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海军发展总结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当代海军》杂志
深海安全问题日渐升温
在2024年6月中旬,据英国媒体报道,为应对海底基础设施安全挑战,北约在位于英国诺斯伍德的北约海事司令部内,专门成立了北约海底基础设施安全中心。
海洋拥有巨大的能源与资源储备,蕴藏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种战略资源和能源;同时深海与太空一样也存在着极大的军事战略价值,有观点认为,深海的特殊环境让位于深海的武器更具机动性和隐蔽性,可以确保国家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更久地处于安全状态,提升国家核威慑的可信度;另外,深海对于海洋划界也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各种深海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深海的探索不断加速,围绕深海的各种博弈也纷至沓来。而2022年9月发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则是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2024年2月,瑞典、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两国的结论均指向人为破坏。北溪管道爆炸是破坏跨国能源基础设施的严重事件,对欧洲能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由于管道被破坏的位置位于海底,因此在当时引发了各方对于深海安全问题的重视。
现在俄罗斯、美国等十分注重在深海领域的军事准备,而法国紧随其后,就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的10天前,法国国防部长弗洛伦斯·帕利签署了《海底控制战略》。这是全球首份国防领域聚焦海底空间的顶层战略,强调了控制海底对法国国家战略安全、军事行动、经济利益的重要性,提出将法国在领海、经济专属区、相关行动区内的“认知”“监控”“行动”能力拓展至6000米以深的目标,明确了发展重点和指导方针。
根据2024年6月的消息,北约海底基础设施安全中心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将专注于保护长达数千公里的海底能源管道和电缆、光缆等通信管道的安全,同时协助北约海事司令部在决策制定、部队部署和协调配合等方面的工作。下一步,北约还计划在布鲁塞尔总部现有的关键海底基础设施协调小组基础上,建立一个战略中心,以全面支持海底基础设施安全中心的任务执行。由此不难看出,未来的海底将不再平静,而各国围绕深海的明争暗斗也将愈发激烈。
极地博弈再成焦点
在2024年4月11日,芬兰国防军总参谋部通讯处表示,芬兰海军首艘“低地”级破冰护卫舰在芬兰西部波的尼亚湾畔的劳玛海洋建工(RMC)造船厂举行龙骨铺设仪式。在6月末,有消息称俄罗斯海军的第一艘战斗破冰船(项目23550)“伊万·帕帕宁”号已经开始了海试;之后在7月13日又有俄媒报道称,俄21180型破冰船首舰“叶夫帕季·科洛夫拉特”号将在不久后列装俄太平洋舰队,该舰同样具备起降直升机和装备额外武器系统的空间。鉴于以上两个国家所研发装备的特殊性与针对性,有关北极的博弈也再次成为焦点。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北极航道的战略价值同样不如忽视,另外北极广袤的冰层为美俄战略核潜艇提供了极佳掩护,且北极弹道也是双方以弹道导弹打击对方本土的最短路线(对于轰炸机理论上也是如此),因此北极对大国的战略安全也极其重要。
要在北极博弈中抢占先机,专门的装备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破冰船对极地作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是极地行动的关键支持装备,也是提升极地战略能力的重要手段。不过,各方也已经意识到,普通破冰船在极地博弈中更多的是处于辅助地位,随着北极地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要克敌制胜,给破冰船加上武装将是必然之举。
这方面俄罗斯走在了前面,如“伊万·帕帕宁”号正是俄罗斯研制的第一艘战斗破冰船,该舰由俄罗斯“金刚石”中央海军设计局研制,2017年开始建造,2019年10月下水,长114米,宽18米,吃水6米,排水量8500吨,破冰能力1.5米,采用柴-电推进方式,航速18节,最大航程6000海里,自持力60天,舰上编制49名人员,还有多余的空间容纳另外47人。
“伊万·帕帕宁”号具有拖船、巡逻船、破冰船的功能,既能独立在北极地区执行破冰和科研任务,参与救援和运输特殊货物,而且还拥有很强的武备,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其舰首装有一门AK-176型76 毫米火炮(有消息称之后可能会改为AK-190型100毫米火炮),舰尾安放了两组四联装“口径”巡航导弹发射器,其多功能直升机停机坪还搭载有卡-27直升机一架。
而芬兰在该领域同样不甘落后。作为北极国家之一,芬兰对破冰船也有刚性需求,在2019年9月芬兰政府下发了一份总额达14亿欧元的订单,由劳玛海洋建工(RMC)建造“低地”级破冰护卫舰,其首舰于2023年10月切割首块钢板,该舰计划工期28个月。
资料显示,“低地”级排水量3900吨,长114米,宽16米,吃水5米,最大航速27节,配备现代化低噪音推进系统,航程3500 海里,舰员编制70人,具备1.5米左右破冰航行能力,还能应对作战海区冰情、大雾和极端低温等恶劣天气环境。在武备方面,“低地”级主炮采用瑞典博福斯MK3型57毫米智能隐身舰炮,;美制8联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装载32枚“海麻雀”BlockⅡ型舰空导弹;2座4联装“加百列5”中程反舰导弹系统;其他舰载武器系统还包括遥控武器站、双联装轻型鱼雷发射管和诱饵发射器等,另外在舰艉还建有机库和直升机甲板,可起降1架直升机和多功能无人机。同时,舰上还装备了扫/布雷任务舱,具备无人扫雷载具搭载和操作能力。
据悉,“低地”级共四艘,所有舰艇将于2029年前全部交付完成。可以推断,随着相关国家逐步具备破冰作战能力,未来在极地冰海中的较量也将逐步升温。
相关国家海军建设稳步推进
澳大利亚2024年2月20日宣布了未来10年耗费超过350亿美元建立“二战以来最大规模海军”的庞大计划,将把主要水面作战舰艇总数增加到26艘,具体为由3艘“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6艘具备反潜和远程打击能力的“猎人”级护卫舰构成“一级战斗舰”,11艘小型通用导弹护卫舰和6艘大型“可选载人水面舰艇”组成“二级战斗舰”。
其中,“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由西班牙纳凡蒂亚集团设计,排水量为7700吨,最高航速28节,船员约为200人。在2009年到2020年之间三艘“霍巴特”级驱逐舰已经建造完成并进入澳海军服役。
“猎人”级护卫舰由英国宇航(BAE)公司建造,舰长149.9米,宽20.8米,满载排水量达8800吨。根据官方时间表,“猎人”级预计会在2030年后服役。
在11艘小型通用导弹护卫舰项目的竞标上,有日本、西班牙、韩国、德国四国一同被列为候选国家。日本给出的方案是设想以“FFM”(“最上”级)为基础进行共同开发,德、韩、西班牙推出的分别是:Meko A-200护卫舰、FFX BatchⅡ/Ⅲ护卫舰、ALFA 3000护卫舰。据悉,澳大利亚政府将对各国方案进行比较,力争在年内将候选对象缩小到两个国家。另外“可选载人水面舰艇”是以美国海军大型无人水面战舰(LUSV)为基础研制,可以搭载水手或作为无人舰艇独立运作。报道称,“可选载人水面舰艇”将配备3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可显著增强澳大利亚海军的远程打击能力。
同时,意大利海军在2024年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根据《2024至2026年国防规划》文件,意大利海军将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包括增强水下、水面和空中力量。在这一规划下,意大利海军将成立无人潜航器研发部门,采购新型舰艇和战斗机,并推进远程打击导弹及反舰导弹能力的研发。这些举措将极大地提升意大利海军的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
红海袭船战外溢效应引关注
2024年,红海地区袭船事件频发,西方国家军舰和商船在红海多次遭到无人机和导弹的袭击,不仅给国际航运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其外溢效应对于相关方海军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如据国外网站10月末报道,美国海军将延长12艘老旧驱逐舰的服役期,以便在新舰加入舰队前,维持海上力量的需要。美方表示,将继续服役的12艘驱逐舰是“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中FlightⅠ型,是“阿利·伯克”级中最老的型号,这些军舰本应在2028年开始退役。但世界各地频发的冲突推动了更多军舰部署需求,美国海军被迫调整部署,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撤出由驱逐舰护航的航空母舰,以便在中东地区冲突中发挥威慑作用;与此同时,海军不得不更多地依赖驱逐舰,来填补“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后留下的空白。据悉美海军现在计划让这些军舰服役到2030年至2036年之间。
同时,在红海袭船战中美军用昂贵的“标准”中远程舰空导弹与胡赛武装廉价的无人机或巡飞弹一换一,效费比极低,这也促使美军加速推进定向能武器上舰的进程。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高能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具有光速交战、高精度打击和低附带损伤等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无人机、导弹等空中目标,为水面舰艇提供强有力的空中防御能力。红海袭船事件为美军定向能武器加速上舰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分析认为,通过加强研发和应用,美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海上防御体系,而这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让定向能武器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另外,在红海地区为了拦截大量来袭目标而导致的短时间内防空导弹快速消耗让美国海军战舰必须定期到友邻国家的军港补给弹药。为此,美军正在重启冷战时期的一项关键训练科目——海上再装填训练,以延长军舰海上作战时间。2024年10月11日在南加州海岸,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长津”号 (CG-65)与军事海运司令部的“刘易斯·克拉克”级干货和弹药补给船“华盛顿·钱伯斯”号(T-AKE 11) 一同演练了垂发系统海上再装填,通过“海上可转移装填装置”(TRAM)成功将一个空的垂发系统武器集装箱转移到巡洋舰上。美国海军部长表示,海军正按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开始部署T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