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好大一棵树

    ——散记与崔东汇友谊同行年代

         ❄董江竹

深秋时节,著名散文家崔东汇新作《老杨树》在《散文》杂志9月号刊发,11月份又被《散文选刊》转载。《散文》杂志是我国散文界顶级大刊,《散文选刊》则是选载全国散文佳作的重要刊物,两刊都是国内散文家们仰望的大刊,莫不以登临双刊为荣。东汇沉寂几年后,强势回归,可见其重登散文峰巅的实力。《渤海文学》更咸集《老杨树》风华物语,文学评论家和读者对这“好大一棵树”好评如潮……

值崔东汇力作“树大招凤”盛季;遥想往昔青葱岁月,余且散记些与“这位种树人”同行为伍年代友谊片断——

时在1984年初秋,受《邯郸日报》文艺科刘龙源、郭俊二老师邀约,我和东汇同在《田园》副刊“帮忙”。两个平原县的文学青年,县域无隔山水,缘聚同住一舍,自然心近话和。难忘初来乍到时,二老师各请家宴。刘宅籍虹嫂子烧得一手川菜,麻辣滚烫任“滴流”;郭诗人亲自掌勺,诗画拼盘吟“东龙”。凭承二位师长心手相传“甘为他人做嫁衣”至深要义。我俩受教匪浅至今萦怀感念。

那时,郭、刘经常外出采访、开会。编辑室多是我俩对桌编稿。东汇小我几岁,大学文科生谈诗论文,皆引经据典。日常编稿,每见奇文妙语,他都赞叹不已。忽遇农人“赞美大葱”来稿,东汇且言:“这根葱栽‘田园’,咱就煎饼吃了”。白天同室操笔,夜回宿舍躺下,评说路遥、梁晓声、冯骥才,北岛、顾城、贾平凹新作/轶事。直到“无话可说”,就各自捧读《小说月报》、《散文》,或入定“静夜思”。而投入创作境地,常见,东汇突然拿本笔疾书片言。甚至,夜半激灵坐起,也摸纸笔记下“灵感诗句”。他常把草创散文、诗歌请“老兄提提意见”。我自先睹为快。   

相逢纯真年代,难得志同道合。那年那月,俩“编外小编”,志趣相投,柠月如风,耕佣《田园》地,任情置身《编辑部的故事》中。孰料,迎冬下雪日,单位通知我回县委宣传部。因赶“顺风车”,未及与东汇握别。惟祈愿贤弟心中常驻芳华,不弃都蔗高鸿文学梦。依稀记得,翌年早春,东汇也回到县里,借调到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此,我们两个县报道组的新闻干事,名字“报上见”,来往“电话长”。最难忘,那年冬日,东汇骑自行车,跨越两县40多里路,专程到我老家小寨探访。我设家宴款待,猜拳敬五粮。醉里同忆《田园》时光,长话人生事业梦想……

再后来,东汇调到地区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我去市里送稿,有时就住他宿舍,两人复叙“今夜无眠”。1989年秋,我倡《金秋邯郸纪行》,获时任地委领导支持。东汇闻之积极参与。他和我结伴,从临漳、馆陶、邱县等平原县同步“邯郸纪行”。

1995年起,我到邯忝列传媒职场。再度与东汇友情际会,共享新闻线索,结伴参加“新闻发布会”……此番同行一梦长。十年后,我到港报津办担职。这时,东汇已是市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其作品常见于《散文》《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等国内散文大刊,其高质量的散文作品也常被《读者》《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书摘》和网络大量选载转发;东汇的散文作品多次入选国内散文排行榜和各种权威散文年选版本,并获得了河北作协2007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散文选刊》2013-2014年度“新经验散文奖”及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作为一个散文家,尽管东汇低调行事,默默耕耘,可他的散文作品依然声名远播,受到好评。

         如今,我们都已不再年轻。知东汇现已退休,然“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悉闻《老杨树》“哗哗”声响,联想他的《像柳树一样活着》。老柳树,老杨树,根系相连生生不息。东汇真是当今文坛笔耕不辍的“植树高手”。

知君文章好,久要不可忘。某虽不才,但愿东汇,在冀南故土田园上,栽种下一棵又一棵参天大树。

【2024年10月31日/——散记于冀南*国瑞】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