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与嫁妆
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彩礼和嫁妆的讨论,大部分人都没有说清楚此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历史上,彩礼和嫁妆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合理的。
经济学上,彩礼是南方家族给予女方家族的补偿——女方家族少了一名劳动力;嫁妆是女方家族给予女方的补偿——女方不再参与女方家族的财产分配与继承。因此,彩礼是属于女方家族的;而嫁妆是属于女方的。注意,哪怕是在旧社会,在严格的法律实践中,女方的嫁妆也不是属于新婚夫妻双方的,更不是属于男方家族的。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彩礼与嫁妆都是匹配的。其中部分彩礼会成为嫁妆,进而成为新婚夫妻小家庭启动资金的一部分。
但是在现代社会,女方即使在婚后也拥有继承自己家族遗产的权利,作为补偿机制的嫁妆因此不再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此时,嫁妆的根本意义就成了来自女方家族赠予的新婚夫妻小家庭启动资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意义更加突出,而家族的重要性却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此时,彩礼的古代经济学意义同样也在变得微乎其微。
所以,在较为发达地区,我们能看到很多双方家族(主要是双方父母所在的家庭)会为新婚夫妻小家庭共同准备必要的启动资金,不给予或只给予象征性的彩礼,且这部分彩礼几乎全部转化为了嫁妆。法律、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都无法事先确定彩礼和嫁妆的固定金额和固定比例,这只能依赖双方家庭协商解决。
在较不发达地区,不仅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仍然部分停留在前工业化时代,甚至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经济水平也一样。彩礼和嫁妆因此仍为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因为各地攀比成风,过高的彩礼和过厚的嫁妆必然会对双方家庭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激发矛盾,将好事变成坏事。但是,这只能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基本素质以及移风易俗来解决,采用其他手段予以强制性的限制并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