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突破100亿?梦的起点原来在这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登顶了!

截至今天,《哪吒2》以66亿的票房成绩,登上中国影史票房第一位。

各方纷纷发来贺报,祝哪吒成为首位3岁百亿影帝。

500

500

而据猫眼预测,《哪吒2》总票房高达108亿,有望把中国电影拉到单片百亿的级别。

最终结果如何?

咱们拭目以待。

今天,则先来聊聊,《哪吒2》的幕后“生父”,饺子。

他的幽默,他的热血,甚至他的反叛。

从他16年前的那部处女作开始——

《打,打个大西瓜》

500

△ 在《哪吒2》中,这个片名还成为了哪吒的一句台词哦

首先看这海报,有没有一股熟悉感?

在《哪吒2》中,无量仙翁给哪吒、敖丙二人施下的穿心咒发作,无数根利刺穿过心脏。

这一幕,与海报上铁钩撕扯心脏的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

500

△ 《哪吒2》中穿心咒穿破肉身

《大西瓜》,同样也是一个“穿心”的故事,甚至比《哪吒》系列更为大胆、毒辣。

它要穿的,是人心中共通的腌臜与渴望。

先来看片名,无厘头得让人不知所云——

《打,打个大西瓜》。

其实埋着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

对战争的反对,以及对人性与权力的审视。

这个片名,取自星爷的一部电影。

在1992年上映电影《鹿鼎记II:神龙教》的结尾。

韦小宝(周星驰 饰)和冯锡范(任世官 饰)在打斗中无意发现了清人入关时埋下的宝藏。金沙在前,富贵到手,还打个什么劲。

韦急忙握手言和——

还打,打个大西瓜!

500

这可不是Sir的无端猜测。

在结尾字幕,导演专门列了一大串“idol榜”,当中周星驰列有一席:

500

500

但这名字不是随便起的。

周星驰在说完“大西瓜”之后,有个讽刺的后续。

冯锡范满口答应,但一回头,俩人刀上手,瞬向对方砍去。

500

战争就像人性的顽渍,有时无关利益,无关形势。

打个大西瓜,也要打。

在这个主题下,饺子铺开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

开头从政客切入——

闪光灯下,二人言笑晏晏,相谈甚欢。

但一关上门,对坐在大圆桌前的两人,亲和褪去,点支雪茄香槟倒满,露出两张精打细算的脸。

500

500

△ 磨杯口和弹雪茄的手法娴熟,姿势相当轻松

聊着聊着,俩人的手就在桌上相遇了。

仔细看这圆桌,哪里是谈判台,分明一张微缩地图,而手停下的位置,正是处于地图中间位置的一块骨头岛。

两只手在台上画起了三八线。

你来我往,寸土不让:

你3我7,不服。

你2我8,休想。

没办法。

打!

谈判破裂的瞬间,画风突变——

面皮彻底被撕开,西装变战袍,圆桌变沙盘。

500

500

我们这才看清,两西装男原来是红桃国和黑梅国的首脑。

军队早已暗中集结,摆好阵型,隔空对峙。

500

一声令下,战事立起。

沙盘上的扑克牌“活”了过来,变成坦克、大炮、战斗机、潜艇、卫星炮……

火光四溅。

500

虽说在制作与视效上,比起《哪吒》系列,《大西瓜》显得粗糙稚嫩,但你已能从中看到不少《哪吒》的影子、饺子的创作偏好。

比如这一幕。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两军交战。

当双方交汇、碰撞的时候,以溅射的红色,表示战争中的伤亡与流血。

这种处理手法,在《哪吒2》的龙族与仙族大战中,同样有所出现。

制作更为精良,场面更加震撼,色泽更为绚烂。

500

500

△ 上图《大西瓜》,下图《哪吒2》

拍完大场面,故事聚焦到小角色。

一个骁勇的红桃国飞行员发现一架敌方战机,跟随着死咬不放。双方你追我赶,在空中又是俯冲又是升空。

可惜炮弹总擦身而过。

500

终于。

两方肉体都支撑不住,红桃兵口吐白沫,黑梅兵鼻血喷射。

500

这时,黑梅兵射出最后两颗炮弹,眼看就要击中敌机。

另一边的红桃兵感觉大事不妙,在机舱中抽出一根“救命稻草”!

500

△ 这稻草,一看就十分救命了

稻草拦截了炮弹,然后红桃兵反将一军,把黑梅兵战机击落。一番缠斗后,两架战机双双坠毁。

二人阴差阳错,被捆绑在一起,落入荒岛。

500

500

△ 这糟糕的落地姿势

问题来了。

两个仇人,先自救,还是先杀敌?

当视角聚焦在两个渺小的士兵身上后,战争的崇高立刻被消解。

俩糙汉愉快地开始了没羞没躁的同居生活。

日可捕鱼下棋,夜能同沐月光浴。

500

500

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脚下这个荒岛,正是双方首脑一开始在争的那座骨头岛。

他们将迎来怎样的命运?

Sir不剧透,你自己看。

16分钟,全程紧绷,没有一帧废话——

你可以发现——

激战从未停止。

而饺子把其中的反思,藏在一个个无厘头的笑话里。

不少细节让Sir觉得耐人寻味。

荒岛上的两人,看到远处有船,兴高采烈地求救,甚至唱起歌,跳起舞。

可跳着跳着……

好像哪里不对?

不对,炮弹怎么朝我头上打!

500

500

再看那首领相争的骨头岛。

很大吗?

呵呵,才刚好能容下两个人。

500

还有那些严阵以待的士兵。

一个个头大身小,头盔遮脸,看不出一丝表情,滑稽而生硬。

但你再看他们整齐划一之下的恐惧。

头盔下的液体,不知是眼泪还是冷汗;

颤抖的双手,紧握杀人的凶器。

500

他们如蝼蚁般陪葬,只为首领一声令下。

这就是饺子的风格——

喜剧式的夸张与巧合,对应现实的荒诞与虚伪。

有个画面尤为震撼。

一只导弹的第一视角。

它正穿过漫天炮火,气势汹汹地冲向敌营。突然,天空中出现一只巨手,将其牵制住。

无人能挡的导弹被黑梅国首脑轻轻捏碎。

500

只见他丢开捏残的导弹,重新洗牌,气焰丝毫不输红桃国首脑,一张一张一叠叠,巨浪滔天。

他们只在意对方气势是不是压过自己,只怕自己出的牌不够厚不够密,看不见这牌面下士兵要见血的紧张,混着自知难回家乡的悲泣。

两手一指,血雨腥风,哀骨遍地。

500

500

饺子的利剑,总是直指道貌岸然的权力上层。

在《大西瓜》里,是红桃国和黑梅国的首脑。

在《哪吒2》里,则是管理仙界的无量仙翁。

500

而警钟的声音,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听见。

《大西瓜》的结尾和开头巧妙呼应。

开局,是这张布局精美地图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一张张蜘蛛网上,缠绕着不同花色和阵营的扑克牌,拉远了看,他们不分彼此。

500

影片最后,俩大兵躲开了搜救,重新过起了暂时安稳的同居生活,镜头拉远……

一炮弹打偏,击碎了椰子树下的一层蜘蛛网。

500

500

战火之下,岂有完卵。

短片结束,全片除了一句“bye”再无对白,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大战。

当时,《大西瓜》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人的能力。

风格强,故事好。

500

△ 《打,打个大西瓜》,饺子拿奖到手软

它也让我们看到饺子坚持到今天的“相信”——

相信作品的力量。

2004年,饺子大学毕业,医科出身的他,选择辞职改行搞动画。

关起门来,一关就是三年半,“卧室、客厅、厕所”三点一线。

这才诞生了《打,打个大西瓜》。

2019年,《哪吒1》大爆后,他没有急功近利地匆匆推出续作,而是埋首5年,才小心翼翼地给观众呈上《哪吒2》。

彼时Sir跟饺子的《哪吒1》专访中,他说了一句话,让Sir至今难忘:

“如果再等半年,作品会更好。”

而在《哪吒3》的豆瓣介绍页,饺子更是给观众打好了预防针:

别急,等着。

“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

500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大环境。

饺子的“慢”,反而是观众的一颗定心丸。

至于《哪吒》系列能为中国动画掀起多大的波浪,能否冲到预测票房。

Sir说不出。

但能从“哪吒热”中,感受到当下大众重燃对中国动画,乃至中国电影的期待。

最后,Sir想说一个关于导演的小故事。

《大西瓜》在柏林获奖后,电影节评委会成员Mario Sixtus想内推他进皮克斯。

当时导演的名字还叫“饺克力”。

——饺子+巧克力,中西结合。

内推皮克斯没有下文,但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哪吒》的导演。

他改名了。

改成来自中国的。

饺子。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