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识知行贤者

             敬识知

 ——追思行士文先生

         董江竹 

近悉,原邯郸市人大副主任行士文先生逝世。遂见多位新闻界名家和社会名流铭文怀念。一离职多年老领导寿终正寝引发诸君心塑追思,足见行士文知行贤达者,在往昔人生道场上,留下多么值得回味的职场故事,和人之交情谊无价的深厚辑佚。

原本,我半介书生,虽置身传媒业界;却对行士文先生的过往官位、政声人设、文笔煊赫所知有限。只从业界赵金海、李日山兄贤处听闻,行士文曾是《河北日报》驻邯记者站长,后当秘书长、副专员、人大副主任;实乃儒雅之仕。其文笔好、人品好、政声德才有口皆碑。机缘巧合,在我“后青年时期”,与年近古稀的行老先生有过一段相识相知的交往经历。

那是2001年,我任《燕赵都市报》驻邯站长时,借住市委3号楼一层右梯角一间宿办室。我发现,每天上午9-10时,常见“无官一身轻”的行老慢悠悠从我驻室门旁拐角上楼。原来,楼上有他一写作间。由于常碰面,先是彼此颔首致意,寒暄客气。后知我是都市报记者,便亲切谓我“同行”;我且尊称他前辈行老先生。有时,他似乎上楼前要歇歇脚,就推门进屋,拿起新到《燕赵都市报》翻看,每见有我刊稿,就仔细看一遍,说声“好,小董行。”他尤其对都市报舆论监督报道“高看一眼”,看后均称“都市报这点吸引人”。我让他坐下或把报纸拿去慢慢看,他就小坐片刻;常又突然想起什么,轻轻挥手出门上楼。我也曾伴随他上楼看看,他的那间办公室简朴、清静,一张半旧写字台、一把罗圈椅,桌上铺展着稿纸和铅笔、圆珠笔,被成摞的资料、报章凑近围拢。知他正在潜心写回忆录和连载文章,我就“不打搅您了”,轻声下楼。

一日,行老先生敲门进来,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褐紫色书籍,微笑着递给我说:“我写的《邯郸拾遗》,请指正”。我双手接过老先生大作,说“谢谢,我好好拜读拜读。”自此,从相识相知,我悟读感知到这位“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前辈的人生框景,自有童年艰辛岁月,成长旅程只顾风雨兼程,终信甘苦附丽繁华功名。实值得吾辈尊敬。因行老先生性情和善,自带书卷气,更有长者风范,当我站有新闻策划、报刊发行活动,都请他站台出席。每活动后,我想宴请酬谢时,他都摆摆手作罢。怕我疑惑,又回头告诉我:“现在家人不让我在外边吃饭”。看来,在行老先生的往来生境中,更有家人温馨关爱,天伦之乐至真至纯。

时空交替,带走了岁月的承酬。后我到《香港商报》津办担刚建站。行前向行老先生辞别。他自有“忘年交”心语寄叙,解析港口文化和“三不管”市井人情……更祝愿我津门“报捷”。后来,我回邯时不忘带几份商报让“老报人”过目,记得他边看边说:“看繁体字没问题”。再后来,时过境迁,市委3号楼拆了,其它各号楼也都夷为平地,大院空旷如野,原本的想往地,再也看不到智者行者的身影了…… 

500

500

                                 【上图--行士文先生著作】

                 【董江竹==2024年9月30日 冀南国瑞*瑞城】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