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国债真的有用吗,不用怀疑吗?

现在全球经济都不乐观,增发国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之一。

放宽信用,增发国债,然后借钱或印钱,筹集资金去进行投资,或者刺激消费,已经成了对付经济下滑的不二法宝。

但问题是,现在的危机是——利润危机。 

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难题,如债务危机、失业问题、通缩问题、企业经营困难问题……背后的总问题就是——利润不足,利润下滑严重。 

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们,难道不要想想利润是从哪里产生的吗?

增发国债“借钱”能借出利润吗? 

借钱的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是人们用储蓄财富购买国债。二是各国央行“印钱”购买国债。

首先,印钱能印出真实财富吗?能增加真实的“利润”吗? 

其次,腾挪储蓄财富来购买国债,然后把筹集来的资金投入市场,增加市场里的财富,这种利润增加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市场里的财富增加了,好像有利润了,但是社会总财富增加了吗,有利润吗? 

如果社会总财富没增加,那么,国债要怎么还本付息? 

本来是经济增速下滑,利润减少,经济失活,然后发行国债,腾挪(拿出)储蓄财富来注入市场,增加市场活力与利润。但是,财富的腾挪本身并不产生“新增财富”。即,“利润”不会在财富流动中产生。 

“财富流动”只会借助财富分配规则,使某些人的“私人财富”增加,使“私人利润”增加,并不会使“社会总财富”增加。

因此,发行国债,借储蓄财富来增加市场利润的做法,并没有带来社会总财富的增加。所以,当国债到期,要还本付息的时候,它要从市场上拿走“利息”,就成了一件尴尬的事情。 

国债并不使社会总财富增加,它只是让市场里的财富增加了国债的“本金数额”。那么,当国债还本付息,要从市场财富里拿走“本金和利息”的时候,“市场”就为难了。因为市场里没有产生国债投入后的“利息”,没有那个“真正的”新增财富。

所以,国债是还不起的。如果强行拿走市场里的财富作为国债利息去还债,那么市场经济的“利润危机”会更严重,经济将更加恶化。因此,国债其实是无法偿还的,只会越积越多,从短债到长债,从长债到超长期债,从超长期债再到特别国债。 

一旦有“超长期国债”和“特别国债”出现的时候,往往就说明经济已经没有维持正常运转的利润出现了。“借新还旧”维持债务链条,其实就是不断透支储蓄财富来维持市场经济运转对利润的索取。

但是,储蓄财富是有限的。大量发行国债也会没人买,失去流动性。于是,国债难以靠借新还旧来维持,就会演变为“央行直接印钱”,开动印钞机还债,即央行直接下场购买国债,维持“借新还旧”。

而印钱是印不出真实财富的。印钱之后,原有货币全部贬值,贬值部分被转移到新增货币中,去购买国债,然后再投入市场。所以,“印钱购债”就是在国债没人买之后,强行拿走储蓄财富的一种表现。说白了,这还是用储蓄财富来“伪造经济利润”。 

伪造经济利润能解决“利润危机”吗? 

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不会改变,甚至经济总量下滑的趋势都有可能出现。 

此时,所谓的经济增长就是通过“所谓的国家信用”去发行国债,然后借助“货币洪水”来洗劫“储蓄财富”,去制造虚假的经济繁荣,用“市场利润的增加”,用“GDP的增加”来掩盖“社会总财富不增加”的真相。

这种“逆势”增加货币供给的做法,这种经济越下滑,国债越多,货币越多的情形,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为,社会总财富不增加,但是储蓄财富不断被拿出来投入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结果就会扼杀消费,毁掉经济循环。其原理是: 

市场经济是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一旦出现贫富分化,资方都是富裕的一方,而非资方(主要是劳动者和普通百姓)都是情况恶化的一方,很少有反例。

那么,不断拿走储蓄财富放入市场进行分配,甚至不惜印钱制造货币贬值,无差别地拿走所有人的储蓄财富,放入市场,按照“资本依据”为主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其宏观后果就是,总财富不变,但是“非资方”的财富被不断转移给“资方”,去维持他们的利润,维持他们的经营意愿,也就是维持经济运行。 

可是,这样能维持住经济运行吗? 

社会总财富不变,“非资方(劳动者和普通百姓)”的财富不断被转移给资方,人们的消费力就会下降,有效需求就会减少,造成产能过剩。 

资方面对产能过剩,就会用“减薪裁员”来应对。于是,非资方的财富更少,消费更差,连生育都减少,让产能更过剩,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毁坏了经济循环。 

资方不得不继续减薪裁员,压降产能,减少财富的生产。这就把经济推向了毁灭。

经济走向毁灭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一边失业增加,一边产能过剩。 

失业者和闲置的产能就是无法对接,两边都是干瞪眼。 

失业者就是不能把闲置产能开动起来去生产财富,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而是不断在失业,消费低迷,产能过剩,失业增加……的轮回中循环恶化。 

经济原本只是利润减少,利润不足,财富“增量”下降。结果,现在变成了生产崩溃,财富“总量”减少了。 

这就是市场经济进入经济增速下滑期后,拼命维持经济增速,不断采取各种措施鞭打人们继续“逐利”,而后果却是经济不断恶化,越来越无药可救的原因。 

从企业债和个人债还不起,到地方债还不起,再到用国债来置换它们,然后国债也还不起,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经济自杀的过程。

所以我想问,增发国债真的有用吗,不用怀疑吗? 

利润,真正的新增财富,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

“逐利”是怎么从积极、正面、美好的事情,变成了消极、负面、丑恶的事情,成了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一座大山,成了历史灾难的根源?

经济学家和相关人士们,你们不要好好想一想吗? 

推荐参考文章: 

《一文说清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2024.10.12

补充内容:

各国的国债一般会有抵押物作为债务的信用保障,不会凭空印钱。但是,从各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或者长期低位徘徊,而债务量和货币量却不断增长,异常增长的情况来看,国债抵押物要么有限,要么受限。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甚至会起反作用。

反作用可以表现为,对低价值的抵押物进行高价格的估值和抵押。这就会有变相的“无锚印钞”。结果还是货币贬值,损害经济发展。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