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一辈特别相信60-80后一批女的“高嫁”了,其实并没有
来源:屠龙的胭脂井
有一些人,归因能力是有很大问题的。比如很多老一辈特别相信60-80后一批女的“高嫁”了。
其实并没有。她们是嫁给了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学,反正就是跟自己能力差不多阶级差不多的男人。然后正好这批人,赶上了宏观的国家GDP涨7%-12%的连续30年的风口上。正好这批男的,有很多是苦日子出身,没有被惯坏,肯吃苦,肯负责。国家的环境加个人的奋斗,造成了“高嫁”的假象。
其实他们那代人,只要能占风口,站在好行业的,不论男的女的都赚钱了。有一大批女的,即便那个时候不嫁,做生意一样赚钱。
现在宏观形式变了:
要转型了。不能光靠吃苦了。所以新型富豪,不论男的女的,都要脑子更好使了,且站对风口才可以。
再过几十年,国家真到了中等发达国家,能吃苦的和脑子好使的,都上去了,那么窗口就不那么多了。你再看看,有没有那么多“高嫁”的?
到那个时候,婚姻的主要因素就是社会经济地位了。毫无争议的。
现在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还是有争议,有幻想。等真的到了发达国家,“高嫁”的争议和幻想就没了,因为太零散和稀疏了,只能叫神话,构不成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