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为什么疯狂建超级工厂
上海这座城市,强的是什么
有人说,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金融之城
目前上证交易所股票市值排名全球第三位
无论是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还是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占比,上海均是全国第一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也有人说,上海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商业之都
这里的商业繁华程度超乎现象,放在全球都是佼佼者,几乎所有品牌打开内地市场的首店,上海总是为最优先级
关于上海,有各种各样的名号,经济多元化发展有目共睹
去年,上海的GDP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4万亿,成为全国第一个GDP突破5万亿的城市
放眼全国,其他城市恐怕在短时间内都难以赶超
而根据上海统计局数据
2024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近4亿元,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直以来,都有传出上海工厂和制造业外迁的新闻
前几年,工业产值和增加值被深圳和苏州反超后,上海也在发力追赶
2023年,上海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提了一个数字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25%以上
我查阅了近两年数据
(数据来源:上海统计局)
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但是今年,上海一系列的动作已经表明了态度和速度
其中最为重磅的两个:
丰田雷克萨斯超级工厂落地金山,预计年产10万辆
临港特斯拉储能工厂正式投产,预计年产1万台Megapack...
这些超级工厂的快速落地,也就意味着上海正在开启一场关于制造业保卫战
01
没想到开年上海最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金山
雷克萨斯为什么会选择金山,让我们从地块本身开始看起
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传出金山和丰田之间要合作的绯闻,但一直都没有得到证实
终于,在2月5日,丰田官网宣布并证实了此消息:
“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来源:丰田官网)
官宣之后,人们纷纷猜测这座雷克萨斯超级工厂会选址在哪里
有媒体扒出,答案可能就藏在去年11月金山区政府的这份公示文件里
去年11月,金山区政府曾公示过一份文件,涉及金山工业区某块产业用地的规划调整
(来源:网络)
编制的动因即为“拟引入新能源汽车和尖端电池产业项目。”
在地图上简单画了下,地块大且方正
(雷克萨斯意向选址,未确定,仅供参考)
修编后的规划,将原先多个小地块合并成为一整块,总面积达到约113公顷
交通方面离金山铁路的金山园区站很近,相对便利
而对比特斯拉在临港的第一个超级工厂面积约为86公顷,要大出不少,可见金山区引进这个汽车超级工厂的诚意
雷克萨斯为什么会选择金山,除了这里工业土地资源丰富,用地成本更低之外
离不开这些年金山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力推进
在2022年,金山区依托现有汽车研发资源,成立了金山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一共有33家相关企业加入该联盟
丰田以100%独资模式设立,也使其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
未来,金山有望成为上海除了临港、嘉定之外的第三个汽车产业小镇
我们可以拿两组数据来看看
汽车产业对嘉定、临港两个区域的GDP贡献
据公开数据,过去汽车产业为嘉定贡献了70%产值、60%销售、50%GDP、40%就业、30%税收
临港更是用了短短5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区域汽车发展二十年的路,在2023年,临港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000亿,成为临港产业的重要支柱
这些年的金山也在力求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雷克萨斯的引进就是重要一步
参考嘉定和临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成为金山工业发展的引擎
毕竟,金山距离浙江很近,未来还会有链接长三角的高铁线路接入,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联动整个浙江的资源
此时的雷克萨斯,也急待一场转型
根据官网统计了下雷克萨斯在华的销量,从2021年该品牌在华的销量就显现出增长疲态
未来,丰田雷克萨斯工厂在金山计划投资50亿元、年产10万量、创造1000个新就业岗位
(图源:网络)
目前,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单一市场,产量和销量均超过1200万辆,居全球第一
而对于丰田这个百年汽车品牌,截至2023年,丰田纯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约为10.4万辆,仅占其总销量的不到1%
一个寻找转型的豪车品牌遇上了同样在寻找转型的金山
两者一拍即合,决定大干一场
金山一直以来想要的工业转型,背后也是上海的“南北转型”战略,这次是真的来了
02
比金山速度更快的是临港
不到十年,特斯拉两个超级工厂落地临港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难以超越的成就
把时间拨回2019年,临港为了争取特斯拉,给了极大优惠
比如当初特斯拉拿下86万平方米的土地只花了不到10亿
折合下来每平米单价仅1千多元,这在土地寸土寸金的上海,几乎是半买半相送
最关键的是,当年上海按照国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车制造行业外资股比及整车厂合资数量等的限制
因此,特斯拉得以独资建厂,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这两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也是步步提高
(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进入上海第一年,特斯拉就喊出50万量目标,在2021年基本实现
2022至2024年,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交付量稳定在70万量以上
占特斯拉全球前三季度交付半数以上,是特斯拉全球产能最高的整车超级工厂
大家知道,一年生产90万辆左右的特斯拉为临港带来的是什么吗
我这里也找到一组官方数据
在去年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上海官方公布了一个数据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极短时间内就实现了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
带动了上游360家供应商、10万个就业岗位、以及7000亿元累计订单
并帮助了60家中国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
可以这样说,特斯拉在临港造超级工厂
不仅仅是带动这个新区的经济发展,也助力上海和长三角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处于领头羊地位
不过,临港建设超级工厂的步伐还没有停止
(来源:特斯拉微信公号)
就在昨天上午
特斯拉在上海又一个超级工厂,正式投产了
(来源:特斯拉微信公号)
这次不是造车,而是储能,面积达到约20万方
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
而和当初特斯拉汽车超级工厂一样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也为自己设立了目标
工厂规划年产1万台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
至此,临港拥有2大特斯拉超级工厂
1个是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绝对领头羊
另1个则是发力可持续能源产业的最有力竞争者
和当初特斯拉汽车超级工厂能带动临港乃至上海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量起飞那样
这个特斯拉储能工厂将成为上海布局可持续能源产业链的重要引擎
03
各行各业的超级工厂,已在上海生根落地
以上说的都是汽车超级工厂,毕竟在上海的工业总产值里,汽车的份量和地位很高
就拿2024年来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94亿元,其中按照行业分,汽车制造业为最高,达到约7035亿元
但是上海的制造业是百花齐放的,可以说是集齐了全国最先进的制造业在这里开花结果
全国十大造船厂之一的江南造船厂,就座落在上海宝山
作为国产飞机制造中心的上海,早已成为中国商飞总部所在地,率先拿下国产大飞机总装制造中心
(图源:网络)
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厂商之一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上海张江,是芯片行业的超级工厂
还有,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ABB在康桥设立了超级工厂
(来源:上海政府官网)
当然上汽集团、上海宝钢、上海石化、壳牌等大型石油公司等传统制造业工厂,也是上海工业的重要力量
这几年上海还在发力全面建造智能工厂
以下是来自加冕研究院整理的一个数据
(来源:加冕研究院)
据统计,上海已累计建成177个市级智能工厂
主要为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
其中浦东新区的数据相对领先全市
各种高端制造业工厂,共同构筑了一个制造业强市,上海
04
但另一面,也是上海真的着急了
其实,这些超级工厂背后都指向了上海发力制造业的态度
坚决的态度背后,我们还能捕捉到另一种情绪,叫做:着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这个数字,2024年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汽车产量陆续出炉后
上海,已经痛失“汽车第三城”的身位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历年官方数据显示
(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这两年上海的汽车销量可以用震荡来形容
上海市汽车产量连续下跌,去年产量低至180万辆左右,为近8年来最低
而相反的,深圳强势崛起,2024汽车产量达到293.93万量
深圳超越广州和重庆,成为全国“汽车第一城”,且同时还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也正因为这样,上海退出了汽车前三产量城市的竞争
上汽集团作为上海最大的汽车企业,去年销量和产量双双下滑约20%以上,可见去年上海汽车市场的不景气程度
还有,不仅丢失掉汽车第三城,四年前,上海还丢掉了“工业第一城”
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工业的头把交椅,一直是我国各城市竞争的目标
而竞争了这么多年,深圳,上海,苏州总是遥遥领先
2000-2021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上海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工业第一城”
(来源:各地统计局)
直到2022年,上海被深圳超越,且在这两年和苏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2024年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第一的位置,依然是深圳保持领先,预计有望成为第一个工业5万亿城市
苏州约4.7万亿紧随,上海约3.94万亿
种种数据可以看到,上海要在工业方面追赶
必须将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因此,去年上海政府的工作报告也提出:将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2023年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里,提出打造4个万亿级别的产业集群
(来源:上海政府官网)
四大万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
所以我们看到上海开年的一系列动作,围绕着制造业大做文章
不论是汽车超级工厂,还是其他行业的工厂新建、扩建
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拿下背后这场制造业的保卫战而做出的努力
以上为正文,来自乔不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