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机器人,最先替代人类劳动的是低端产业的劳动大军,还是高端产业的?

【本文来自《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前几天,与朋友们聚会,我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朋友们之间的激烈争论,不放借此分享给大家,也许会多这一问题的答案,带来很多启示。

聚会中,谈到AI的产业发展方向问题,我提出了一个:未来智能机器人,最先替代人类劳动(最先产业化)的,是低端产业的劳动大军,还是高端产业(中高端产业)的脑力劳动者大军?

——我的观点是:最先替代的,一定是高端(中高端)产业的脑力劳动者大军。因为,这些人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经营者做出的企业发展方向、项目,提出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正是AI的强项。他可以在极端的时间内,“验算”无数种技术路径的可能性;比较各种技术路径的风险及成本,以及实现后的项目运行效率。同时,高端(中高端)产业的脑力劳动者,用工成本极高。这些用工成本足以覆盖替换AI智能机器人刚进入市场的高购置和高运行、维护成本。而中低端、低端产业的体力劳动者,用工成本很低,难以覆盖较高的AI智能机器人较高的购置和维护成本。所以,AI智能机器人,最先替代劳动者的领域,一定是高端、中高端产业的脑力劳动者。换言之,AI智能机器人产业,最先推向市场的,一定是高端智能机器人。

实际上,我的观点是,AI智能机器人的机械灵活度,要达到人体的灵活度,以及“体重/力量比”达到成年人的成水平,制造技术要求和制造成本都非常高,难以大批量的推向市场。同时我们的社会,并没有为智能机器人全面替代人类劳动,做好“社会分配”方面的准备,不具备“大量劳动者”失去工作的现实可能。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AI智能机器人,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方面,与人类相比,从战胜人类棋手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胜过了人类。

——另一方的观点认为,AI智能机器人将从低端产业开始替代蓝领体力劳动者(或者说简单重复劳动)开始。因为这些智能机器人相对技术要求较低,工作对容错率要求不高,即便出错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

不知网友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