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第二部》聊起,21 世纪如何定义天下共主

蛇年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今年贺岁档电影依然不负众望,短短三四天就突破了五十亿大关。十分有望大幅突破去年春节档80亿的票房大关,持续刷新历史新高。今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有实现“跨越式”的增长的趋势。

500

尽管今年春节档几部影片都堪称佳作,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这部以中国神话为题材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作为三部曲系列的中坚力作,其优秀的质量和独树一帜的神话史诗题材,甚至引发了央媒的接连专题报道。

500

500

500

500

而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极富有中国智慧的文化内核。

电影中,作为西岐少主的姬发镇守西岐城,与邓婵玉所率领的朝歌大军在正面爆发战争冲突。

这场战争既是“西岐保卫战”,可以说又是“封神榜争夺战”。守卫西岐很好理解,为什么要争夺封神榜?那就得引出“天下共主”的概念。

所谓“天下共主”,这是一个商周时期特别有趣的历史概念,电影里借着姜子牙之口阐述了“天下共主”的含义:“上顺乎于天,下应乎于人”“定天下,安万民,天下共主,固当如是”。“天下,非商王之天下”,不是唯我“”尊,“乃天下人之天下”,而是要天下““主,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儿”,再简单点总结,谁能让老百姓“开心”,那谁就会是“天下共主”。

影片内接连出现的桥段,不禁让笔者个人脑洞大开:《封神》这个系列电影,似乎暗合了现实中,中美博弈“天下共主“的竞争。

因为稍微懂一点军事和时政,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许多联想。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从现代视角下看,我眼中的“封神”世界观。

1

天时:当本土文明遇上外来入侵

这个脑洞开的不是空穴来风。从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来看,我们马上就能察觉到端倪。

后来成为武王的姬发,此时作为少主镇守西岐城,位于岐山脚下。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岐山县境内。此地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从西周大统,秦国崛起,到三国诸葛亮星落五丈原。这里山脉纵横的古战场上,屡次决定了中国的王朝兴亡、此兴彼落。多个王朝都从这里踏上征途,想从这里开始问鼎中原。

500

电影中,西岐的百姓祖辈爱好和平擅长建造和农业生产。姬姓族人分封此处广布仁义,军队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处处都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真可谓占尽天时。

而反观殷商大军。朝歌东征西讨,伐冀州、征北海,所到之处硝烟弥漫、民不聊生。靠着从其他诸侯国“吸血”积累实力,朝歌有充足的实力、人才、法术武装自己的军队,对于不服从自己统治的诸侯,采用威慑和暴力镇压的政策和手段。

500

而从天而降的“封神榜”在野心家的眼里,不仅代表着权力。得到封神榜,成为“天下共主”同时意味着能控制更多的资源。只要拿到封神榜,就能源源不断利用天神的法力。成为维持统治的资本。

而在笔者眼中,这个形势与当下中美博弈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自然是更类似于西岐。我们的民族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农耕文明。同时,如今的对于生产和制造方面拥有,在全球也自然是遥遥领先。并且从来不主张、不崇尚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

500

同样从文明的视角来看,美国文化和他们的信仰一样是带有某种“原罪”的。

与中国5000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不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文化和民族构成上从来都是“他者”。所以,美国从诞生的那一刻到今天,都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

黑人、白人、拉丁裔、亚裔想要让他们统一在同一面旗帜之下,就必须构建一个“美国人”概念,让他们产生共同的自我认同。这是美国长久以来,从未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不同于原住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和神话体系,建国初期美国只能靠宗教去维系种族和种族之间的联系。

而在20世纪民族主义遍布全球的时候,美国再次遇到了挑战。美国只能用文学、电影等流行文化,通过不断重新解构其他民族的神话、文化,讲述美国自己的价值观。

500

所以说,美国的立场更像是电影里的朝歌,一个中央分封出去了50多个诸侯。在政治体制、经济利益之外,维系这些国家和诸侯国的国民形成统一自我认同的,其实全都是现代传媒缔造的“美国价值观”

在经济上,除了美国本土,遍布全球的还有更多星罗棋布的“盟友”。美国凭借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在美军的铁蹄保障之下,对他们的社会资源进行着无差别的“掠夺”。矿产、能源、农产品、制造业、金融、人才,都是美国掠夺的对象。而这些夺来的资源,都会变成新的武器、金融资本和文化产品,重复稳固自己的经济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价值观的统治力。

可以说,美国是用巨大的利益链条为自己编制出一道横亘全球的“封神榜”。

500

2

地利:先进武器应当为“仁”所用

在电影《封神第二部》中,激烈的西岐保卫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神仙打架”。

无论纣王麾下的魔家四将、闻仲的十绝阵,还是西岐阵营的雷震子、三头六臂的殷郊。都是可以彻底碾压凡人战力,可以左右战局发展的“超级武器”。这样的装备,在战场上出现就是王炸!

放在现代战争里,这些就是能够决定战争胜败的“超级武器”。

比如身形巨大,各有法宝的魔家四将,那放到现代战争里就是各种型号的重型装备。

500

魔礼青手持青云剑,虽然是剑的外形,但是完全可以远程攻击。使用时可以幻化成蛟龙,重塑出不同形态。这就像是现代战争里的无人机蜂群。每一架对于任何敌方目标都是极度致命的。

500

魔礼寿可以召唤花狐貂,通过钻地的方式突入敌方的城门。就好比是一门大口径的自行火炮,无论多坚固的门都能破开。

魔礼海弹奏的风火琵琶,能够释放出无数火球,简直就是一辆不用装弹无限连发的火箭炮,再也不用担心“火力不足恐惧症”了。

魔礼红手持的混元伞,可以吸收抵御弓箭、石块几乎所有的远程投射物。放在现代战争中,就像是弹炮一体的防空车。

但是,最后这几位最后都敌不过三头六臂的殷郊。因为这家伙就是一辆兼顾了火力、机动、防御的第四代主战坦克

需要突进前插突进的时候,他有极高速度。正面需要坚守战线,他有极高的抗打击能力,需要扫清敌方重型目标,可以平等地报废挡在面前的所有的目标

而作为本部电影的“大反派”闻仲。则是装都不装了,直接开挂跳到了航天时代。他布下的“十绝阵”会在天空中形成巨大的光束。只要被光束照到就会收走人的三魂七魄。

这简直就是 “地图炮”,放在唯物的现实世界,就是天基轨道炮一样的“科幻装备”。

在电影里除了中途加入战场的殷郊,这些拥有极强战力的超级武器,大部分都是殷商大军统御。直接对西岐城形成了战力碾压。相较之下,只有凡人之力的西岐城几乎毫无招架之力。仁义之师对阵虎狼之军,人数上还有劣势。

但是,稍有历史常识的朋友都会意识到,这不就完美符合了中美之间军事实力发展的历程吗?

想要在装备劣势下以少胜多,要么靠战术、要么靠团结。当初在朝鲜半岛的对抗中,面对美军碾压我军的技术装备。

志愿军依然靠着优秀的战术素养,利用有限的反坦克武器,就敲掉了美军的坦克。就像电影西岐靠着人的力量,“单杀”敌方魔家四将里的魔礼青。

500

也靠着顽强的意志完成了高强度的战术穿插,迫使美军不得不大规模撤退。就像电影里最后,姬发奇袭闻仲的大本营。

同时我们也善于利用苏联有限的军事援助,在局部战场把有限的装备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类似于电影里来去如风的杨戬,攻防兼备的哪吒,都是西岐从外部引入的友军。

即便对方实力再强,西岐人依然靠着勇敢和智慧,破除了殷商大军看似“无解”的壁垒。

3

人和:人永远是战争的关键

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高科技装备总有用完的时候,对抗最后要靠的还是人的意志。想要赢得一场战争,就要先在意志上压倒对手。

电影中,姬发最终制胜的关键,就是用舍生取义的仁爱之心,感化了为人正直但常年受到殷商君权父权洗脑教育的邓婵玉。

500

最终靠着和姬发等人的拼死奇袭,才保全了西岐全城的百姓。破除了闻太师的阵法,结束了殷商军队“摄人魂魄”滥杀无辜的行为。

而在现实中,这种摄人魂魄的法术,就像是美国强大的宣传机器。而破除这个“反动司令部”的只能靠中国广布仁德,团结全世界更多的人民。

我相信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当国家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都想带领全球人民建立更加辉煌的文明。成为古代商周时期所说的“天下共主”

但是美国使用的逻辑,就是要全球都服务于他的利益之下。而中国使用的逻辑则是大家平等尊重,共同建设更好的未来。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决定了中美在未来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和碰撞。

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天下共主”,而选择权不在中美,而是在全球所有国家的所有人民手中。

所谓敬则怀忠,畏则怀乱。美国历来是用武力、威慑、限制的方式,妄图维护单极化的世界秩序。以霸权主义思维,震慑全球。

时至今日,美国相当数量的人口沉溺于各种不良嗜好中,一如“沉湎酒色”

美军基地遍布全球,给全球各地散播纷争的种子,谓之“穷兵黩武”

面对其他崛起的国家加征关税,让小弟们为美国的军事行动买单,谓之“重刑厚敛”。

在联合国安理会三次否决停火方案,国内不仅各族裔之间的矛盾倾轧迟迟不见解决,甚至分化民众大搞身份政治,谓之“拒谏饰非”

而“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正是中国史书对于典型暴君——纣王帝辛的评价。

而我们5000年终不断的王朝更迭的历史,早已昭示着只有团结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仁君,才有资格长久地成为“天下共主”。

我们祖先早在2000年前一句话就讲明白了这个道理。自古以来,我们从来不缺乏守护家园的信念。在战争中即便是失利,只要文化不灭,迟早能夺回失地,还于旧都。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样的信念,即便到今天也不曾改变。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意思就是说:尧舜的仁德,是心性本就如此。商汤周武的仁德,是身体力行践行了仁德。而春秋五霸,是打着仁德的旗号,行不义之事。借的时间久了,自己都忘了其实自身本来没有仁义。

500

只有真正心怀仁义,而不是把仁义当成一面好用的旗帜。才能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民心所向、以人为本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最后再聊聊电影,笔者认为一部好的电影,优秀的叙事,精美的特效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个人虽然渺小,却依然生在一个思潮激荡,风起云涌的时代。所以电影传递的价值观十分重要。神话本身就是古代人民对于现实生活的奇妙想象,也反映了我们民族追求和平、公平和正义的朴实价值。《封神第二部》这部电影就是用优秀的制作水准将我们代代相传的神话搬上大银幕,让这些想象更加写实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让我们能够穿越千年,找回了一些作为中国人的“初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