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富裕为啥没挣到钱,主要是没活干,闲的时候比较多
【本文来自《我也说说“农事”(一)》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以一位近距离观察者的身份来讲一下当时农村的情况。为什么这样讲,是因为我在这个村庄插队,是这个集体的一员。为啥是观察员呀,是因为我在这儿呆的时间不长,从下乡到回城总共一年零两个月,其中按当时规定吃了八个月供应粮。
1、我插队的村庄当时从南到北划分为四个生产队,分别为一到四队,我在一队。68年生产队的工分值大约在一角一分左右。男性壮劳力每天最高12分,女性最高8分,我们知青工分起初按女劳力计算,后来逐渐增长,大约为10分。
2、相邻生产队,2队和1队工分值基本差不多,3队和4队差点,工分值大约在5到6分。
3、我们生产队有果园、鱼塘。电力基本保证正常,是从附近煤矿供电。由于生产队领导比较强势且与供电单位关系不错,基本无偿供电。
4、当时的生产大队有机械化砖瓦厂,能容纳五六十个壮劳力,生产形势很好。同时由于附近煤矿建设需要,也有些临时工作需要周围农村劳力帮忙协作,也有一些收入。我下放期间正赶上当地建设一座新电厂和电厂运输铁路,在工地劳动几个月,收入谈不上,但是伙食很好。每天有两顿肉吃。
5、拖拉机没有,因为地少人多,机械用不上。但是类似水泵等灌溉机械不缺。运输机械没有,还是人工拉板车。
6、我插队的生产队在我们公社不是最富的,临近靠公社最近的一个大队工分值最高可达到一角四分到一角五分。
7、我回城的时候,当时生产队长和我说,你们回去当工人了,分红几十块钱还不够一个月的工资钱,就算了吧,最后就贡献了。生产队富裕为啥没挣到钱,主要是没活干,闲的时候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