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上台对澳门特区利弊多面睇

  熙熙攘攘了一年多的美国四十七任总统大选,昨日终于降下了帷幕。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已取得足够的选举人票数,顺利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再度入主白宫,成功上演美国现代史上最猛政治逆袭。这也是他继二零一六年当选第四十五任总统后的再度当选,开创了美国总统选举的新历史。

  有著名政治评论员分析指出,世界已经见识了特朗普「1.0版」,马上又要见识特朗普「2.0版」。虽然特朗普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他的不确定性。但从他前四年的执政生涯,以及后四年的在野作风,我们还是可以观察到,接下来的四年,将是不平静的四年,也是我们见证历史的四年。

  那么,在未来四年,「2.0版」的特朗普,将会对澳门特区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对照这位著名政治评论员的逻辑思维,或许我们可以从特朗普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执政生涯」的表现及「在野时期」的作风,综合梳理出一条特朗普未来四年对中国澳门特区可能会采取的态度。

  应当说,思考这个问题,必须把澳门特区置于「太平洋大两岸」和「台湾海峡小两岸」,以及一个中国架构的中国主体、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地区的大格局之下去观察。不过,似乎在特朗普那曾经的四年任期中,即使是对中国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战」和「科技封锁战」;也即使是在香港特区发生「反修例」非法暴力期间,特朗普先后签署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香港自治法案》,及颁布行政命令,取消对香港的特殊待遇,及「制裁」香港特区的官员,导致香港特首今次要前往秘鲁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不能按照惯例过境美国,而是绕了一个大弯;也即使是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颇不友好;但他对澳门特区的态度,似乎是「手下留情」,没有作出损害澳门特区重大利益的情事,甚至还以透过外媒放风,与特朗普有关联的美资公司向澳门特区政府,以「特朗普」品牌在澳门申请注册四个商标,以及在中美贸易战打得最火热之时,又透过外媒放风,美国希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中国澳门会谈的消息。这些现象,无论特朗普的动机如何,都折射了其对中国澳门的「仇恨值」不高,甚至还有一些「好感」。

  究其原因,在「确定性」方面亦即提名特朗普参选美国总统的共和党的历史入手,我们可以发觉,因为也是共和党的老布什总统,在其出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时,就曾经利用后来在澳门投得赌牌的一家美资博企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开设的豪华赌场酒店,作为中央情报局的秘密据点。老布什在参选总统时,这家美资博企的老板就成为老布殊竞选总统委员会的委员,承担为老布殊筹款的任务。这个传统,一直沿袭下来,当也是由共和党提名的特朗普参选美国总统时,这家美资博企的美国母公司的老板,也成为特朗普的「大金主」。

  正因为特朗普与这家美资博企老板的这层亲密关系,这位赌场大亨曾经应中国政府某机构的要求,于二零一七年六月及八月透过晚宴和电话,直接游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驱逐一名在美国寻求庇护的中国公民郭文贵。为了此事,拜登上台后,美国司法部指控该赌场大亨,要求他按《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登记为「中国代理人」。

  另一家美资博企也不甘于「执输」,在特朗普首次当选美国总统并宣誓就职时,因其就职典礼搞得超规格,超逾法定预算,于是这家美资博企的美国母公司老板,就主动捐了一笔巨款,让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既搞得风风光光,把此前历任总统「比下去」,也让特朗普没有违反行政规定。

  其实,特朗普还曾经有意直接染指澳门赌牌。《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早在二零零一年澳门开赌时,特朗普曾联同澳门地产商吴立胜投标竞投赌牌。实际上,特朗普本人就曾经是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赌业的代表人物,在一九九零年初坐拥四座赌场,后来因管理不善,旗下赌场分别在一九九一年,二零零四年,二零零九年和二零一四年申请破产。

  既然有此「确定性」的历史背景,而在去年新《博彩法》生效,澳门赌牌重新竞投时,包括这两家美资博企在内的三家美资博企,全部获得「冧桩」。这在特朗普的眼中,是很「俾面」的善意表现。虽然新《博彩法》有「国家安全」条款,禁止澳门博企与外国政治机构人物有勾连关系,也虽然这两位美资博企「大亨」一个已经因性丑闻而被「踢出局」,另一位已经逝世,而且美资博企基于新《博彩法》的规定,推出爱国爱澳人士作为其澳门子公司的「掌门人」;但基于美国政府的保护私人财产法律政策,其美国母公司的财权仍然掌握在「大亨」的家族或代理人的手中,他们仍然可以做特朗普的「大金主」,中国澳门特区的法律对这些人不具域外管辖权,「鞭短莫及」。

  至于「不确定性」方面,特朗普在其四年任期内,也曾做过一些「对澳门唔住」的事情。他曾签署一项行政令,禁止包括微信支付及支付宝在内的八款应用程序在美国交易,这就迫使苹果、谷歌等公司将这些程序从其美国公司下架,澳门的三家美国赌场营运商或面临进一步的阻力。因为这三家美资博企的的营销人员,与其顾客都是使用微信进行商务联络交流。不过,这并非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为了保护美国人的个人和专有信息。

  另一项差点将会间接损害澳门特区经济利益的事件,是特朗普曾经考虑修改于一九九二年生效的《美国-香港政策法》,其中的一个「港元可以自由兑换美元」的条款。此法律保证了港元在国际的地位,若然废止上述条文,代表美国政府不再保证港元可以自由兑换美元,或设兑换上限措施。由于澳门元与港元挂钩,倘若特朗普将此设想化为现实,就将连带澳门元兑换美元的汇率最少下跌百分之三十。当时就有财经专家指出,澳门特区的资产将会缩水,澳门坐拥的近六千亿澳门元储备,将有一千八百亿澳门元被「蒸发」掉。不过,特朗普正式宣布的各项制裁,并没有包括废止此条文,让澳门特区政府和金融家们虚惊一场。

  应当说,特朗普在其「1.0版」的四年任内,是没有就政治原因对澳门特区采取任何恶意措施的,连《美国–澳门政策法》也没有「动」一下。这与其对香港特区抛出那么多的「制裁」措施相比,算是对澳门特区「手下留情」。这除了是美资博企存在的原因之外,可能也与澳门特区是「风景这边独好」密切相关。

  但在拜登的四年任期内,对澳门特区就不是那么友好了。起码,那些看白宫「眼色」的行政机构或民调机构,就将澳门的旅游警示颜色调为较高的「橙色」,比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区的「黄色」还要高。另外,那些什么「经济指标预告机构」,也屡屡将澳门调降到较低的级别。而在特朗普的「1.0版」阶段,却不是这样的。不知特朗普的「2.0」阶段,是否会「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