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有望破冰? WSJ引消息稱恢復首階段貿易協議或成起點
作者:毛拍手,自由撰稿人 。
芬太尼镇不了双方贸易壁垒的痛,新对话开始就是新起点。
在特朗普2月初簽署對華追加10%的關稅之後,中國周一(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份商品加徵10%-15%關稅予以回擊。
貿易戰硝煙再起,但在背後一個信號浮現:中美可能重返談判桌,而2020年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或將成為新對話的起點。
先前,《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有意與美國就關稅進行談判,中國的初步提議包括:恢復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增加在美投資、承諾不進行競爭性貨幣貶值、减少芬太尼出口,以及將TikTok視爲「商業問題」。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是什麼?
當地時間202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近兩年時間歷經13輪高級別磋商、20多次牽頭人電話磋商,這份中美經濟貿易協議以中文和英文寫成,兩種文本同等作準。
協議包括序言,第一章知識産權,第二章技術轉讓,第三章食品和農産品貿易,第四章金融服務,第五章宏觀經濟政策、匯率問題和透明度,第六章擴大貿易,第七章雙邊評估和爭端解决,第八章最終條款。
翻開協議中文版,幾乎每章條款中都出現「雙方應」等字眼,這是一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力求平衡的協議。
從協議內容看,主要覆蓋深化貿易雙向合作、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三大方面,同時雙方將建立雙邊評估和爭端解决安排,及時有效解决經貿分歧。在關稅退坡問題上,美方承諾取消部分對華産品加徵關稅。
《聯合早報》引述上海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的話說,中國若能將中美經貿納入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框架內,未來一段時間,兩國經貿關係就「可預期、可管理,不至偏軌,也能避免面臨更大的『驚濤駭浪』。」
《聯合早報》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陳波的研判指,現階段中美之間不再是簡單的貿易戰,關稅只是特朗普的武器。
特朗普對不同經濟體有不同的訴求,揮舞的同樣是關稅大棒。
他認爲中國到目前仍保持得很克制,相信中美雙方還是希望留有空間談判,尤其是美國如果和墨西哥、加拿大全面爆發貿易戰,將引起美國通脹,「那時美國不是打中美貿易戰,而是和全球打貿易戰」。
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2月2日分別發表聲明表示强烈不滿;中國貿促會同一天呼籲美國糾正錯誤做法,中國公安部則回應,美國芬太尼危機的根源在它自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