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好就挨枪子,游戏主播反向鸡娃
教育,永远是个难题。
不久前,我爱我家的关凌发视频称,由于辅导孩子作业,自己急出了心脏病和高血压,逼得自己半夜野跑发泄。这种疯狂的亲子关系,戳中了无数中国父母。
不过,世界这么大,总有人不走寻常路。我们今天的主角——博主@逆战烧饼哥,尽管在深夜也经常血压飙升,但他的病因,则是因为天天逼着孩子和他一起打游戏。
别人家的小孩,期待的是考了95分,可以玩一把游戏。而烧饼哥的儿子考了95分,期待的是今天可以不上小道了。
所谓小道,是指逆战地图 里一个相对狭窄且隐蔽的侧翼小路,连接着进攻方的复活区与A点或B点。玩家往往把小道用作快速突袭或绕后的路线,机会多危险也多。与之对应的,则是地图上A点附近的主要通道,或者开阔区域的A大,适合远距离交火。
然而,小道可免,A大难逃。无论小烧饼考了多少分,挨一顿游戏基本是跑不了的。
对此,烧饼哥对孩子的解释是,“你上个屁北大,你这个分数只能跟我上A大”。
不是烧饼哥疯了,也不是他儿子疯了。
这只是最近爆火的抖音游戏主播@逆战烧饼哥,以身入局进行的一次大型赛博教育实践。
01 反向教育:我的压力怪父亲
《逆战》作为一个十多年前的第一人称射击网游,目前已经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而很长一段时间里,逆战烧饼哥也只是一个没有流量,做了11年烧饼,平时喜欢打《逆战》的短视频博主。
那时的烧饼哥普通到什么程度?就这么说吧,按照他之前的经历,把他放在人群中,只能是时代的背景板。别人进城打工,他就进城打工;诈骗开始流行,他就被骗得一无所有;别人做短视频时,他又做短视频。
直到2024年10月中旬,烧饼哥发了一条周末带儿子打游戏的短视频,命运的齿轮开始了转动。
不久,“烧饼式父子局”爆火,他也因此在抖音成为了146万粉丝的大博主,从此跳出了“人堆”。
在烧饼哥的视频里,儿子几乎是被“逼着打游戏”和“吵着要学习”的。
他经常要求儿子带头冲锋给自己挡子弹。如果小烧饼被敌人击毙了,他上来就是一句:“数学考98分有什么用,你游戏0-5!”。
和小烧饼单挑solo时,烧饼哥也会毫不怜惜儿子幼小的心灵,直到把小烧饼虐哭,才肯罢休。
而在日常直播时,当儿子终于承受不住,哭着说出“不想玩了,我想去写作业”时,烧饼哥则会抓紧时机,语重心长地教育儿子:“你写什么作业?你作业都写完了,一会跟着我上小道!”
总之,对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来说,和烧饼哥打游戏,堪比在海豹突击队特训——整个过程充满了不合理的任务、教官的怒吼、不断逼近极限的压力、以及失败后的嘲讽。
当然,小烧饼对此也进行了反抗。
在一起冲小道却被埋伏炸死时,烧饼哥会直接急眼吼道:“你躲在爹身后那个怂熊样!”
而小烧饼有时则会反驳说“犬父无虎子”“你菜得跟狗一样,还好意思说我。”
不过,这些质疑终究还是徒劳。最终,小烧饼选择了在晚上偷偷读书,用凿壁偷光的精神,聊以慰藉。
自此,尽管付出了儿子近视眼的代价,但烧饼哥成功破解了孩子对游戏成瘾的深层密码。
因为游戏成瘾很大的原因,是失败了没有惩罚。而烧饼哥不断强化着游戏里的失败惩罚。相反,烧饼哥的儿子就会求着去看书,是因为看书父亲是不惩罚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款逆战,给烧饼哥玩成野生教育家了。
02 野生教育家
如果只看到这里,那么你可能认为,烧饼哥只是一个用孩子炒作自己的无下限父亲。
但事实上,那些藏在烧饼哥视频边角中的点滴,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个懂得教育孩子的好爸爸。
首先,烧饼哥并非不关心儿子学业。每次打游戏前,他都会认真地询问儿子,“作业写完了吗?”
其次,烧饼哥的三观也很正。如果发现孩子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隐患”,会马上出重拳进行教育。
比如有一次,小烧饼在游戏里喊话:“这里没有农村人了吧”?结果烧饼哥一改往日嬉皮笑脸,认真严肃地教育起小烧饼,不能看不起农村人,也不能存在错误的等级观念。之后还告诉儿子,自己过去,就因为农村人的身份而感到自卑。
第三,烧饼哥还会对孩子进行劳动教养,向孩子展示,怎么一点点做烧饼赚钱。情到深处,他还会告诉儿子:“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希望将老一辈朴实勤劳的精神传递给下去。
可以说,烧饼哥对儿子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
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通常将家庭教育风格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而烧饼哥,则大概属于权威型与民主型的结合。
所谓权威型,是指对孩子高要求,但高支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打游戏上。他会身先士卒,带领儿子上演赛博赤子威龙,上阵厮杀。而一旦儿子操作有误,烧饼哥就是一顿输出。
所谓民主型,则是指在一定规则中,尊重孩子自主权,并进行正向沟通和引导。
如果透过烧饼哥的“压力输出”,深入分析,正是这两种教育风格的有机结合,让小烧饼体会到了家长的理解与尊重,从而更容易培养出良好的自驱力,把读书与接受知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这一点,在小烧饼买书这件事情上,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在一段视频中,小烧饼一进书店,就拿起了《骆驼祥子》反复摩挲。烧饼哥看到此景,立即关心地问儿子是否能看懂。
在拿起了《半小时漫画宇宙大爆炸》后,烧饼哥又看出了儿子喜欢科普类的书籍。于是他积极回应说,这周看完了,下周再买其他书。
可以看出,烧饼哥除了上小道以外,还会用心观察,挖掘儿子的兴趣爱好和潜力,并加以引导。
最后,在儿童的户外活动上,烧饼哥也是花了精力的。
比如带着儿子爬山、去麦田里和儿子单挑……父子二人还会一起穿女装直播。
可以说,这样的亲子互动,是烧饼哥独特的教育手段、是他成为百万大号的流量密码。而烧饼哥父子作品的魅力,则是其中隐藏着无数观众残缺的童年碎片。
03 补齐观众的童年碎片
烧饼哥的火爆,看似是因为反常的亲子互动方式,展现了某种反逻辑和荒诞,并与观众形成了叛逆精神的共鸣。
当别的家长对孩子打游戏避之不及、教育时只问前程与结果,不在乎孩子是否快乐时,他却天天逼着孩子接触游戏,还对考试成绩“嗤之以鼻”。
但是,就像《让子弹飞》这样的电影,烧饼哥与儿子的故事回味起来,却又着更深的意味。
实际上,当烧饼哥声嘶力竭的喊出“跟我上小道”之后,吸引网友关注的,是一种叫做“陪伴”与“理解”的东西。
要知道,中式家庭里,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孤独。这也是当下中国青少年游戏成瘾的最重要原因。
在农村与乡镇地区,由于大量的人口流动、外出务工,父母在小孩成长中几乎是缺位的。在城市中,虽然看似父母在投入精力,但由于缺少积极的情感支持和互动,所以某种意义上讲,许多陪伴也不算有效。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丁凯乐的回车键,按下去就能去往快乐星球
所以,当我们在看烧饼哥和儿子在游戏内外拉锯,以及小烧饼的成长和教育过程时,穿越屏幕和时间代偿我们的,是童年缺失的那些陪伴,而我们代入的,是小烧饼。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如此频繁地接触游戏,为什么小烧饼没有上瘾?在全方位、多层次的儿童教育中,又何必非加入打游戏这一环?
其实,在烧饼哥的这套教育体系中,游戏,还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打游戏有很多好处,包括: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社交技能、提升认知能力、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有助于增强自信心等。
而在烧饼哥的教育实践中,打游戏首先就起到了陪伴孩子的作用。
此外,血压飙升的父子局,还让孩子在及时反馈中释放了学业的压力,让父子关系,从传统意义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变成了更为平等“兄弟”,以及亲密的战友。小烧饼因此多了一个可以社交的朋友,一个一起陪伴成长的伙伴。
而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下,烧饼哥与儿子平等的互动,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比如去年年底,烧饼在得知儿子有不少零用钱后,向他索要新年礼物。作为回报,他也给儿子买了帽子和玩具枪。
这种好兄弟间的讨要,将父子关系构建的更为平等,也润物细无声地完成了对小烧饼的素质教育,让他对亲情的价值,感恩等概念有了认知。
在这样的家庭中,小烧饼与其他孩子相比,少了些孤独与无助,多了不少快乐与陪伴。
也因此,让小烧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变得比较容易。而让他对游戏成瘾,反而比较困难。
尽管这段美好的寓言故事的前提,是小烧饼仅仅是一名小学生。在今后更为残酷的应试教育中,我们不知道他又将面临怎样的困难,父子之间,还能否保持这样的互动与生活。
但无论如何,我们愿意相信,这个孩子就算未来在某个钢筋水泥的写字楼里成为一颗螺丝钉,当他回望过往的人生,也许仍会怀念同父亲的那段快马轻裘的时光。
社会的丛林会在今后许多时刻叩问他的选择,向左,还是向右,阳关路还是独木桥。
那时一个久远的声音或许会在他的耳旁炸响。
都不选,上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