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左派和右派之间经常因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哪个更好发生激烈争吵,然后互相揭短。揭来揭去,发现两种经济模式都有问题,谁也不完美,都有可能造成危机。

但是,左派和右派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认为只能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二选一”,并且“从一而终”,绝不变化,只以一种模式为主。

本文就来说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由于这个题目比较大,是一本书的体量,所以我只挑重要的说,争取用三千字让大家明白。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前者以逐利为首要目标,而后者可以不把逐利放在首位。

这个区别导致的后果是在经济周期的变化中体现的。

经济周期分为——“利润加速扩大”和“利润减速缩小”两个阶段。

经济周期是人类控制不了的。此观点的论述见文末的参考文章《关于“财富的本质是能量”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此处不再赘述。

所以,经济运行会无法躲开“利润减少缩小”的阶段。

此时,经济增速下滑,利润减少,人们获利困难。如果是在“市场经济模式”里,就会觉得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也就是“资本过剩”越来越严重,要淘汰资本了。

这时,资本从“逐利的本性”出发,就要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利润规模。

“私人利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新增财富,二是别人的损失。

当经济进入增速下降,利润减少的阶段后,私人资本越来越无法从新增财富中获利,就会转向从别人的损失中获利,也就是从劳动者的损失中获利。(此观点的论述见文末的参考文章《一文说清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这里不再赘述。) 

劳动者的财富损失后,有效需求就下降,表现为消费低迷,造成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在逐利的经济模式和利润下降的经济环境里,就导致资方减薪裁员。而减薪裁员让消费和有效需求更差,产能过剩更严重,资方不得不继续扩大减薪裁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毁掉经济循环,把经济推向危机。 

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其实质是——利润危机。 

解决利润危机主要有两个办法: 

一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增速的提高,走出经济增速下降的阶段。利润暴增,危机自然就没有了。然而,科技创新是灵感决定的,灵感是人类控制不了的,所以经济周期也是人类控制不了的。能不能在危机爆发前走出下滑阶段,实现周期变化,只能靠运气。

二是把“逐利的经济模式”变为“非逐利的经济模式”,比如计划经济模式。通过公平分配财富使劳动者的劳动付出获得合理回报,维持住他们的消费力和生育力,也就是保护好“劳动力再生产”,维持住经济循环,从而使经济运行只在“利润下滑阶段”里,在财富“增量”减少的阶段里,不出现财富“总量”减少的情况,这样也能避免经济危机。

然而,逐利的经济模式既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也不愿改变逐利的经济模式,所以周期性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是不可避免,而是因为坚持了错误的经济模式,实施了错误的分配规则,人为把财富“增量”减少变成了财富“总量”减少,这才导致了经济危机。 

这种“人造危机”的表现就是,科技未倒退,自然资源也可以供给,生产财富的条件未恶化,完全可以不发生危机,但是危机却爆发了。

经济和生产力原本都是良好的,完全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即使人口数量减少,财富也足够保证大家衣食无忧,从而不使人口结构出现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却自行制造了经济危机。

这种危机是所有“私有制社会”都无法解决的。任何私有制范围内的调整和改革都解决不了这种危机。因为在这个经济阶段里,如果“逐利”的首要地位不改,不变,那么财富的分配就一定发生错误。结果就是劳动者的财富减少,消费低迷,生育下滑,经济循环坏死,生产力被人为破坏,终至经济危机爆发。

这是私有制经济(含市场经济)的通病,是绝症。它只有通过改变私有制经济,改变“逐利经济的主导地位”才能解决。 

所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一定会在私有制历史的王朝周期律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在数千年反复发生的人间悲剧中,不可遏制地诞生。 

也就是说,私有制经济(含市场经济)的毁灭不是公有制的支持者们造成的,是私有制经济(含市场经济)本身的严重缺陷导致的。它们的毁灭是“自毁”。它们亲手为人类历史“接生”出了——不把“逐利”放在首位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但凡逐利的私有制经济能够解决经济危机,解决财富分配错误导致的经济灾难,左派、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都不会产生。

逐利的私有制经济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是一个主观煽动起来的危机。财富分配错误导致的消费恶化,生育恶化,产能过剩,经济循环坏死,生产力大破坏……都是客观事实,也就是“物理过程”。 

“物理过程”的意思就是,财富分配错误会导致“物理后果”。这个“物理后果”的危害不是主观煽动起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劳动者的财富减少,没钱消费,就是会恶化经济循环,恶化生育,最后恶化生产,毁掉经济与社会的稳定。 

因此,以逐利为首要目标的经济模式不改,这种危机的爆发就是注定的。它一定会发生。任何人的主观意志都不能改变它。 

简言之,经济运行阶段性见顶,进入“利润增速下滑”的时期后,逐利的经济模式就会逐渐走向危机。除非经济阶段逆转,利润增速恢复上升,否则,逐利的经济模式必然因为错误的财富分配导致危机爆发。 

并且,“任何不以减少逐利为目标的改革措施”都会失败。越是鞭打人们去逐利,放宽信用,提供货币,给予政策,贷款背债,帮助人们去逐利的所谓改革,所谓解决办法,都是火上浇油,都会适得其反,全部“南辕北辙”。 

这种“以拖待变”的做法就是一种赌博。赌博的后果就是以危机程度的快速加深,去换取危机爆发时间的推后。然而,迟迟不出现的重大科技创新,迟迟不变化的经济周期,会让这种赌博变成一场……

当然,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也不是完美的,万能的。 

不以逐利为目的会使经济的动力下滑。 

所以,计划经济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它只能在经济运行见顶回落,进入经济增速下降期后,伴随利润的逐步减少而慢慢增加,慢慢取代市场经济。 

如果这个下滑期很长,利润增速的降低越来越多,那么,计划经济才能取代市场经济成为主导模式。即,用“非逐利模式”取代“逐利的模式”,主导经济运行。

如果像某些左派那样,一味强调计划经济的优势,要求一经选择就不再改变,那么计划经济中“计划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矛盾若处理不好,经济同样会自毁。 

因为,“计划分配的不完善”也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分配不公平”。它也是“物理的”、客观的,因而必然损害劳动积极性,毁坏经济活力,造成“产能不足型危机”。商品会短缺,买什么都要排大队,最后甚至发生饥荒。 

计划经济的分配必须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配合起来,才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初衷,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综上所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是否把逐利放在首位。 

逐利或非逐利各有优劣。具体怎么用,需要看经济周期处于哪个阶段。

不分阶段,不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经济现实,一味强调坚持一种经济模式为主永远不变,这就违背了经济规律,必遭天谴。 

“改革开放”的精髓不是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好,而是市场与计划,谁好就用谁。

一句话总结就是——实事求是,灵活包容,与时俱进。 

要想做到实事求是,灵活包容,与时俱进,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去承载私营经济,而不能反过来。相关论述可见文末参考文章《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参考文章: 

《一文说清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关于“财富的本质是能量”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2024.10.1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