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是在富士上达天听,能帮我求一下吗

富士是相机界的异类,异军突起的那种异类,尤其是中幅的GFX系列。

GFX有好几个型号,GFX100S(和最新的S2)是最流行的,既有单反的使用便利,又有1亿像素的画质。三星手机也有一亿像素,但此像素非彼像素,画质根本没法比。当然,拿中幅去和手机比,也胜之不武就是了。

富士的不大为人熟知的强项还有镜头和图像处理。

还在胶片时代,富士就做中幅相机,有自己的专业镜头。其实当年中幅厂家自己做镜头的不少,但一条“捷径”是与哈苏通用。这对胶片相机特别重要。胶片时代相机其实不大重要,重要的是镜头和胶片,用最好的镜头、最好的胶片、能用就行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和用同样镜头、胶片的顶级相机是一样的,因为相机对成像没有直接作用。

但富士中幅有点特别,6x8的格式特别大,接近大幅,也因此与6x6的哈苏-蔡司镜头没法兼容。歪打正着的结果是富士自己在镜头方面也很下力气,要对得起自己的“准大幅”。

现在富士自己推中幅了,老镜头是不可能直接用的,但镜头技术的底子在,加上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先进镀膜,富士中幅镜头的画质没得说,感觉上比佳能红圈还好,甚至超过莱卡。

其实和莱卡比不合适,莱卡镜头才多大口径啊,和富士中幅镜头比,那是小高炮对坦克炮的差别。莱卡主打轻便,这是富士中幅不可能比的。

和佳能红圈更可比。首先GFX的机身大小、重量、操作相当于中型单反,和6D相当,比1DX2要小一号、轻一号。镜头口径方面,红圈小白是77毫米口径,2470则是82毫米,和富士中幅镜头的典型口径相当,重量也相差不多,富士甚至轻一点。

当然,GFX的镜头(GF系列)大多是定焦的。这带来很多差别。

长话短说,红圈小白在200毫米端和富士GF250(富士中幅有0.8x等效)的画质没法比。1DX2不算弱,24MP的画质上杂志封面都够用,但GFX的100MP加250定(等效全幅200毫米焦距),可剪裁性就没法比了。只要拍的时候无抖动,对焦精准,裁剪到原画面面积1%根本不用犹豫,绝对可用,毕竟还有约1200x800的分辨率在那呢。佳能一般裁剪到1/10没问题,再多就要看运气了。

这里面肯定有1亿像素的功劳,但镜头的功劳也小不了。

但富士和佳能相比,对焦实在太烂了,打鸟、打飞机很痛苦。

更烂的是手动对焦。必须拨动开关切换模式不说,手动对焦奇慢无比,感觉上不管远近,统统按微距对焦设计。而且EVF和背屏都有滞后,对焦环转急转狠了只有往回转。

这方面,佳能甩富士几条街。全手动模式没说的,全时手动(FTM)可以在自动对焦模式下,直接手动超越对焦,特别有用。而且对焦环的“变速比”合理。

其他人机界面设计也有很多可以向佳能学习,不过这可能牵涉到专利保护问题?

待机耗电是微单的老问题。单反可以“无限待机”,不按快门就不耗电。微单不行,不关机就永远耗电,什么快启都比不上单反的“立举立拍”,冷启动的时间更长。这也是富士打鸟的大问题。多带电池有帮助,但1DX2我就没有一天拍完电池的时候。

不过,最希望富士能改善的还是FTM。要是富士也能FTM,那就接近完美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