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英文一定要这样说吗?警惕“八股式”外宣
最近的对外稿件中频繁见到关于“春节”的英文表述:
Spring festival, social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new year, ......
这句英文阐释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件。去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也许是因为联合国官方文件这么写了,最近总听到一种声音:对外传播中,要把春节的英文表达统一成这个。
文刀君认为,这......大可不必!
“social practices”是社会学领域的专业词汇,宽泛又模糊,UNESCO在非遗文件里用这个词描述“春节”更多是出于严谨、中性的考虑。
懂英文的读者不难体会到,“social practic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new year”听着干干巴巴,有些晦涩,一点也不喜庆。
面向大众的对外传播,在描述“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时,大可不必这般拘束、呆板、冰冷,完全可以从“春节”的丰富内涵中撷取精华,进行创造性表达。
AI时代,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可以在创造性表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最近,美国媒体密集报道国产大模型DeepSeek,给予极高评价,我们不妨考考DeepSeek。
可以这样发问:
DeepSeek给出的“春节”花样阐释,读者可以结合具体任务,具体判断哪个更合适,不满意还可以继续“拷问”。
美国财经媒体CNBC称,DeepSeek威胁美国AI主导优势(threatens American AI dominance)。
类似的,“ecological civilization”也曾进入联合国文件,但读者要清楚,它并非地道英语,一般英文读者需要在语境充分的情况下才能看懂。但因“生态文明”是内涵广博的中国特色概念,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ecological civilization”作为符号出现在一些官方文件里,有其存在的道理,是综合考虑概念内涵、具体受众、话语博弈等因素之后的选择。然而,面向一般读者的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即便照抄“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符号,也一定会用清晰明了的、接地气的语言阐释它的内涵,这是大众传播的题中之意。
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生态文明”“两山论”“不忘初心”等不少特色提法,其所谓的“官方译法”并非是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万能表述”(参见《笔尖上的文化碰撞》),很多时候需要结合语境再阐释、再创造。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不能止步于所谓的“标准译法”。
也许,说到底,“标准/权威答案”这一应试思维着实害人不浅。若是把本需要发挥创造力的“storytelling”搞成“八股式”外宣,那就脱离跨文化传播的本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