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的悲歌不过是抢劫犯没处抢劫后的悲歌罢了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乡下人如何走出悲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自由与民主是社会需要的两个工具,但是美国把自由与民主上升到社会道德与政治制度层面,导致社会不可避免的开始失去向心力。教员早就说了,民主要集中。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的普遍期望与可实现的现实条件综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山海情》我也认真看了,不存在什么在思维上“硬拧”村民的情节,不要瞎掰。扶贫工作哪有靠“硬拧”能够实现的?扶贫工作的难点历来都是怎么找到适合目标对象的赚钱渠道,不然那么多扶贫干部累死累活在干啥?万斯的所谓悲歌,如果放在美国的上世纪90年代,那啥也不是,美国州政府完全可以进行政策扶持,产业调整,通过几年时间把人口分散到适合的领域重新上岗。但是新世纪以后,美国在国际上可以吃到的红利越来越没有了,需要靠内部力量进行利益再分配的时候,局面就变得无法解决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误以为是欧美文明的优势,实际上是殖民掠夺带来的财富让一切制度性落后的问题都变得不重要了而已。新中国的发展靠的是自身的积累与外界的开放,通过劳动获得的。万斯的悲歌与中国有个毛线关系。万斯的悲歌不过是抢劫犯没处抢劫后的悲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