加下沉。

这个带着山寨争议的本土品牌,就这样靠着 “农村包围城市” 的打法,在三四五线城市疯狂扎根,再反向进军一二线,一路逆袭成 “万店之王”。

500

如今,华莱士全国门店超两万家,比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三家总和还多,订单量更是一骑绝尘;而且从美国开店的反馈来看,它向国外输出的潜力也不小,足以证明华莱士还是有一定民意基础的。

“你不嫌垃,我不嫌你拉”,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世人就算知道“喷射战士”之名,却总是轻易原谅。

500

虚假的DEI:LGBTQIAPK

真正的DEI:从密西西比河到恒河吃个遍

参考资料:

https://www.yelp.com/biz/wallace-chicken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