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成春节假期新宠,顺风车终于要起飞了?

回顾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除了阖家团圆之外,出行在路上是不是也是大家共同的体验,今年春节出行的火爆场景相信已经让不少人印象深刻,在这其中顺风车似乎扮演着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从之前网约车赛道的配角,到如今新年出行的重要主角,让人不禁想问顺风车终于要起飞了吗?

500

一、顺风车成春节假期新宠?

据《财经》的报道,不少人发现,今年春运,坐顺风车回家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火车票不好买、飞机票有点贵,顺风车成为划算、省心的新选择,悄然改变春运的出行方式。

有人觉得,顺风车方便,相较于拖着大包小包往返机场高铁站,“门到门”接送明显更省心省力;有人要带着自家宠物回家过年,宠物可以放在私家车后座,这是公共交通无法提供的服务。

据三方调研数据推算,2025年春节顺风车全行业出行需求将有约1.2亿单。出行平台哈啰对《财经》表示,预计今年春节假期,将会有超6000万单顺风车合乘出行需求,较去年有上涨,创平台有史以来的新高。

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顺风车的用时一般比高铁、飞机更长,随之安全风险也稍高,比如从广东到河南,坐高铁是六个小时,春运考虑到堵车和休息,司机和乘客共处车厢的时间要超过20小时。

“今年没买到火车票,第一次坐顺风车回家。长途开车确实比较辛苦,我们一两个小时就要休息一次,路上一共花了18个小时,开车和坐车的人都很累。不过顺风车便宜,两个人只花了一张高铁票的钱,感觉省了不少。”乘坐顺风车从上海返回河南洛阳的张女士告诉《财经》。

500

据央广经济之声的报道,交通运输部门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自驾出行将继续保持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在此背景下,以顺风车为代表的多元化出行方式也成为热门选择。有媒体援引第三方调研数据,2025年春节,顺风车全行业出行需求将达到1.2亿单左右。

无独有偶,据财联社的报道,2025年春运以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685.46万辆,同比2024年同期上升61.81%;新能源汽车流量占比17.56%。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顺风车因其共享座位、分摊路费的经济性,及乡镇门到门直达的便利性,在春运期间需求增长近八成。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需求量最大,增速排名前三的区域包括海南、京津冀、川渝地区。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2023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市场前三名占据了行业96.1%的市场份额,分别为哈啰出行(47.1%)、嘀嗒出行(31.0%)和滴滴(17.2%)。

500

二、顺风车终于要起飞了?

今年春节大家出门都出现了井喷式的现象,面对着各地一票难求的各种交通工具,顺风车开始强势崛起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次成为新宠的顺风车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顺风车这是终于要起飞了吗?

首先,出行需求的井喷直接带动了顺风车需求的激增。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2月2日(正月初五)是春运第二十天,标志着春运过半。1月14日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2%,创历史同期新高。无论是返乡探亲,还是外出旅游,都使得出行人数大幅增加。这种大规模的出行需求给传统交通工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抢票难成为了众多旅客面临的头号难题。火车票在开售瞬间便被抢购一空,许多热门线路甚至一票难求;长途客车班次有限,同样难以满足大量旅客的需求;航空机票价格则在旺季大幅上涨,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在传统交通工具难以满足人们出行需要的困境下,顺风车作为一种补充交通方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顺风车的出现,为那些买不到票、无法顺利出行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顺风车具有灵活性高、上门接送、价格相对合理等优势。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在顺风车平台上发布行程需求,与顺路的车主进行匹配。车主在前往自己目的地的途中,搭载顺路的乘客,既可以分摊一部分出行成本,又能为他人提供便利。这种双赢的模式在今年春节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人通过顺风车顺利地踏上了回家或出行的旅程,顺风车也因此在春节出行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500

其次,网约车平台的普及让顺风车有了足够的基础设施。事实上,顺风车能够在今年春节期间迅速承接巨大的流量与需求,离不开前些年各大顺风车平台企业的努力和发展。嘀嗒出行、滴滴、高德、哈啰等顺风车平台,经过多年的市场探索和运营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叫车履约体系。

在用户端,这些平台通过不断优化 APP 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了用户发布行程和叫车的便捷性。用户只需在 APP 上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和出行时间等基本信息,平台就能快速为其匹配合适的车主,并显示车主的相关信息、车辆信息以及行程价格等。同时,平台还提供了多种支付方式,方便用户完成交易。在车主端,平台通过严格的审核机制,对车主的身份信息、驾驶证、行驶证等进行审核,确保车主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在订单匹配方面,各大平台运用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行程需求和车主的行驶路线,进行精准匹配,提高了匹配成功率和效率。同时,平台还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乘客和车主可以在行程结束后互相评价,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的信用等级和后续的交易机会。这种评价机制促使车主和乘客都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服务质量,维护了平台的良好秩序。这些完善的叫车履约体系,为顺风车在春节期间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500

第三,顺风车盘活闲置资源的优势得到了全面的激发。从第一性原则出发,顺风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闲置资源的全面盘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保有量近年来呈现出快速提升的趋势。私家车出行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自驾回家或出行。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私家车在出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座位,这些座位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顺风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顺风车平台,车主可以将自己车上的空余座位共享出来,搭载顺路的乘客。原本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的私家车出行,现在可以有更多的人乘坐,从而实现了私家车出行资源的再次盘活。这种资源的共享模式,不仅为车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降低了出行成本,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出行选择。从社会层面来看,顺风车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道路拥堵和能源消耗,对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春节的顺风车热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私家车出行资源的一次大规模盘活。大量的车主和乘客通过顺风车平台实现了供需对接,形成了巨大的供给力量。

500

第四,顺风车真的要起飞了吗?对于顺风车产业来说,今年春节期间的需求浪潮也许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它却为顺风车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正如同前些年即时零售引发的新零售风口一样,一旦用户体验过顺风车这种出行方式之后,就很容易形成用户习惯甚至产生用户粘性。

一方面,顺风车的便捷性和灵活性让用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顺风车可以实现上门接送,乘客无需再为前往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而奔波,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和精力。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一旦被用户接受,就会成为他们在未来出行中的首选之一。

另一方面,顺风车的价格相对合理,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在春节期间,虽然部分地区的顺风车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与航空机票、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对于那些对价格较为敏感的用户来说,顺风车的性价比无疑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形成了使用顺风车的习惯,并对平台产生了粘性之后,顺风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户的口碑传播和推荐,也将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新用户,进一步推动顺风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可以说,这次春运或许正是顺风车行业腾飞的历史性拐点。在车轮滚滚向前的轰鸣声中,我们也许正在见证一场深刻的交通革命悄然降临。

 

本文为本号新春新消费系列春节深度文章的第四篇,通过深度观察春节的一系列消费变化和趋势来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欢迎大家点赞收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