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10万亿为地方减负?
作者:李达诗,资深政经评论人。
化债在美元降息周期中提出,这几年政策遵循逆周期、增量、稳步,看来耐心和长效是这届政府的办事方式。
中国财长蓝佛安部长称,2023年末我国隐性债务规模为14.3万亿元,经过一次性增加债务限额6万亿、未来五年每年安排新增专项债8000亿元合计10万亿,叠加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自然到期,不再在2028年前清零偿还。
10万亿资金投入与2万亿债务自然到期,从而化解12万亿隐性债务。
今次安排显著降低近年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规模,让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但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大大削弱,也成为这几年拖累提振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少内外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较为悲观,有人还借机大唱“崩溃论”。
到底地方债务是否无解?
最近见到一位高人,他很乐观地表示,中央发中长期债,以“拖”字诀将完美解决地方债务。
债务置换的本质,就是以时间换空间,即由剩余期限较短的高息债务,转化为剩余期限较长的低息债务。
他分析,在讨论地方债务时,要先搞清楚,这些债务是因为败家仔吃喝赌嫖、挥霍家产搞出的,还是勤力仔一心要改变家境,省吃俭用修路起楼,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
如果是前者,当然无药可救,搞得不好会把祖上的产业一铺清;如果是后者,就要想办法帮拉扶持,让他们摆脱困境。
高人还说,地方政府过去做了很多事情,欠了很多债务,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去还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还有能力来搞新的建设?
国家出台再多政策,地方政府也是无能为力。
因此,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过重问题是当务之急。只有解决了债务问题,地方政府才有能力、信心和决心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地方债务有不同的情境,有个别地方官好大喜功,过度消费未来钱;有些官员更是为了追求个人政绩,不断搞脱离当地实际情况的高大上建设,以至无法还贷。
但冷静分析,更多的债务是投资在基础建设上,这些项目既有偿还过去因贫困而欠下的公共建设,极大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和发展。
现在每到长假期,许多城市人都涌向各地旅游,看到的是路达乡村、桥跨大海,高铁遍布,星辰大海,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绝不是虚名。
这些基本建设是将过去欠的、现在用的、未来所需都完成了,只是过度借贷而形成了地方债务。
总体来看,大量这类资产是优良的、可持续的、为社会所需的,而不是低劣、要淘汰的资产。
因此,新一轮大规模债务置换,拉长地方债务周期、降低债务付息压力,让地方政府从化债化险,转移到发展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从应急状态回归常态谋发展。
当地方财政压力减轻了,才能腾出更多资源,清理拖欠企业的帐款,以及推出更多惠民措施,从而间接带动企业投资及居民消费。
中央这次出手放大招,是跳出了过去的化债思路,即,从“化债中发展”转向“发展中化债”,也就是过去重点是强调防风险为主,现在面对现实转而将稳增长与防风险作出平衡。
重大思路的调整意味着下阶段将稳增长和发展置于更高的地位,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以及逆周期调节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各方已达成较大共识,就是经济下行期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货币政策主要起配合的作用。
当然,具体力度需要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外部冲击(特朗普加征关税、科技打压及减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和财政可持续性等。
中央财经部门主责人多次强调,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将之视为“铁的纪律”,突显中央决心严控地方债务风险,不再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祸患。
事实上,人大今次决定,对于长远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说非常重要。
财长蓝佛安便形容,这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
由此可见,中央处置经济出现困境的办法更趋灵活和主动性,特别是化债工作思路的根本转变,由过去应急处置,转为主动化解,财政措施谋定后动,这样可更有余地应对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大环境。
尤其是特朗普上台,经济变量多挑战,美息走势添变量,同时贸易战风险也在增加,优先处理地方债务问题,确是一个上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