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如何度过“强击机断档”?

作为数量和质量都在全球排得上号的空中力量,当代的中国空军在“攻防兼备”这件事情上看起来已经颇为上路了。不管是双重任务的歼-16和苏-30MKK,还是专注于“炸弹卡车”的歼轰-7A,以及新一代多用途歼击机以及攻击无人机和由各类轰-6平台携带的战役战术打击弹药,已经能在多数情况下提供不错的对地火力支援。

500

▲ 歼-16作为新一代的空军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有着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

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形势最凶险的那几年里,在对地攻击这件事情上,解放军空军却差一点遇上了“青黄不接”的情况。这个故事的开始,可能还得从1979年前后空军装备部成立时对强击机规划说起。

500

▲ 作为空地支援的直接力量,强击机在以防空为主的人民空军长期处于尴尬的地位

70年代末的中国航空工业虽然已经在多类飞机的研制和仿制工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在执行对地支援的强击机领域,虽然强-5在1966年就开始投入生产,但经过修改后直到1969年底才确定了技术状态标准并投入成批生产。截止1979年8月强-5基本型停产,共有300多架交付空军部队。

500

▲ 能够搭载高阻航空炸弹的弹舱的基本型强-5的一个特征

不过由于设计不成熟和“文化大革命”导致的质量管理空白,早期服役的强-5在部队服役时存在大量质量和设计问题。整个70年代中后期,生产强-5的三二〇厂发布了大量的机务文件,解决强-5在部队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975年更是决定在3年内将强-5全部送厂返修;加上空军在这一时期的混乱局面,客观上导致了强-5的出勤率相对不高。

500

▲ 文革时期的军品生产质量极大影响了强-5在部队的使用

这时空军强击机部队的伊尔-10已经基本退役,接替他们的米格-15比斯虽然在1973年经过了统一的改装,但作为半路出家的强击机,其载弹最多只能同时挂载2枚100公斤炸弹和2枚250公斤炸弹,对地攻击能力有限,加上这些战机长期执行国土防空作战任务,飞机状况与剩余寿命都不乐观。

500

▲ 东欧很多国家对米格-15Bis的使用也是充当对地攻击机

进入80年代以后,针对空军装备失修和技术落后的情况,空军的强击机装备一边将现有的强-5基本型进行翻修,彻底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则继续推进从70年代就开始的强-5改进工作,生产新型号的强-5改进型。

500

▲ 强-5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的转场中可靠性有限,也是后来空军没有越境参站的原因之一

这其中的第一个型号是强-5Ⅰ型(后来也被改名为强-5A),主要是以取消弹舱增大航程为主进行了7项主要改进,因此也被称为强-5增程型;第二个型号则是强-5I基础上安装护尾告警器和干扰投放器,换装新型射击轰炸瞄准具,采用压力加油并增加多种弹药携带能力的强-5ⅠA(后来被改名为强-5B);第三个型号则是在强-5Ⅰ基础上(实际改进时用的是强-5ⅠA),换装引进的MGN-80E全向雷达告警系统,并且具备反坦克子母弹、反跑道炸弹等使用能力的强-5Ⅱ(后来被改名为强-5C);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外贸的强-5Ⅲ(A-5C,注意它和强-5C是两码事)、强-5ⅢA、强-5ⅠA、强-5M等一系列型号。

500

▲ 强-5的改进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航程近的问题

不过虽然型号研制那么热闹,“军队要忍耐”期间空军采购的强-5改型却没有那么多。实际列装部队的只有1983年12月开始交付的54架强-5Ⅰ/强-5ⅠA型和1986年到1988年间生产的60架强-5Ⅱ型,总数100多架。考虑到1986年总参就已经批准米格-15比斯退役,虽然这期间解放军经历了大裁军,强击机部队的数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80年代末空军的强-5机队里,占主力的还是70年代生产的那300多架强-5原型。

500

▲ 强-5腹部的挂架数量是区分其前后期型号的重要参考

本来在80年代末,空军有意在强-5Ⅱ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并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签订了协议,并联合包括萨吉姆公司在内的一些发过公司,为强-5Ⅱ主要包括VE110型平显器、TMV630型激光测距仪、ULISS91型惯导/攻击系统、无线电高度表、大气数据装置、仪表板和传感器、电视摄像机、电气线路和发电系统等。现代化的导航与攻击系统。改装工作从1987年开始设计,到1989年5月26日完成定型试飞,并命名为强-5K(《中国飞机全书》上说后来又称强-5E,而施佬手头还有资料称其为强-5F,所以叫啥施佬真的说不好)。随后这个项目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和当时一大票中外合作型号一样没有了下文。

500

▲ 借助外国技术升级强-5的想法在90年代以后基本也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强-5的后续型号的研制情况也对空军不大有利:强-5换“斯贝”发动机型早早被否决;变后掠翼的强-6也因为技术不再先进和发动机的原因无疾而终;歼轰-7虽然在1988年实现了首飞,但当初既然空军不待见603所,如今自然也没法排在海军之前拿到量产的“飞豹”。

500

▲ 尽管空军已经错过了“飞豹”,但该机的弹药携带能力无疑让空军羡慕

与此同时,随着台湾地区的局势变化,中国周边的局势在进入90年代以后却并没有太平,特别是随着台军换装二代装备,对台作战的压力,特别是空军的对地支援作战压力也陡然增加,在暂时没有新强-5补充的情况下,解放军就必须想办法利用手头的条件,增强和维持空军的对地支援能力。

500

▲ 90年代初的台军装备升级,让解放军对于空地支援的需求更加迫切

这其中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维持手头的攻击机群的机队规模。进入90年代,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强-5基本型按照最初的测算已经进入寿命末期,不过因为在强-5定寿时我军主要参考的是苏联50年代以及歼-6战机的定寿经验,因此对战机疲劳状况和寿命潜力的认识还相当有限,因此在80年代经过疲劳测试以后,航空工业部门决定进一步延长强-5的使用寿命,将70年代早期生产强-5的寿命延长至2600小时,而70年代中后期第9批以后的强-5基本型则延长寿命到3200小时。

500

▲ 作为基于米格-19研制而来的强击机,强-5早期的寿命估计也颇为保守

虽然按照首翻期800-1000小时,翻修期800小时计算,一架强-5在2600-3200小时的总寿命中最多只经历3次翻修,但由于早期空军战机的大修管理并不统一,部分早期的强-5基本型在进行过翻修之后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允许对总剩余寿命超过300小时以上,但已经进行过3次翻修的部分强-5进行第4次翻修,并对关键部位定期进行检测,进一步利用其寿命潜力。

500

▲ 只有剩余寿命不足300小时的强-5才不会进行继续翻新

当然在翻修老强-5的同时,强-5新型号的研制工作也提上议程。由于形势紧迫,最终空军选择了研制周期较短的小改方案,一方面加装大尺寸副油箱,延长作战半径;一方面假装多普勒/GPS组合导航系统,实现跨海峡作战自主导航。这就是后来于1997年试飞,1998年装备部队的强-5D型,该机虽然在机载武器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提高,但至少填补了2000年前后空军部队对于强击机的迫切需求。

500

▲ 强-5D为了尽快服役,其武器系统没有太多的升级改进

在强-5D服役之前,在翻修强-5基本型的同时,中国空军还在两款歼击机上进行了加强对地攻击能力的改进设置,这就是90年代中期空军现役最先进的国产歼击机歼-8Ⅱ型和当时最先进的歼击机苏-27SK/UBK。针对苏-27的改进比较简单,主要是解决了该机挂载国产航空炸弹和火箭弹的问题,使其能够使用国产90毫米火箭以及250公斤和500公斤航空炸弹。

500

▲ 苏-27载弹量不小,但如果全是进口炸弹,显然会影响实战使用

针对歼-8II的改进则主要着力解决该机挂架数量有限的问题。歼-8Ⅱ一共有6个翼下挂点和一个机腹挂点,但在多数任务中,由于翼下外侧挂点要挂载副油箱,该机挂载炸弹的数量相对有限,而通过为该机增加GDJ-Ⅳ1型复合挂架,该机可以在机腹一次性挂载6枚250公斤炸弹,加上翼下挂点,歼-8Ⅱ可以携带的航空炸弹数量得到了明显增加,并可在挂载8枚航空炸弹的同时挂载空空导弹进行自卫。

500

▲ 这种复合挂架大幅增强了当时歼-8Ⅱ的对地攻击能力

在90年代中期,我军大约有60架左右的歼-8Ⅱ歼击机可用,台海危机前可用的苏-27SK/UBK则有26架。这80多架歼击机虽然在设想中的台海作战中首先要担负夺取制空权的任务,但作为具备较强对地攻击能力的两型战机,在强-5D和苏-30系列战机批量服役之前,歼-8Ⅱ与苏-27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空军中毫无疑问也是对地支援作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