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19硬刚美海鹰直升机,间隔不足10米,英雄飞行员称绝不后退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科大烽火
据央视军事频道报道,东部战区第71集团军某旅,在一次任务中,出动直-19武装直升机同美海军MH-60R舰载直升机展开斗法。这次报道中的拦截监视任务,很可能发生在美军舰艇穿越台海时。该旅飞行员杨耀东称,当时两机最小间隔不足10米,情况十分凶险。我方直-19直升机保持航向,绝不后退,迫使美海军MH-60R舰载直升机悻悻而归,已服役14年的直-19,仍然是宝刀不老!
公开资料显示,直-19是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携手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一款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于2010年立项,并在当年7月完成首飞。它是在直-9W基础上发展而来,保留了直-9家族标志性的涵道式尾桨设计。
按照适坠性要求,设计人员对直-19的主体结构进行了大幅改进和调整。该机的操纵/控制、液压、电气系统被重新设计,燃油系统也被重新布置,能满足抗弹击、自密封的适坠性要求。
直-19采用串列双座布局,驾驶员在前、武器操作员在后,机头下方设有座舱内改装抗坠毁吸能座椅。采用有2台国产涡轴-8C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700马力。配备有一副四桨叶柔性复合材料单旋翼,起落架为后三点固定式设计。
直-19的最大起飞重量仅为4吨,没有安装固定航炮,两侧短翼下有4个挂点,能够携带反坦克导弹、天燕-90近程空空导弹、57毫米航空火箭弹、12.7毫米机枪吊舱等武器。当初研制直-19可能是作为直-10直升机的“备用型号”,研制速度非常快,直-19在首飞完成后的次年就进入了陆航部队服役,缓解了我军对武装直升机的迫切需求。
直-10武装直升机面世以后,与直-19组成了陆航武装直升机装备体系,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高低搭配的特点,但又在实战中可以互相配合。例如直-10火力强悍,然而缺乏旋翼顶端传感器,仅依托布置在机头部位的光电系统,态势感知能力稍显不足。直-19直升机的改进型在旋翼顶端加装了毫米波雷达,具备较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况且直-19机体较为轻小,机动性较强,低空飞行时动作轻便灵活,于是就适合承担战场侦察类任务。所以在实战中,陆航部队往往会采取直-19负责战场态势感知,直-10接受目标指示,进行打击作战的协同方式。
直-10和直-19的战术配合,在中国陆军的作战体系中显得十分成熟,这两种机型的研发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例如直-19距今已达15年,从技战术性能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直-10还是直-19,囿于研发时代的技术条件,导致性能存在一定弱点。直-19过轻的机体导致改进潜力有限,未来中国很可能不再发展4吨级武装直升机。
美国的MH-60R“战斗鹰”,是美国海军为取代SH-60B与SH-60F两款机型发展出的一款多用途舰载直升机,航电设备得到了升级,制造总数为291架。从外形上看,MH-60R的机尾右侧取消了原有的磁探测仪,替换成了干扰弹发射器。右侧舱门向前多出了底座,用于安装短翼。机首处的天线变得颇为复杂,不再是原来的平面。
值得一提的是,直-19驱离美海军MH-60R的报道出现后,网友纷纷提出疑问,为啥要用直-19来干这活呢?
按理说让海军舰载直升机来负责此事是最妥当不过。上述说法确有道理可言,但让直-19升空迎敌,估计还有别的用意。首先直-19是一款武装直升机,在火力配置上要比美海军MH-60R强上不少,由此可将威慑性直接拉满,以此使其能够认清现实。
其次按照央视报道的口径来看,是将此次直-19驱离美海军MH-60R的行动,描述成了“模拟对抗任务”。换句话说,对于直-19而言,这既是一场实兵作战,同时也夹杂着不少对抗演练的意味,拿美军练手了。更关键的在于,这种机会少之又少,通过与美海军舰载直升机的正面交锋,还可为直-19后续的作战训练提供不少经验,因此这便是出动直-19的根本原因。
由于直-19直升机的机体寿命还有很多,在未来陆航部队中仍会发挥巨大作用。即以半潜船为依托,要么前出与美日海空力量进行对垒,要么就是与直-10开展协同作战。相信“那一天”到来时,不论是对岸之敌还是外部的敌对势力,都将成为陆航部队“无差别打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