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让路1.3米,中国最强县的“退”与“进”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5448.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1.3米,意味着什么?
门头,往往代表着主人家的颜面。
2024年,昆山拿下了中国县域经济“二十连冠”,羡煞旁人。
但2025年新年刚过,不少市民就发现昆山党校的门头“缩水”了——在博士路的党校门口,原本3米多宽的花坛,缩短1.3米,取而代之的是人行道向前延伸数米。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4869.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这个看似微小变化,背后是昆山对2025年的一个新思考:
懂得后退的城市,才能向前更多。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4122.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4596.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市民到底需要怎样的绿化带?
昆山博士路起初在道路改造时,为了体现“海绵城市”的理念,施工单位选择避开花坛,绕道而行。
但随着周边校区相继建成投用,在上下学的高峰时段,大量学生和家长因为花坛,不得不多绕几米,去走机动车道,这无疑增加了行人的安全隐患。
“能不能为市民让出一条道?”
面对这种不起眼的细节,昆山的有关部门较起了真,寒假期间,就加班加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原来花坛的宽度缩减了1.3米,腾出的空间用来拓宽人行道还路于民。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5267.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交接过程快一点,市民就能早一点行路通畅。
学生家长蒋星亮面对开学时校门口的变化,欣喜道:
“以前这条道相当于是断头的,行人和电动车都在下面走,拥挤也不安全,改造之后行人就可以在人行道上走,我们接送孩子方便,也更安全,我觉得这样的改造非常人性化。”
1.3米的让步,折射出昆山城市治理的深层逻辑: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民解忧。
这种“换位”思维,不仅体现在城市规划上,更渗透到每一个政务服务环节中。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4820.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这段时间,DeepSeek和梁文锋的创业引发了全民热议。
而昆山很早就注意到,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离不开企业的繁荣。
在昆山,有一个“脸盆咖啡”的故事,据说1986年春节,昆山开发区内一家企业为迎接挪威工程师到访,公司副总专程到上海买来咖啡招待外宾。
但当时的服务员没见过这种洋饮料,以为这是与日常习惯饮用的大碗茶、酸梅汤一样竟然用脸盆盛着咖啡送到桌上,在场人员一时错愕。
可谁能想到,30多年后,中国最大的咖啡烘焙工厂就落户在了昆山,全国60%的咖啡豆烘焙加工在这里完成。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5673.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昆山咖啡熟豆实时烘焙量
据不完全统计,昆山的大街小巷已有五六百家咖啡店,单星巴克就有几十家。
要知道,一个县城能开上一家星巴克,已经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一个“用脸盆喝咖啡”的城市,怎么会成为中国的咖啡之星?
这就要从2019年,星巴克咖啡落户昆山说起。
当时,昆山咖啡产业的基础几乎为零,但隔壁的上海却有很大的咖啡需求。
2019年当时,星巴克委托上海第三方咨询公司在全国十多个开发区筛选星巴克工厂落户地,其中就包括昆山。
如何在十几个开发区中脱颖而出?昆山想到的是和企业做朋友。
为了接待星巴克的考察人员,昆山组织了开发区经济、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集中起来填写各自职能领域问题事项,供企业方投资参考。
后来,昆山又大笔一挥,在地价寸土寸金的情况下,直接拿出120亩地给星巴克规划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政策绿灯畅通无阻,每逢需要用章还会提前一周与对方沟通。
种种诚意打动了星巴克,而星巴克的落地,也让后续众多企业被昆山吸引,包括瑞幸的咖啡烘焙工厂,星膳食等供应商。
在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在开业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昆山速度”。
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在开业仪式上感叹:团队首次到访昆山到正式投资签约,仅用7个月;从投资签约到破土动工,仅用8个月。
瑞幸咖啡董事长郭谨一也非常欣喜:从2022年12月开工建设到开业投产,瑞幸咖啡仅仅用了16个月,提前了近一年的时间。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6530.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5931.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这还是2019年的故事,到了2025年,昆山对企业的服务姿态又低了几个身位。
2025年开年,昆山市召开了新年工作会议,明确将“换位跑一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抓手。会议的内容,让人颇为感动,比如:
“在换位思考中用心体悟企业创新创业的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
“准确把握好有为与不为的尺度,切实解决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不干涉企业经营,不增加企业负担,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中国第一县自称“店小二”,这种谦卑的姿态,堪称罕见。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6746.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2019年星巴克来的时候,昆山组织各级部门主动贴合企业的需求,现在呢?
昆山已经率先全省范围内首次实现“企业开办+接水报建”一件事一次办理。
简单点说,就是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票种核定等企业开办的服务流程,可以一站式解决。
决不让企业多跑一次腿!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6681.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在最大化便利企业的同时,昆山还多想一步:怎么给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去年,昆山主动组织百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优质展会,自掏腰包,鼓励自己的企业走出去,同时还出台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中新园瑞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
一些的免担保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约保证金3.86亿元,切实减轻了很多初创企业的负担。
要知道,中小企业最怕的事,就是贷款融资。
在很多地区,往往都要求企业主以房产、股权作为抵押,否则就不放款。
但昆山却选择相信企业,和企业做朋友。
截止到1月底,昆山已在全市设立10家政策观察点,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换位跑一次”。
行政工作人员现场看、具体办、跟踪问,全面了解企业贷款流程和融资诉求。
通过“易企融”平台,30家银行机构累计走访企业5151户,授信1751户,授信金额76.76亿元,放款1672户,累放金额67.13亿元。
除此之外,昆山还推出了“信用修复”服务,开发信用修复线上流转办理服务功能,推行信用修复全程“不见面”“网上办”。
把服务做到极致,把朋友做到极致。
这样的服务精神换来的是市场在数据上的反馈:
2024年,昆山市场主体新增经营主体49958户,平均每天诞生130多个“新老板”。
在2024年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榜单上,昆山也位列全国第一。
有形之手的“退”,换来的是市场企业的“进”,是昆山营商环境不断向上的新海拔。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6483.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当年商鞅徙木立信,让天下英才来到秦国。
而昆山真诚和企业做朋友的态度,也换来了企业的汇聚。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虽然和台湾的位置很远,但昆山却用一处建筑打动了台商。
2005年,昆山在慧聚广场修建了华东地区的首个 “纯闽台风格”的古建筑群和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6327.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昆山并不是妈祖文化的辐射地,但为了吸引台商来这里投资,昆山在这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妈祖庙的兴建,让不少台商看到了昆山对营商环境的重视,近20年来,包括友达、富士康科技集团、仁宝集团在内的众多台企,都落户昆山,累计26家台企上市挂牌,数量居大陆县级市首位。
“在昆山,能办成事,办好事”,“来了就不想离开”,这是众多台商对昆山的一致性评价。
在台湾电电公会对“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产业发展调查评选”中,昆山位列大陆城市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之首。
心安之处是家乡,为了让广大台商“宜居、宜业、包容、认同”,昆山还连续多年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建设台资医院、“宝岛又一村”文旅商业街,不断完善和升级台商生活配套。
2024年,昆山市台胞台企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通过一条龙专项政策与一站式专属服务,打造了对台服务理念的“第一窗口”。
![500](https://i.guancha.cn/bbs/2025/02/15/20250215204836576.jpg?imageView2/2/w/500/format/jpg)
据统计,目前已有10万名台商台胞在昆山安居乐业,近4000名台商台胞子女在昆山就学。
台商之外,昆山也在用它的魅力吸引天下英才。
2024年,昆山高层次人才总量达5.46万人,技能人才达38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53.5万人,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昆山为什么能连续多年霸榜“中国第一县”,很多人以为,是因为靠着上海,吃了区域优势的红利。
但昆山真正秘诀不是靠着上海近,而是和企业家近,和创业者近。
据“昆山发布”2月5日消息,去年,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0亿元,增长6.1%,增速高于苏州市(6.0%)、也高于江苏省的(5.8%)。
一个县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面,密码是什么?
密码就在那1.3米消失的花坛里,就在对企业不断“让步”细节里。
伟大的进步,往往始于一次次真诚的换位。
昆山把“人民满意”、“企业满意”作为终极KPI,“没有节制”地讨好企业,“无底洞式”地优化营商环境。
这样的城市,有什么理由不富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