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妈妈被质疑:她真的是杀人谋财的凶手吗?
文 | 雾满拦江
(01)
看这个:
江歌事件,过去好久了。
现在江歌的妈妈,被网友质疑:
网友称,江歌妈妈,和一位叫黄某福的男子不认识。
黄某福卧病在床,与江歌妈妈“被结婚”(意思是结婚的事儿,黄某福并不知道)
44天后,黄某福死掉,财产宅基地归了江歌妈妈。
所以问题来了,江歌妈妈,是杀人谋财的凶手吗?
是吗?
(02)
人生成长,至少要经历两次认知升级。
第一次是从无序,到有序。
第二次则是从有序认知,到系统认知。
从无序到有序,是从婴幼的空无,进入到一个关联性的世界。
婴幼儿的空无,是指婴幼儿眼中的世界,是没有关联的,空中的星星一颗颗,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不止是星星,你之外的所有一切,都是离散的,无关联的,混乱的。
进入有序认知,是发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星星可以构成星座,月亮与太阳构成日夜,自我之外的人,构成父母兄弟邻居与路人。
有序认知最大的特点,是故事结构。
有序认知,认为宇宙天地一切,都是个故事,或是都可以通过故事讲述出来。
这是人类认知的第一次升级,从无序到有序。
认知的第二次升级,是从有序,到系统。
也可以称为从故事认知,到警察认知。
(03)
什么是故事认知(有序认知)?
来看这段文字:
“一个阴晦的夜晚,杀手杰克进入波士顿。当他离开时,波士顿三大豪族的掌门人,躺在了棺材里。”
你瞬间就知道,波士顿三大豪族掌门人,全被杰克杀掉了。
这就是故事认知。
什么叫警察认知(系统认知)?
“一个阴晦的夜晚,杰克来到波士顿。当他离开时,波士顿死了三个人。”
还是那段叙述。
但现在,你的认知不同了。
你意识到杰克来到波士顿,跟三个人死亡并没有关系,杰克不来他们也会死的,并不是杰克杀了他们。
如果你想说,是杰克杀掉了这三个人,那就不能讲故事:
——而要讲人的行为。
你要讲出杰克杀这三个人的过程,在什么地方杀的,为什么要杀人?用的是什么凶器,凶器在哪里?同时你还要追查到卖出凶器的商店,店员证明买家就是杰克,诸如此类。
没有故事认知,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
只有故事认知,就会把世界简化为简单因果关系。
只有从故事认知,升级到警察认知,你才会适应这个世界。
(04)
回到江歌妈妈。
质疑者说:“江秋莲与黄某福从不认识,并非一个村,黄某福重病卧床,2007年9月10号,59岁的黄某福与38岁的江秋莲女士被结婚,44天后病亡,在这 44天里,江秋莲女士的儿子落户于此。”
这是典型的故事认知。
假如拍部电视剧,剧中有位江女士,她和一位卧病有钱男结婚,婚后44天有钱男死亡……演到这里,只要智力正常,就知道江女士是凶手。
你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影视剧角色之间,一定有行为逻辑关系。
影视剧中,杰克来到波士顿,这段时间有人死亡——那么百分之百,这些人是被杰克杀掉的。
影视剧中,江女士嫁有钱卧病男,44天后有钱男死——江女士一定是凶手。
影视剧中,人物角色关系,是最简单的纯因果。
但现实不是这样。
现实世界是相关性,而非简单的纯因果。
所以看到网友的质疑,你就疑心质疑者是不是智力残障。
质疑者称:“江秋莲与黄某福从不认识,并非一个村。”
这句话,是典型的小朋友讲故事。
只有影视剧中的人物,你才可以说“江女士与有钱男从不认识,他们并非一个村”。
现实中,我们从来不说“江女士和有钱男两人从不认识”这种话。
你不是神仙,不可能几十年不吃不喝不拉不睡对这两个人贴身跟踪,你怎么就敢说这两个人从不认识?说不定他们上代人父母之间相互认识,说不定他们在县城读书时,是学长和学妹关系,也说不定他们两个哪天去医院检查身体,遇到了就认识了。说不定他们是相识多年的好朋友,你不认识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些细节。
故事只有一种可能。
而现实有无限可能。
所以成熟的人,不说绝对的话。
(05)
影视剧中,江女士从不认识卧病有钱男,嫁过去44天有钱男死,百分百是杀人谋财。
如果不是,这部剧就没法拍了。
但现实中,江女士嫁卧病男,卧病男死,村支书离婚,娶江女士,然后大家再离婚……这堆乱七八糟,就是一地鸡毛满天狗血,什么也说明不了。
正因为谋财夺命,只是狗血人生中无限可能中的一种,所以司法制度讲究一个谁主张,谁举证。
杰克来到波士顿,当天波士顿死了三个人,你认为是杰克杀了他们——那你要拿出证据,而不能强制杰克自证清白。
如果你不需要证据,就可以强迫别人自证清白,那别人就没法活了,会被你活活玩死。你会说,杰克今天没杀人,不等于昨天没杀人,昨天没杀人,但前天可能杀了,就这样让杰克一天天给你证明,他就无法生存了。
同样的,你质疑江女士,就必须展示证据。
没有证据,我们就当你在讲故事。
然而生活并不是故事,而是比故事维度更高的混沌系统。
所以我们的认知必须升级,才能适应生活,OK?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